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學課堂教學改革是化學課程改革的主戰場。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要實現這一目標,在化學課堂中開展真實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是關鍵。
關鍵詞:化學課堂 互動教學 真實有效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滾滾浪潮中,如何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形成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教學模式是當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問題?!靶抡n程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以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成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因此,建構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新課程化學課堂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而如何開展真實有效的互動教學則成為新課程化學課堂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目前化學課堂中互動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教學中的互動是一種互動雙方互為主體、相互平等的主體間關系,這就決定了互動教學是一種相互對話、相互溝通和相互理解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如果互動的雙方不能以自由、平等、自主、全面發展的主體而存在,互動關系就會被異化,呈現出虛假效率低的互動。主要表現為:
1.形式上的互動
課堂教學提問是師生互動的主要形式,然而大多數教師的問題存在水平偏低、有效性差、分配不恰當、待答時間不充足、缺乏科學設計。一些課堂上,教師經常問“對不對”“好不好”這一類毫無啟發性的問題,這種對話,實際上卻仍是在用提問的方式“灌”給學生。這種形式上的互動難以對學生的智慧活動構成挑戰,難以形成學生良好的化學素養。
2.少數人的互動
由于在化學學習中,學生間的學習是存在著差異的。在師生互動中,教師設計的問題如果不能面向全體學生,重優輕差,學困生就會因學習困難而失去了互動的機會,這樣就會阻礙互動教學的有效開展。
3.單向性的互動
新課改已進行幾年,但新教材老教法仍存在化學課堂中,體現在學生跟著教師走、教師跟著教材走。教學中的互動基本是教師分派任務,學生完成任務,然后教師判決好壞。在互動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是互動的主體,地位平等,教學相長。
二、在化學課堂中開展真實有效的互動教學
從實踐的角度來審視化學課堂的互動教學,既是為了找出化學課堂互動教學中存在的缺失,更是為了找出適當的途徑和方法,來消除化學課堂互動教學中的不合理性,以便在化學課堂中開展真實有效的互動教學。
1.提高化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課堂提問作為一種可操作、可演示、可評價的教學手段,其作用不可低估。在教學中,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提問,可以激起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與正在研究問題的認識沖突,點燃思維的火花,激勵求知欲望,完成和諧而又高效的學習過程。一個完整的提問包括發問、待答、導答、結束問題等幾個方面。在此之前,問題的設計是提問的關鍵。在課堂教學中提問要做到:(1)要以實現教學目標為目的,不應單純為了追求課堂效果而提一些華而不實的問題。(2)要以推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為條件。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和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能力進行提問,避免其過難或過易,造成學生無所適從或過于輕視。(3)課堂發問要語言精練,形式要多樣、新穎。課堂發問要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到提問的面,正確處理好、中、差三類學生。
問題提出后,要給予學生判斷、思考的時間。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要適當的導答??赏ㄟ^點撥、舉一反三、整體分解、遷移、追問等方式,為學生架設問題的橋梁。結束提問時教師應給予及時的評價總結,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水平。
2.體驗探究,還給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化學課程標準》指出,新的化學課程倡導從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發揮學科自身的優勢,將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使獲得化學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也成為理解化學、進行科學探究、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和形成價值觀的過程。
學生的積極參與不是從表象上感知的,而是通過在整個探究過程中學生行為和思維過程的統一反映。學生始終作為學習的主體,充分參與學習,以主人翁的姿態去研究問題、發現問題、積極思維、主動實驗,而不是按部就班或忙碌地被教師牽著走。體驗探究,可分三步進行:(1)認清探究的問題來源于實踐,來源于學生。探究的問題應具有開放性,方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2)學生的合作探究是順利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環節,也是發展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內容。合作探究要進行科學分組,一般4到6人一組為宜,組內人員的實力配備要基本均等,這樣有利于組內的差異學習和小組間的公平競爭。在探究過程中,要明確組員的任務,令每個成員的研究成果都要在小組內進行分析、討論、補充,使他們發揮所長,協作互補,共同完成任務。(3)學生展示探究成果。各小組通過展示、匯報、交流與評價其探究成果,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更能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3.重視評價,將評價滲透在互動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每個人都有被認可的愿望和需求,學生都渴望老師的鼓勵和肯定。也許教師的一句話就能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構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有助于真實有效的互動教學開展。化學課堂對學生的評價要注重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特別要關注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這一評價方式除了能了解學生的瞬間表現外,還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水平及學生發展中的需要,能進一步幫助學生明確發展的方向,增強發展的動力,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追求更好的發展。
課程改革的關鍵是課程實施,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因此,當前我國正在進行的課程改革最終要落實在課堂教學改革上。課堂教學改革涉及諸多方面的問題,而如何開展符合新課程理念的真實有效的互動教學是其中一個重要問題,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應努力的實踐和探究,建構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師生、生生互動的課堂情景,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實現我國基礎教育學校課堂教學的改革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2001.
[2]袁孝鳳.《給教師的建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廣西教育學會.《基礎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作者單位:廣西宜州市祥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