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要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那么面對新課改的挑戰,如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我們的學生做數學課堂的主人呢?我認為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探索:
一、努力創造寬松的課堂氛圍
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能促進師生雙方交往互動,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能真正把教師轉變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把學生轉變為真正學習的主人。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必須用“情感”為教學開道。教師首先要愛學生,這種愛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關懷學生的冷暖、喜惡之愛,更有學習上了解學習情況,填補知識缺陷,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鼓勵,而不輕易否定,恰當指引,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感到老師既是良師,更是益友。
二、讓學生親身參與課堂和實踐,成為課堂的主人
要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動口、動手、又動腦,親身參與課堂和實踐,包括知識的獲取、新舊知識的聯系、知識的鞏固和應用的全過程。要強調凡能由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要由教師提出;凡能由學生解的例題,不要由教師解答;凡能由學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師寫出。數學課堂不再是過去的教師“一言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主動參與、積極引導、耐心輔助,與學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地把學生解放出來,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三、充分利用好教材內容,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新教材章節的安排呈專題的形式,并增加了許多活動課內容,十分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去主動學習。利用“做一做”,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從中體會學數學的樂趣。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內容,指導學生利用硬紙、木條、鐵絲等材料制作一些簡易的幾何模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利用“想一想”,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新教材編排上版式活潑、圖文并茂,內容上順理成章、深入淺出,將枯燥的數學知識演變得生動、有趣,有較強的可接受性、直觀性和啟發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對開發思維、培養興趣有極大的幫助。利用“試一試”,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之,新課改背景下的數學課堂不再是封閉的知識集中訓練營,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課堂上我們的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思維得以飛揚,靈感得到激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作者單位:陜西省白水縣雷村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