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當一部分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一后,不能適應高中數學知識學習,數學考試成績下降,部分學生甚至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產生厭學情緒.為提高高一學生數學成績,筆者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做法如下.
一、尋找原因
1. 初、高中教材間梯度較大,初中教材偏重于實數集內的運算,缺少對概念的嚴格定義或對概念的定義不全,如函數的定義就是如此.而高一教材第一章就是集合、函數、映射等較現代數學知識,并且都給出較嚴格的定義.
2. 初中教材對不少數學定理沒有嚴格論證,或用公理形式給出而回避了證明,如不等式的許多性質都是這樣處理的.
3. 初中教材坡度較緩,直觀性強,對每一個概念都配備了足夠的例題和習題,高中教材內容較多,每節課容量遠大于初中數學.
4. 部分高一新生不適應高中數學的教學方法.初中注重直觀、形象教學,每講完一道例題后,都有大量相應的練習,學生到黑板表演的機會較多.而高中在授課時強調數學思想和方法,注重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在嚴格的論證和推理上下功夫.
以上四點造成初、高中學生學習上的較大差距,中間缺乏過渡,就會使部分高一新生適應不了高中數學知識的學習.
二、尋找方法
1. 注意與初中教學的銜接.多聽初中的數學課,摸清初中知識體系,了解初中教師的授課特點.
2. 了解學生實際,制訂出相應的教學規則.在開學第一節課,就對學生學習的預習、聽課、做練習、做作業、考試等環節提出具體、可行的要求,如作業的規范化、獨立完成,糾正錯題;對老師補充的課外題要留心聽講,課后進行一次復述,發現問題及時問老師等.通過摸底測驗和開學生座談會,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學習習慣,對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毛病,限期改正.嚴格要求持之以恒貫穿于學生學習的全過程,使學生養成學習的良好習慣.
3. 加強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基本方法的教學.根據高一新教材和課程標準,制訂出相應的教學計劃,如采取開始學習新概念時放慢進度,降低難度,注意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銜接,以后逐漸加大難度.例如證明函數單調性的系列訓練,開始時搞模仿性的證明,再逐漸提高難度做綜合性的題目,使學生能牢固掌握這個函數的重要性質.
4. 教學時注意形象、直觀.在教學過程中能畫圖的盡可能畫圖,如講集合時盡量加用Venn圖表示,并要求學生在解題時不論在什么情況下能畫出圖形的盡可能畫圖,由圖形的形象性和直觀性找到解題思路.
5. 多給學生實戰的機會.適當增加學生到黑板上演練的次數,從而及時幫助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適當做些課前小測驗,用以督促、檢查、鞏固所學知識;適當加大考試的密度,每講完一章都進行復習、測驗;適當降低小節考試的難度,而適當加大綜合考試題的難度,做到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通過以上的做法,降低了學生學習難度,提高了學生對高中數學知識的可接受性,增強了學生學習高中數學知識的自信心,讓學生逐步適應高中數學知識的正常學習.
三、提高效率
指導學生改進思維方式,把握好數學思想方法,抓住數學知識結構的基礎與核心,研究數學知識的變化規律,能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活動的發展.掌握好數學思想方法,有利于解題能力的提高.良好的思維方式和習慣,是高中數學學習上的需要,會讓學生終生受益.
如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際上就是將復雜、陌生的問題轉化成簡單、熟悉的問題的能力.高中階段的數學主要是函數、方程、不等式之間的轉化.
在例題的講解和習題的講評過程中,不要只停留在就題論題的簡單模仿,而要在數學思想方法的把握與運用上下功夫,從各方面多角度看問題,以求達到高屋建瓴之境界.
四、實踐結果
實踐證明,讓學生掌握良好的思維方式和良好的學習方法,能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大幅度提高.如2007~2008學年我校高一有八個平行的教學班,我教其中的兩個班,一年后這兩個班的數學成績大幅度提高,平均分分別提高了9.6分和10.5分,全年級高分前4名都落在我授的兩個班中,與其它六個班拉開一大截距離,教學效果顯著.
好的思維方式和好的學習方法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上能起到事半功倍效果,教師要多在這方面的引導上下功夫.
責任編輯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