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是完成思想政治課“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主渠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何,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思想政治課三維目標的完成程度。但思想政治課長期面臨著課堂教學耗時多、收效低、“吃力不討好”的尷尬現象。對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作了如下的嘗試。
一、善于營造樂學的課堂情境
營造樂學的課堂情境就是指通過教學改革,把過去沉悶的課堂變為生動活潑的、主動求學的、自始至終妙趣橫生的課堂教學環境。
首先,新課的導入方法要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藥’。”激發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藥”的導火索。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激發興趣,緊緊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把課堂教學變成一種向知識奧秘探索的活動。
其次,課堂教學要始終貫徹啟發式教學思想。正所謂“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必須要努力建構多樣化、最優化的教學方法體系,堅持各種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綜合、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法,教學中都要堅持以啟發式作為指導思想,把過去的“一言堂”變為生動活潑的“群言堂”,引導學生進入樂學的情境,進而積極主動地求學。例如在講授“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時,我讓班上的5個學生排演了一個小品,他們當中的4人為小明慶祝生日。4人分別說要送大蛋糕(190元)、球鞋(500多元)、祝賀郵件、賀卡,小明本人也邀請4位同學到五星級大酒店海吃一頓。表演完后,我請同學們點評他們各自的做法,指出其消費行為的合理和不當之處。同學們熱情高漲,踴躍發言。我一邊聽一邊及時引導,讓學生自己提煉出本節課的知識點。這樣既讓學生深入理解了課本知識,又得到了感悟:怎樣的消費觀才是正確的消費觀。
此外,一節課的結尾方式要精心設計、靈活運用。因為成功的結尾方式,能把課堂知識具體化、條理化、系統化,起到畫龍點睛、統領全文或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充分運用電化多媒體教學手段
充分運用幻燈片、錄音、錄像、圖表、圖片、漫畫等多媒體進行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現代教育研究表明,運用電化多媒體教學手段能收到極好的效果,能使記憶和理解效果增加80%。多媒體教學能活躍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學生理解、記憶一些抽象的概念和觀點。比如在講高一上冊“價值規律的作用及其表現形式”的時候,我做了一個正弦曲線變化的動畫,在動畫里不是生硬地演示這個曲線,而是穿插一些商品的實物,以及一些帶有聲像的活動場景,以增強動畫的表達效果。另外,也可以充分發揮互聯網在多媒體教學中的作用,讓學生到互聯網上找材料來證明觀點和原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我在講授“市場經濟的四個基本特征”之前,布置學生上網查找有關資料,學生很快找到有關中美之間紡織品貿易摩擦、美國鋼鐵關稅案例、農業法案例、大蒜大戰案例等。這樣,學生就很容易掌握本節課的知識要點。
三、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水平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的語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敖處熞妹靼椎脑捜ブv學生不明白的道理”,優美的語言是優化課堂氛圍的潤滑劑,師生雙方在融洽、和諧的課堂氛圍中進行交流,定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思想政治課理論性強,概念多,原理多,缺乏必要的教具及實踐活動,而且政史交叉、內容重復,學生容易厭倦乏味,因而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語言一定要做到生動有趣、形象、娓娓動聽,講究教學語言的多姿多彩。我非常注意將幽默語言引進課堂,采用“華君武式的漫畫、候寶林式的相聲、卓別林式的電影等”表達手法,謳歌新時代的好人好事,揭露社會上一些不通情理之處,引起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心情愉快地進行學習,進而啟迪思維,更好更快地領悟基本觀點、基本內容。例如我在講到“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有關內容時,引用在群眾中流行的語言——過去是“干活一窩蜂,實際是磨洋工”“上工人喊人,收工人攆人”,大包干后是“又種田、又掙錢、住新房、穿新裝、看電視、用冰箱”,這些語言生動形象,為學生喜聞樂見。
責任編輯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