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靈(化名),男,15歲,現在是初二級學生,也是我教了一年的學生。學習成績很差,考試成績在班上甚至在年級里總在最后3名里徘徊。上課不發言,而且總是在回避和老師的接觸的機會,平時話不多,膽小、自卑、不擅長體育、不擅言談。在學習上常常撒謊,一般不能按時完成作業。
小靈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文化教育程度不高,平時沒有時間,甚至也沒有能力輔導孩子學習。其唯一的教育方法就是粗暴的打罵,尤其是在學習的問題上孩子和父母之間缺乏良好的溝通。
通過我一年的觀察與了解,發現他與人交往的主要心理表現是:嚴重自卑心理、孤獨焦慮心理、膽小壓抑心理。作為一名老師,要給予他適當、適量的傾訴機會,給予他相應的社交心理疏導,關心、愛護他,幫他樹立健康的自信心理,忘卻孤獨,同時教他一些社交技巧,讓他有機會能自由地與他人交往,促進其社交心理素質不斷加強,心理更加健康。
(一)疏導父母
與小靈父母談心,勸他們給孩子更多生活空間。把孩子幾年以來的學習情況進行縱向、橫向的分析,建議他們正視現狀,適當降低要求,給孩子提供其他更廣闊的發展途徑。
建議家長調和家庭氣氛,多和孩子溝通,生活中多一些歡笑,偶爾也贊揚一下孩子身上的優點,例如:忠厚老實、勤勞善良、細心體貼等等,建立孩子的自信心。鼓勵家長對孩子表達心中的關愛,不要一直打罵,打消孩子心中焦慮、膽小的情緒,培養正常的社交心理。
(二)疏導同學
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分子,即社會人。孩子的社會化大部分是在集體中形成的,所以進行必要的集體教育就很重要了。只有集體真正開始接納他,關心他,幫助他,才能更快的消除小靈心靈的堅冰,走出封閉的自我,體會到社交的樂趣,享受人生的樂趣。在班級里告訴同學要平等友愛地和小靈相處,不要隨意地欺負、取笑他,因為每一個人都是有自尊心的;耐心細致地關心他,如果小靈有不懂的地方向你請教,態度要耐心,不要用不好聽的話去諷刺他;幫小靈樹立信心,讓同學們真心想一想他的優點,例如:忠厚老實、勤勞善良、細心體貼等等。并且和班主任溝通,給他安排了一個文靜愛笑的學生坐同座位,為他建立良好社交人際關系奠定基礎。
(三)個人疏導
我們始終相信,個體內心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只有通過自我激勵、自我成長,才能真正達到心理的成長。只有發揮他個體的自我力量,他才能真正走出孤單、走出膽怯,樹立健康的社交心理。
1. 發現優點賞識自我
幾次交談當中,我逐漸體會到他那顆孤獨、自卑的幼小心靈。他完全默認了所有人對他的指責,承認所有的錯誤都是因為他。在他不完整的敘述當中,我了解到其中原因:在小學時,曾因回答不出問題而被同學取笑是“大笨蛋”;他父親也曾因為他太笨而打算放棄他。因此,無論在班上還是在家里他都不敢吭聲,默默地承受。我告訴他十指有長短,各有各作用。天上既有月亮,也有星辰萬千,甚至有一些我們根本看不見。可是,他們依然有存在的必要。就像我們生活的地球就是宇宙中默默無聞的一個星球。可是,它對于我們來講非常重要。同樣,小靈對爸爸媽媽來講也非常重要。我讓他在周記上每周寫一個自己的優點。他很驚奇,很害羞。寫了幾次以后我讓他讀一讀。他的眼中開始閃現光芒,靦腆地絞著手說:“我沒有想到,我還有優點,這么多……”我鼓勵他發現優點,賞識自我。
2. 制訂社交目標
我在他已經樹立一點自信心的時候幫他制定了四級社交目標:和父母交往、和老師交往、和同學交往、和其他人交往。在每一步里面又根據每周的情況循序漸進的拉大小目標的進程。其中通過他不斷的自我激勵、自我認識、自我命令,培養了社交的自信心。
3. 提供社交機會
在班級里給他安排一些為集體服務的機會,增加社交機會,同時也提供了社交技巧實踐的機會。建議其他教師把最最簡單題目的回答機會盡量讓給小靈,讓小靈在實踐中不斷調整自己的社交心理,走出自卑、焦慮情緒的干擾。
在經過了將近一年的心理輔導以后,我欣喜的看到小靈一步步艱難又執著的成長步伐。現在,小靈成績有所提高,在與人的交往上的自信心也明顯提高了許多,下課已經可以和諧的和同學們在一起做游戲。
責任編輯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