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2010年起實施的《廣東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試改革調整方案》規定,藝術類考生的文化科高考考試科目為3+文科綜合。其中文科綜合中歷史科的分值為100分,這意味著高考改革后藝術類考生的歷史科備考更加重要了。那么,藝術類考生如何進行歷史科備考呢?
一、了解學情
藝術類考生有著不同于一般學生的特點。他們的優點是具有一定基礎專業技能,聰明機靈、悟性較高,接受知識的能力較強。但是他們也有弱點:第一,他們的文化課基礎差、起點低;第二,藝術類考生普遍比較活躍好動,個性強,情緒化,很難靜下心來學習文化課。
藝術類考生把過半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術科的學習上,學習文化課的時間比一般學生少很多。特別到了高三第一學期,他們更是集中精力準備全省術科聯考和各院校單考,只有等專業考完后,才能安定下來學習文化,而這時離高考也就只有三個多月。藝術類考生本來文化課的基礎就薄弱,專業學習又分散了他們的時間和精力,更影響了他們的文化課成績。
了解了藝術類考生的這些特點后,我們才能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組織好教學和備考。
二、明確目標
藝術類考生雖然大多數文化課成績薄弱,但在高考中他們不是和文史類考生競爭,而是與同類考生競爭。另外藝術類院校藝術專業或普通高校藝術專業的文化課的錄取分數是比其他院校或其他專業低一些的,國家對藝術類考生的分數線有特殊的照顧。因此,我們在在備考時就要注意把藝術類考生與文史類考生分開,制定適合藝術類考生的目標。只有目標定位準確,才能有效地進行備考。
高考試卷包括容易題、中等難度題和難題,以中等難度題為主。我認為,藝術類考生在歷史科備考中應抓好容易題,爭取中等難度題,不與難題糾纏。
三、注重策略
在備考復習中,應該由強化舊知識、鞏固舊知識開始入手,在基礎知識上多花時間,把基礎知識掌握好。教學內
容立足于課本,從最基礎的知識點開始教起,教學內容量要少,圍繞重點;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教師要講的內容講完,大部分的時間讓學生去記去練,在課堂上學生學習精力集中投入,效果比較好。依據學生易遺忘的特點,重點熱點的內容反復講,反復練,以多次重復的方式強化記憶;依據學生判斷能力差的特點,作業練習注重講評,問題分析要詳細,注重知識的共性。
藝術類考生的歷史備考復習中要堅持四個原則:一是適當取舍。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要像文史類考生那樣全面講透是不可能的,所以復習時不能面面俱到,應主講重點和常考的知識點,對于非考點內容則不講,難繁的內容少講甚至不講,舍棄偏題難題。二是練習時注意舉一反三。每做一道題后,要注意歸納同類題目,總結出一般的答題規律。三是精練多看。復習時不能打題海戰術,應精練高考題、模擬題、時事專題,仔細研究復習試題中涉及的知識點。要求學生勤翻書,多記憶。 四是要求學生天天記,隨時記。要充分利用零碎的時間來背歷史知識。比如我會要求學生把知識點寫在便利貼上,貼到自己最??吹降牡胤?,有空最看幾眼,記一點。隔一段時間后更換一個新知識點,這樣可在最大限度地提高時間的利用率,實現重復記憶。
四、規劃方案
由于藝術類考生的歷史基礎知識薄弱,復習的時間也少,所以他們特別需要針對性和技巧性強的備考方案。為了能爭取時間,藝術類考生的歷史科備考最好能從高一開始,通盤考慮。在講新課內容時,就做到細化透化,同時教會學生整編單元知識結構圖,讓學生學會自己梳理知識。從高一開始就可以讓學生接觸和訓練高考模擬試題,盡早把高考備考滲透到新課的課堂中去。另外,我們用的新課標教材是按專題模塊編著的,而高考試題是以通史體例出現的,所以在講新課時,就要有意識地打破教材的模塊專題模式,盡早讓學生接觸通史體例,在講必修二時注意整合必修一的相關內容一起講,講必修三也一樣,這樣不僅有利于他們復習已學過的知識,還可以幫助他們盡早建構知識體系和知識網絡。
在復習備考時,我們可以在時間和內容的安排上做調整。一輪復習從新課講完到學生高三期中考試前完成,按考綱和考試說明的考點內容進行復習。從高三期中考試后到學生專業考試完為二輪復習,要求學生無論如何每天要抽二十分鐘來看整編的資料,以免學生把學過的知識全忘了。專業考完后到高考前是三輪復習,學生回來后,可以馬上進行高考模擬測試,一方面可以讓老師摸清學生頭腦里還有多少歷史知識,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測試盡快打開學生的記憶,并為一模做準備。三輪復習要做到“五個精”:課本內容精簡.課堂用語精煉、習題精選、專題精編、輔導精心。同時要做好階段總結。學生的主要任務一是回歸教材,二是做各地模擬試題,提高解題能力和規范答題。
五、樹立信心
每年的三月份,文史類考生的歷史科備考已經進入三輪回歸教材的復習,但藝術類考生真正的歷史科備考才開始。每次模擬測試,藝術類考生與文史類考生的成績往往是天地之別。在差距面前,學生認識到了擺在他們面前的嚴重問題:時間緊、任務重、千頭萬緒、無從下手。這時如果學生得不到正確的指引,很容易會產生動搖、放棄的念頭。所以,老師要幫助學生克服急躁情緒,樹立自信。要讓學生知道自己前面缺課太多,又還沒適應模擬考試,所以一模成績與文史類考生相比肯定要低很多。要讓學生沉下心來,相信自己,全力以赴投入到文化課學習中。然后,對學生提出復習要求,明確復習思路。在課堂時間安排上可以做調整,比如我采用“102010”制,即開始10分鐘進行讀背默;接下來的20分鐘師生一起評講習題,主要講解題思路。習題中涉及到的知識點則由學生馬上翻書復習,鞏固記憶;最后10分鐘講小專題或熱點。只有當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學了什么,記了什么,懂了哪些知識后,他才會越學越有勁,越學越有信心。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