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能否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優秀教師群體,關系到學校教育事業能否得到長足的發展。促進教師群體的可持續發展,是學校發展的根本。多年來,我校在教師隊伍的建設中,始終堅持以加強師德建設為前提,以端正領導作風為突破口,以教師培訓為核心,以課堂教學管理為抓手,以完善激勵機制為方法,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建成了一支師德高尚、觀念先進、業務扎實的“事業型、研究型”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一、以加強師德建設為前提,樹立為人師表形象
“德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教師,要以《教師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為行動指南,應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服務意識,用厚愛去塑造學生的人格和靈魂,成為學生人生道路上的領路人。堅定不移執行《惠州市中小學校長(崗位職責)“八條規定”》和《惠州市中小學教職員“八條禁令”》。把愛心奉獻給學生,用行動感染學生,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另一方面為了弘揚人民教師敬業愛崗、無私奉獻的精神,我校每年組織一次師德師風民主測評會,評選師德標兵4至6名;組織師德事跡報告會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樹立了德才兼備的骨干教師典型。使教師形成既要做業務上的骨干,也要成為思想骨干的意識,樹立為人師表形象。
二、以端正領導作風為突破口,建設一流的領導班子
加強領導班子政治業務學習,提高執政能力。我校建立了周前行政例會制度。在每次行政例會上,除總結上周情況、布置本周工作外,還安排有政治學習。學習內容包括:當前形勢判斷能力、總攬全局能力、協調能力、以法治校能力等作為專題進行研究討論,每次學習有筆記,有體會。
注意溝通,統一思想,形成合力。在工作中認真履行民主集中制,逢重大事項必須進行集中討論決定,發揚民主,廣納賢言,科學決策,充分發揮集體效能。同時,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認真傾聽廣大教職工的呼聲,客觀正視工作得失。虛心聽取意見和建議,想職工之所想,急師生之所急。增加服務意識,從而將班子建成高效、團結的集體。
三、以教師培訓為核心,提高教師業務素質
培養教師學歷提高進修的積極性。對未達規定學歷標準的教師,我們支持和鼓勵他們參加各種學歷達標進修;對參加進修教師,在學習期間,為他們安排好代課,并按文件規定解決學習費用,對學習成績優秀的給予獎勵,從而提高了廣大教師參加進修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通過進修培訓,我校現有教師70人中,大專或本科以上學歷的有68人。
教學能力培訓。我校除鼓勵教師自主學習外,在每周一科組業務學習時還專門設立了一個 “共享成果”環節,由科組長組織本科組教師學習他人先進的教學成果等。對新教師培訓的重點放在教育教學發展的動力上,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中老年教師培訓的重點是走出經驗,走向創新成果上。另外,還開展了“尋找身邊的榜樣”活動,讓教師同他人作比較,激勵教師自覺規范行為。
四、以課堂教學為抓手,提高教師執教水平
多年來,我校形成的“嚴、勤、細、實、特”的教風進一步得到發揚。嚴:表現在治教嚴謹,嚴格執行教學大綱,嚴格要求學生,教師嚴于律己。勤:表現在勤鉆研業務,勤分析學生情況。細:表現在工作認真細致,一絲不茍,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實:表現在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因才施教,講求實效,教學中從不擺花架子,把知識和能力的掌握程度作為衡量教學成敗的標準。特:指每位教師有自己的教學風格,教學特色。
我們從備課求“新”、 上課求“實”、 輔導求“全”、作業求“優”入手,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有力地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五、以健全綜合激勵機制為方法,激發教師成長動力
服務激勵。學校領導要服務于教師,主動為教師排憂解難。如想方設法籌集資金建教師宿舍樓,創造條件豐富教師的業余生活等。
榜樣激勵。學習江潤農等教育線上的先進模范;在廣大教師中開展樹典型、評先進、講創新、比貢獻活動,用榜樣的力量來激勵人,鼓舞人,引導人。
參與激勵。發動教師以主人翁的責任感參與學校各項工作的管理,制定學校的目標,審議學校的工作,決定學校的改革和發展規劃,對領導實行監督,對某些涉及教師切身利益等方面的問題做出決定等。使教師獲得參與的體驗,產生對共同利益、共同目標的認同,形成相互推動的力量。
獎懲激勵。對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取得的成績,通過評比、考核、實施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使他們的勤奮努力和聰明才智得到充分肯定,最大限度的發揮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