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討了網絡環境下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信息網絡環境下輔導員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網絡環境下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培養途徑。
關鍵詞:信息網絡輔導員思政教育
在信息網絡高速發展的今天,高校的育人環境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大學生不再是封閉在象牙塔里,他們游弋在開放、虛擬、無地域限制、最及時的網絡信息海洋中,運用網絡獲取知識、傳遞信息、交流感情。而作為引導學生汲取先進文化、正確把握人生航向的輔導員,也必須提高信息素質來適應時代的需求??梢哉f,加強信息環境下的輔導員隊伍建設是時代對高校提出的必須要求。
一、信息網絡環境下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必要性和緊迫性
1. 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的需要
2009年,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了《第2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網絡已經滲透在我們的學習活動、社會交往和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對當代大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行為模式、心理發展等產生更為深入的影響。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形成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牢牢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動權”。因此,加強和完善信息網絡環境下的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建設,掌握信息網絡條件下學校育人環境的新特點,是信息時代的必然要求,具有現實意義。
2. 新時期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需要
信息網絡的運用加快了全球化一體化的進程,使得大學校園里各種思潮泛濫,大學生思想變得活躍,價值趨向多元。這就要求高校適應信息網絡特點,組建一支既有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熟悉思政教育工作規律,又能有效地掌握網絡技術,熟悉網絡文化特點的專兼職結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
3. 輔導員提高綜合素質的自身需求
在網絡時代,輔導員同時承擔著在網絡信息多元性和現代教育主導性之間進行平衡調整的重任。掌握必要的網絡知識和網絡技能,是現在輔導員的基本素質要求。為了適應新時代和新的工作環境,輔導員自身也有發展自我,提升信息素質的要求。
二、當前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在提高信息素質方面存在問題
1. 對信息化教育的認識和培養不夠
不少高校在輔導員培訓中,內容上偏重思想政治相關理論知識和學生管理和業務技能的知識,對輔導員信息素質的培養重視不足,缺乏理論研究,信息素質培養還沒有得到發展和落實。
2. 輔導員的信息化培訓體系尚不規范
社會化的培訓往往以盈利為目的,不僅培訓內容缺乏科學規劃,培訓效果也得不到保障。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指定社會機構舉辦的信息化培訓,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和規劃,也存在不夠規范不夠完善的地方,師資力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培訓質量參差不齊。
3. 信息素質培養途徑研究和實效性不足
信息意識、信息道德與信息素質的培養需要進行系統規劃,無論在制度保障、經費支持、培訓內容、培訓方法、培訓渠道都需要有系統思考,從而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多方法的信息化培訓。
三、加強信息網絡環境下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途徑和方法
1. 加強輔導員信息意識的教育
信息意識是指人對信息敏銳的感受力、判斷能力和洞察力。宦偉在1998年給它下過定義:“信息意識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們對自然界和社會的各種現象、行為、理論觀點等從信息的角度理解,感受和評價。通俗地講,就是面對不懂的東西,能積極主動地去尋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尋求答案。這就是信息意識?!?/p>
良好的信息意識是信息環境下輔導員所必須具備的一種素質,表現形式是對各種信息的識別、分析、綜合、判斷,重點包括了內容、傳播、分析、信息檢索以及評價。具備這種能力能有效的處理信息,并對信息進行識別。可以說,培養輔導員信息意識是加強信息化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必要前提。
2. 加強輔導員隊伍信息管理思維的培養
所謂信息管理從字面上看是對信息的管理(information management),自從信息管理系統的運用后,信息管理有了較強的信息資源管理色彩。要建設一支以學生輔導員為主體的網絡信息化隊伍,能夠適應新時期的要求使用網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現網絡教育管理格局,就必須要有信息管理思維,保證輔導員能不斷保持與外界最廣泛的聯系,大量吸收信息,并迅速地篩選、轉化,分析和判斷。
3. 加強輔導員隊伍信息能力的培養
信息能力是指人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利用信息、管理信息和信息創新的能力?;ヂ摼W是信息環境下輔導員的工作平臺。輔導員應該具備深入了解網絡特征、熟練地使用網絡、運用網絡語言、掌握操作技巧并能及時解決網絡傳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的能力,并利用自己的信息資源、知識優勢,游刃有余地開展網絡思政教育工作。要加強輔導員隊伍信息能力的培養需從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從宏觀入手,整體把握輔導員信息技術培訓系統工程,根據學校的現狀和發展目標,制定好務實的可行的長遠培訓規劃,并確定培訓內容和考核標準。二是設置專門的培訓機構和培訓人員。建立現代化培訓基地,定期組織各種信息培訓,培訓中心包括以下人員:教學設計專家、計算機軟件開發制作人員、教育信息技術人員和各種培訓的教師。三是開展思想政治遠程教育,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并使思政教育事業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
4. 加強輔導員信息道德的培養
總之,社會信息化和教育環境的不斷優化導致校園信息化飛速發展,身處信息化的社會,高校應重視輔導員隊伍信息化建設,適應現代信息環境的特點,發揮輔導員的信息網絡優勢,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網絡的虛擬空間營造思想教育平臺。
參考文獻:
[1]張再興 張 瑜:加強高校網絡輔導員隊伍建設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J],高校理論戰線,2006,2006(5)
[2]宦偉:論信息意識培養.[J].圖書館.1999,1999(2)
[3]陳琳.中國教育信息化優化發展之戰略思考,[J], 電化教育研究,2003,2003(1)
[4]陸寶益,葛澤生.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模式之探討,[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4,14(2)
責任編輯趙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