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基于多年教學實踐及教研工作,對全區中小學10多年的教育情況研析后,認為音樂教師應以自身優勢促進專業化發展。
一、 發現自身優勢,尋專業成長方向
所謂“自身優勢”就是自己在某些方面具有的能力、本領和擅長,就是個人的才干;所謂“發現自身優勢”就是音樂教師須清楚自己在聲樂、器樂、鍵盤樂、舞蹈方面、戲劇表演、語言藝術等專業項目及課堂教學、教育教學科研等哪些方面是自己的強項,一句話就是為自己進行“優勢定奪”。
發現自身優勢十分簡單,又非常重要。例如:中小學音樂教師大都經過師范院校的系統課程學習,經過了聲樂、鋼琴或器樂、舞蹈等多項專業學習,有的是聲樂為強項,有的是鋼琴出眾,還有的是器樂或舞蹈最為擅長。作為普通中小學音樂教師很難做到“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雖然有一些教師是“多面手”,能歌善舞,但教師本人也應該清楚自己最強的專項是什么。只有將自己的“最強”確定為自身優勢,才可以為自己尋找一個專業成長、施展才華的方向。對于青年教師來說,它不僅使自己認清這是“自身優勢”,更重要的是為自己確立專業成長的中心、樹立事業信心和專業發展的坐標。
如果你有一副好歌喉,你就應該在音樂課堂歌唱或是歌曲欣賞教學中多一些示范演唱,讓學生面對面地聆聽歌唱,感受藝術,因為這是十分難得的、鮮活的、直觀的教學資源。不僅如此,音樂教師具備鋼琴、小提琴、古箏、琵琶、笛子、二胡等等特長優勢,就要多一些參與學校、街道、社區的文化活動,并且努力組織學生開展藝術實踐活動。把你的自身優勢與教學活動密切結合,在此過程中促進業務成長,朝著心中的發展方向邁進。將自身優勢轉化為提升個人才藝的動力源、領跑教師專業發展的發動機,以堅定不移地“自身優勢”發展觀指引學校的一切藝術工作。
二、培養自身優勢,定專業成長目標
教師須在課堂教學和課外藝術活動的工作中培養自身優勢。這種“培養”是以相關的教育理論、學科專業理論為依托,教師將自身優勢與理論知識教學實際相結合所產生的富有多層面、多元化的生成與發展過程,不是觸手可及、急功近利的表淺呈現。音樂教師要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專業成長目標,以自身優勢引領專業發展,教師專業成長目標須立足于現實學校教育教學的總體目標。
中小學音樂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思想觀念, 變階段性“充電”為全程學習、終身學習;要讓教師的那“一桶水”變為“長流水”;要讓教師在慷慨“給予”的同時學會努力“汲取”;要讓教師變“教”為“學”,教學相長。增強理論修養和藝術創新能力,你課堂教學有優勢就應多出精品課;你是舞蹈專長就應多創編特色節目;假如你組織民樂團、管樂團的訓練,就更加需要學習音樂作曲理論,為學生創作樂曲。所有藝術活動項目以專業理論為支撐,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穩固專業理論基石。使理論學習與教育教學實踐形成互補與相互促進。
在認真學習、扎實工作的基礎上多一些反思,對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等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并把自己思考的結果付諸教學實踐。即時總結、不斷提高是教師成長的重要環節,對教育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加以研究,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促進教師教育理論更新,進而使教育教學實踐科學化,從根本上把握自己業務成長的目標和方向。
三、發揮自身優勢,促專業發展成果
教師各自的“自身優勢”得以有效發揮,激發了教師的事業心、進取心和敬業奉獻精神。許多教師能夠靜下心來關注課內外教學活動,探究和解決存在問題,經過多年教學實踐與潛心研究,厚積薄發,造就了具有多樣性的“自身優勢”的各類人才。如:有的教師擅長教學研究,發表多篇論文;有的教師研究課堂教學,形成多個優秀課例;有的教師研究開發制作出一批精美的音樂教學課件;有的教師發揮鍵盤樂器的優勢,組織學生電子琴合奏獲得全國一等獎;有的教師創編了舞蹈節目獲得了全國一等獎;有的教師發揮語言藝術的優勢,編導的校園劇獲得全國二等獎;有的教師開展樂器小發明、小制作,成功研制出了“小鐘琴”并運用于課堂,深受學生的喜愛;還有的舉辦獨奏音樂會、個人演唱會等等,學者型、專家型的教師不乏其人。廣大音樂教師以自身優勢變成了催化劑,使得藝術教育的百花園里花更香,果更甜。
責任編輯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