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梢姡d趣是學生學習的主動力。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要抓住導入課文的環節。常言道:響鼓還需重錘敲。如果說一節課是響鼓,那么導語就是重錘的第一鼓,第一錘應敲在學生心靈上,像磁鐵一樣把學生牢牢吸引住。那么,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該如何恰如其分地把握這一藝術呢?
一、語文導入設計的原則
1.導入設計要有新穎性和趣味性。俄國大作家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币黄n文的導語一旦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就會主動地跟隨教師去探討知識的奧秘。因此導入設計必須新奇,學生才會覺得有趣,才會去學。
2.導入設計要有聯系性和啟發性。教師設計的導語和教學內容要構成有機的內在聯系,萬不可脫離教學內容。同時,還應激發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導入設計要有知識性和靈活性。課堂導入要以舊知識為前提,使導語的內容和課文的重點緊密結合,層層遞進,揭示出新舊知識之間內在的邏輯關系,把舊知識通過新授加以擴展和深化。
二、語文導入設計的方法及其效果
1.歌曲導入。我們對《紅樓夢》中王熙鳳這個人物印象頗深,這跟作者運用先聲奪人的寫法有很大的關系。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這種寫法在寫作中常見,在語文課堂的導語中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我在教《白楊禮贊》時就先自己清唱一首閻維文的《小白楊》,這樣,既能很好地引出課題,白楊樹的精神也自然地就從歌詞中體現出來了。
2.情境導入。由于現在的學生生活優越,課文中所描繪的很多情境,他們往往都很難理解、很難體會。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如能創設出一個和課文相符合的情境,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角色,將會大大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如對于林莉的《小巷深處》,我在講課之前先讓學生到講臺上來閉著眼睛走一走,讓他們體會在黑暗中摸索前進的艱難,從而體會文中母親的偉大和無私的愛,進而灌輸他們應好好孝順、報答父母的思想。
3.故事導入。以故事來導人課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講《期行》時,我以這樣的故事引入課題:戰國時期,魏國的國君魏文侯有一次與人約好去打獵,但那天剛好和大臣飲酒,喝得很開心,而且天又下雨,文侯突然想起自己曾和人約好打獵,急忙趕往赴約。左右勸他天下大雨,不能打獵,不必前往??晌暮钊匀挥H自前往去取消約定。故事講完后我引導學生:“從這個故事中,同學們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很多學生都能回答:“一個人要講信用?!庇纱藢胝n文,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還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4.多媒體導入。多媒體的介入給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我們授課時可以適時地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錄音、動畫、視頻、放映幻燈片等教具。讓學生能夠更形象、更直觀地理解課文內容。如:由觸目驚心的“大屠殺”圖片導入《南京大屠殺》;由阿娜多姿的蓮花導入《愛蓮說》;由風景如畫的田園風光導入《桃花源記》等。這樣,在讓學生得到視覺上的享受的同時,使枯燥的講解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獲得較深的感受。
5.類比導入。類比導入就是用以前學過的和本文相類似的文章來導入新課。它可以是由主題相同的課文導入,如用余光中的《鄉愁》導入席慕蓉的《長城謠》和紀弦的《一片槐樹葉》;還可以是由作者相同的課文導入,例如在講《江城子-密州出獵》這首詞時,可以先這樣說:“上學期我們學過一首詞《水調歌頭》,它的作者是豪放派的開創人、北宋時期的大文豪蘇東坡先生。他的作品風格豪邁奔放,意境雄奇闊大。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另一首詞——《江城子·密州出獵》?!?/p>
6.名言導入。我們在學習《秋水》時可以用“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導人;學習《孫權勸學》時可以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導入;學習《回憶我的母親》時可以用“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導人;等等。
責任編輯 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