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小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小學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是語文教學的主體,是培養學生的說話、識字能力和學習語文的主要途徑和憑借措施,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其根本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可見培養閱讀能力是極其重要的。本文通過分析小學生閱讀習慣與閱讀方法,得出關于如何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措施,為有關機構提供參考方案。
關鍵詞:閱讀能力 閱讀方法 閱讀習慣 改善措施
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
一、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的魅力是神奇的,它能調動小學生學習的內在潛力,促使他們積極思考。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要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只有他們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夠克服在閱讀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進行積極思索和豐富的想象,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當豐富小學生閱讀興趣以后,也就提高了閱讀能力的內驅動力,使小學生在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
二、創造閱讀條件
教師在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也應為小學生提供肅靜、優雅的閱讀環境,讓學生在自由的空間,安靜的氛圍中舒服地進行閱讀。老師可以組織小學生多進入圖書館,感受圖書館閱讀氣氛,通過在圖書館中閱讀來提高學生的選擇閱讀能力。在班級中,可設立小型圖書館,動員學生將個人圖書寄存在班級,方便大家資源共享,讓學生自己經營,給學生創造了方便自由的閱讀空間,除此之外,學校也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條件,要讓學生有書可讀。
三、加強學生之間閱讀交流
教師可根據班級現場條件需要,給學生創造足夠的閱讀時間。并且按照教育論的要求,及時推薦合適的讀物或文章,實現小學生課內外的溝通。當學生因讀書而獲得精神鼓舞時,他就會更堅持讀書,從而形成跟隨效應,帶動周邊同學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這樣就會在班級中形成濃厚的閱讀氛圍,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隨之提高。目前小學生缺乏閱讀興趣,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少數人恐怕是言語智慧的腦細胞未被激活外,絕大多數是因為同學之間缺乏溝通因素影響。
四、結論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艱難的活動過程。我們只有在日積月累中開闊小學生的視野,擴大小學生知識面,拓展學生汲取資源的渠道,才能提高閱讀能力,才能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閱讀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總之,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要以小學生為研究對象,并抓住小學生的閱讀特點,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教給他們閱讀的方法。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也為他們今后的繼續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切實地推進了素質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鄭君文,張恩華.數學學習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2]李秀美,尚宇林.依據元認知理論開展數學學法指導[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1999.(5).
[3]方家鳴.運用元認知理論,培養學生思維能力[J].數學教學研究.2000.(4).
[4]倪文錦.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吳曉英.加強學生課外閱讀提高學生寫作能力[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6.(19).
作者單位:宿遷學院教師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