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情是指學習者在某一單位時間內或某一項學習活動中的學習狀態(tài)。它也是學生在學習某一新內容時已有的知識結構和在進行學習時的個性差異。
片斷1
材料:人教版選修6 Unit 1“Art” Work Book(page 41)。課型:聽說課。教師設計的活動:以表格形式呈現(xiàn)描述Chinese Paint-ing。Western Painting的用語,然后讓學生進行對比,隨后在班里展示,學生說不出幾個句子,效果不夠理想。
簡要分析: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盡管該教師將要用的詞匯和語言結構呈現(xiàn)出來,做了鋪墊,但是,中國畫和西方畫之間的區(qū)別,學生知道得很少。教師在設計聽后活動時要考慮到學情。這一片斷說明有些教師只是知道新課程標準中有關聽說的要求和相關的教學理念,但如何將這些要求和理念落實到教學實踐中還缺乏認識和思考。
片斷2
材料:人教版必修5 Unit 5“The TrueNorth\"’中的Reading andwriting。教師采取了lead-in,hsten-ing,reading,understanding and dis-cussion這一流程模式。只給學生約3分鐘的閱讀時間,就開始讓學生看屏幕做大量的關于課文理解方面的練習題,比如四選一,True orFalse等各式的練習。課堂氣氛沉悶。看起來很簡單的問題,能答得出的學生也很少。
簡要分析:教學過于模式化。有些教師忽視普通中學的具體學情,只追求一種閱讀模式。這個片斷中,給學生閱讀的時間明顯不足,卻要求學生按照一個程序模式去做理解性練習。教學形式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并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因而要采用最能使本班學生把握教學內容和提高英語運用能力的教學設計。
片斷3
材料:人教版必修 l Unit 4\"Earthquake\"’的第一課時Warmingup師生相互問候之后,教者導入新課部分包含了下面的單詞和詞塊:earthquake,phenomeno disaster,catastrophic,the Richter scale,de-stroyed relief work estimate,mini—mize,the move 0f the Pacific pJates等。
簡要分析:過于追求全英文授課。全英文授課用了大量的超過學生能力的單詞,學生聽不下去。這一片斷中,教師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感受。只是考慮課堂教學的主題。追求一種全英文浸泡式的英語教學,展現(xiàn)了老師漂亮的口語,卻使學生一頭霧水。
片斷4
課文理解環(huán)節(jié)中完成:General idea,True 0r 1,Best choice,F(xiàn)illing in the form,Discussion,Writ—ing,雖然速度很快,最后還是延時下課。
簡要分析:活動太多,節(jié)奏太快。教學方法雜亂,讓學生目不暇接,導致中上等的學生都疲于應付。
片斷5
材料:人教版必修2 Unit 2“The Olympic Games'’單元復習課。老師要求學生的活動是:(1)讀出屏幕上本單元的所有單詞:(2)說出漢語;(3)選擇單詞填空;(4)用單詞的適當形式填空,并注意詞性;(5)翻譯屏幕上的短語;(6)翻譯句子;(7)短文填空。屏幕上的字太小,學生看不清。出現(xiàn)了視覺疲勞。隨著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睡覺的學生越來越多。
簡要分析:只用多媒體。機械操練,缺乏趣味性。用鼠標代替粉筆。用大屏幕代表黑板,一節(jié)課下來,老師沒有離開講臺,黑板上卻沒有幾個詞。剝奪了學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我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忽視了學生的情感,忽略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不到提升。
片斷6
材料:人教版選修6 Unit 5“The Power of ndatttre”,學生匆匆閱讀完之后,教師講了8個語言點,又帶有語法“現(xiàn)在分詞的完成式在句子中作狀語成分”。聽話的學生記了很多筆記。
簡要分析:揠苗助長。因為市里統(tǒng)一考試的試題范圍是考到模塊6,本片斷中老師只是考慮教學進度,忽視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認知規(guī)律。學生沒有能夠理解這些新課內容。有的學生只顧于記筆記,根本談不上思考。速度太快,講過了的課近似于沒有講。
片斷7
學生閱讀后,教師講解知識點:make one’s way,actual,tom—fort,從詞意到例句,再到練習。講解非常細致,條理清楚。學生記筆記也很認真。
簡要分析:搬詞典,拓展不當。因為2009年廣東省高考英語試卷完型填空中,考到了“will”這一詞的“遺囑”的意思,此片斷的教學受到了考題的影響,進入到語言點時,面面俱到,擴展了很多習慣搭配,過多地補充課本以外的詞義和搭配。學生根本就記不住這么多的用法,就算是抄到筆記本上,也無法消化和實現(xiàn)知識遷移。
片斷8
材料:人教版必修4 Unit 1“Women of achievement”的閱讀課,教師補充了《閱讀階梯》中的速讀,核對了答案。并講解了2種閱讀技巧。
簡要分析:脫離學生的情感,只重數(shù)量。一提到如何提高閱讀水平,人們想到的自然就是多讀。這當然沒錯,熟能生巧。但是,讀也要根據(jù)學情,講求適量和質量。有的教師讓學生開學就買來參考書,讀《新概念英語》《英語小故事》《英語名著英漢對照本》等。結果是,不少學生讀不下去,課堂上學了不少技巧,但是閱讀水平提不高。一些材料脫離學生的興趣點。學生只為做題而讀,不能從閱讀中得到享受,這也是有些學生產(chǎn)生英語厭學癥的原因之一。
片斷9
人教版必修l Unit 2“EnOchAround the WorM”的閱讀課上。某教師設計的讀后練習是語法填空。按照高考題型方向,題目涉及的語法知識比較全面,難度也近似于高考模擬題。但多數(shù)學生沉默不語,課堂上很安靜。
簡要分析:不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知識水平。比如題中出現(xiàn)的過去分詞作定語的用法,學生剛上高一。還沒有學到。活動設計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或語言知識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一般說來。讀后活動應略高于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以給學生提供成長發(fā)展的空間。
從這些英語課堂的片段中。我們看到了一些共性問題:教學目標確定過高,教學環(huán)節(jié)流于形式,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效率不高,差生越來越差,差生越來越多。這些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師缺乏對學生的研究,缺少對學情的深入分析。
在普通高中學英語課上,教師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之成為學習的主體,提高課堂實效,就要對課堂實行干預。控制輸出速度,控制知識難度。控制雙邊活動,控制任務話題,控制整體進度。要知教材,知學情,按照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科學地設計教學活動,了解學生的當前水平。根據(jù)學生的反饋情況及時調整速度、難度。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