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中學生感到作文難,因而害怕作文,這里除了存在學生積累的材料不足和個別教師寫作水平不高的原因外,更主要是作文教學中缺乏一整套科學的、系統的作文訓練程序。所以,我認為要提高作文教學的效果,在每一次的作文訓練過程中都必須做好以下幾個環節的優化教學。
一、命題
教師命題的首要作用在于定向,就是說教師應根據教學計劃提出本次作文的訓練目標和要求。這目標必須是明確、具體的。例如,寫作文時,要求學生寫出真情實感,寫一定數量,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等。
命題的定勢作用,就是要激發學生的目的意識、對象意識和交際效用意識。為此,教師在命題時要密切聯系學生生活中的喜惡愛憎,切合他們的認識水平和心理水平,才能使他們在作文中有感而發。好的命題如同文章的靈魂和眼睛,富有吸引力,同時,還能夠創設一種語言交際情境,使學生感到有為而作。
二、指導
指導是為了打開學生的思路,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使他們的能夠順利地構思和表達,幫助學生解決為什么寫、寫什么、怎樣寫等問題。它是一個貫穿于作文教學始終的環節。在這個問題中,教師應注意從量、度、序等方面施以優化控制。
在提高學生作文興趣上,可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來實現。如:1. 開展辯論。通過辯論可激發學生深入思考,點燃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還能促使他們去積極查閱資料,靈活組織語言,培養閱讀興趣,為寫作奠定基礎。2. 自編、自導、自演課本劇。教材中有些篇目,如《晏子故事兩篇》《皇帝的新裝》《陳毅市長》等,情節曲折,人物眾多,個性鮮明,特別是人物對話較多。我在教學中指導學生既做學員又做觀眾,既做表演者又做評論家。這樣不僅能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培養閱讀興趣,還能夠增強學生的寫作和表演能力,能讓學生在快樂中提高作文作文水平的能力。3. 開設文學欣賞課。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文學欣賞水平面,光靠語文課本是絕對不夠的,因為世界的多姿多彩,文學的百家爭鳴,一本書是不可能全部容納的。在教學中必須讓學廣泛涉及各類文學作品,特別是古今中外的名著,從中吸取更多的營養,增加知識積累。
同樣,作文是一種思考范疇的創造活動,應指導學生做到立意構思新穎獨到,能夠“言人所未言,發人所未發”。指導要得法,就應力求學生做到,審題時應審出題目沒有限制的方面,從多角度去審題。另外,教師還可以選用講授法、范文引路法、討論交流法、口述(先講后寫)法、調查訪問法等行之有效的寫作方法,對學生作文進行具體的指導,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這是關鍵的一個環節。例如,指導學生寫作《轉變》的作文時,可以從教學范文《狼》和以前學過的《為學》進行比較引出來。教《為學》時可引導學生討論:(1)難事怎樣才能轉化為易事?學生聯系生活中的某些實例討論,概括出難事只要努力去做就會變成易事。(2)易事為什么會轉化成難事?學生討論后得出如果不去努力做,易事也會變成難事。最后明白“事物在一定條件下會單向轉化”的道理。教《狼》時又引導學生討論狼與屠夫的關系,最后得出:“狼”與“屠夫”的地位(主動與被動)只要在斗爭時就會雙向轉化”的道理。然后,指導學生聯系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寫《轉變》的作文。由于教師靈活運用了各種方法進行指導,而且學生又經過激烈的討論,因而大大刺激了學生的寫作欲望。
三、批改
批改是對學生的文章進行評價(反饋)并施以調控。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要進行定向和定勢的控制。定向控制指評定分數和等級要合理。
就現行的水平考試和選拔考試,作文標準大致可歸納為兩類:綜合分級評分法和分項積分法。
學生在教師的示范批改講評后,自批自改自評,互批互改互評,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好辦法。學生自評自改,教師可把評分標準教給學生。評分標準設計時,宜分開常項分值與變項分值,變項是常項的補充,顯示出每次作文訓練要求的特定層次。這種評分方法看起來比較麻煩,但學生掌握這種評分方法后,會大大促進構思與修改能力的提高。學生有了明確的要求,學有方向,就會更好地實行自我調控。
責任編輯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