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見導入在新課課堂教學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小學數學在成人看來是相當簡單淺顯的,但對學生而言可能就……如何在課堂中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把這些簡單淺顯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的呢?導入至關重要,通過一段時間的數學教育教學實踐,我總結出以下幾點新課導入的方法:
一、巧設懸念導入法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學生如果有疑問,就會引起懸念,使心里感到困惑,產生認知沖突。教師要善于巧妙設疑,創設良好的思維情境,使學生“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情緒一開始就進入最佳狀態。比如,在教學《三角形內角和》時,我首先讓每個學生在練習本上畫一個三角形,讓他們任意量出其中兩個內角的度數,然后告訴我,我很快就說出第三個內角的度數,讓學生驗證,此時,學生就會產生疑問:老師怎么知道第三個角的度數呢?我便借此激疑:大家是否想知道這其中的奧秘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揭開謎底。
二、興趣導入法
三、學生操作導入法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手與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些聯系起著兩方面的作用:手使腦得到發展,使腦更加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手變成創造的、聰明的工具和鏡子。”動手操作符合小學生好動的特點,可吸引小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教學活動中來。“實踐是創新的源泉”,學生具有活動實踐的天性和創造成功的欲望,教師應該讓學生“多動”,盡量讓他們在“做中想,想中學”,親身經歷各種探索活動。
四、生活實際導入法
有人云;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確!如能用生活中學生喜聞樂見的事情作為導入,學生定會倍感親切,又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學《位置》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全區“三好學生”要到我們學校參觀,你們高興嗎?還要與我們大家舉行聯誼活動。他們是第一次來我們學校參觀,怎么能準確找到想游覽我們學校的各個位置呢?學生1:我做他們的導游。學生2:看我們學校地圖(教師作必要說明:平面圖)。我趁機又問:誰會看平面圖?會看平面圖的學生舉手,于是自然而然地導入了課題。
五、實物直觀導入法
從事過幾年低年級數學教學的我,深深地感受到,低年級的幾何初步知識尤其需要直觀教學,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才能更好地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初步會識別幾何形體。例如,在教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些形體時,我讓學生從家里找來鞋盒、手電筒、可樂罐、罐頭盒、籃球等,并讓他們將這些東西根據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特征進行分類,分類后引導學生認識這些形體的特征,再讓學生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來說明。
以上是我的幾點淺顯之見,要是能將多種導入方法融會貫通起來使用,效果將會更加理想。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田頭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