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環境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是適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亦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承擔的職責。在體育中寓以品德教育,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情操非常重要,本人就舉體育教學實踐中的幾個例子以示德育之重要。
一、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愛國情緒。讓學生自覺熱愛祖國。維護國家榮譽。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劉翔奪得110米欄冠軍后披著五星紅旗繞場奔跑的情景讓所有學生都感到非常激動和自豪。本人乘機教育學生熱愛祖國,努力上好體育課,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爭取以后能為祖國效力。這個愛國教育題材對學生影響很深,學生上課練習認真刻苦多了,一改以往升旗時不夠嚴肅、端正的態度。又如釣魚島事件發生后,每個學生都氣憤不已。本人及時教育學生要維護祖國尊嚴,鼓勵他們努力鍛煉身體,時刻準備為國防奉獻力量。學生通過反思,收到了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效果。
二、在體育課中培養學生真誠友愛、團結、禮貌待人的良好品德。如體育課中偶爾有學生會意外受傷,我都及時細心處理或送校醫室治療,同時讓其他同學關心受傷的學生,用真誠和友愛之情來感動每個學生,使他們深刻體會到自己生活在一個溫暖的大家庭里面。學校經常利用課余時間,由體育教師組織一系列的班際活動或比賽,如拔河,該項目是一項集體活動,它能顯示出集體團結的力量。在班際比賽之前,本人特意將班內學生分組進行比賽,賽后幫助學生尋找和分析勝敗原因,讓他們意識到團結在集體中的重要性。又如在乒乓球教學課中,因參與活動的學生人數較多,而器材又分配不足,本人特意安排男生讓女生先活動,通過平時的禮讓行為養成教育,謙讓友愛的作風就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競爭精神和堅持不懈的毅力。有一次足球比賽,本人發現有些圍觀的學生不斷起哄,間有不文明的語言攻擊對方,隊員在打球時動作過于粗野,面對這些違反體育道德的言行,我及時作出了批評教育,告誡他們這些不道德、不文明的言行會導致嚴重的后果,作為觀眾和運動員都應尊重對手,做到勝不驕、敗不餒,表現出文明競賽的寬大胸懷。經教育后,學生對競賽精神有了正確的認識,逐步遠離了這些不良行為。又如在長跑全程教學中,有個別學生因怕苦或受其它心理因素影響而未能跑完全程,本人發現這種現象后,親自帶領他們一起跑完全程,并鼓勵他們在學習、生活中也要養成堅持不懈,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毅力,而信心毅力是實現理想的精神動力,并與成功緊密相聯。教師以身作則的引導對學生影響很大,在后來的長跑教學中,他們對戰勝困難的信心就大大提高了。
四、教育學生遵規守紀。尊敬師長于體育實踐中。記得2006年的一次體育課中,有一位學生因為注意力不集中,沒有按照我的要求完成任務,違反了課堂紀律并干擾了正常的教學秩序,我一時沒有控制住情緒,在學生們面前批評了該生行為,由于言辭過于嚴厲,致使這位學生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連續幾節課都不敢來上課。對此,本人深刻反省了自己的不冷靜行為,親自找到那位學生,當面向他道歉,同時亦教育了他的錯誤行為。這件事,我還在課中當著全班學生公開向他道歉,對學生震動不小,教師勇于承認錯誤的行為起了實際教育作用。在后來的體育課中,該學生的學習態度有了徹底的改變,而且課堂紀律亦得到端正。
教育工作者必須做到“身正”和“藝高”。“藝高為師,身正為范”是說教師要德才兼備,這樣在教育活動中才能被學生所崇拜和模仿,而教師正確的言行舉止則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良好品德的養成。素質教育當中,德育是全面教育之首,思想品德教育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的產生、道德意志的形成和道德行為表現四個階段因素構成。將德育寓于體育之中,是學生在道德行為表現里融合良好思想品德的關鍵環節,它必須在具體活動中表現出來。在課室外的教育環境中,體育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身邊發生的普通事件,以身作則,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學生朝良好的思想行為養成方向發展,寓德育于體育,是教育工作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積極有效之途徑。但愿我們的教師能夠在體育教學當中,以育人為本,寓德育于體育之中,將我們的教育工作做得更加全面和完善。
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