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有助于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也有助于師生的身心健康。作為一個班主任,怎樣與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呢?
一、親近學生
有一些這樣的學生,由于他們身上的毛病、缺點多,在社會上常常是被歧視的對象,在家庭中他們常常受到父母的訓斥,在學校里他們常常受到老師的嫌棄,很少得到關愛和溫暖,普遍地存在自卑心理,因而疏遠班集體,對老師的愛護和關心表示懷疑,抱有疑懼和對立情緒。只有親近他們,成為他們的真正朋友和知心人,消除他們的疑懼,才能做好他們的轉化工作。因此,要做好他們的工作就得處處體現尊重、體現“愛”。我班有一個學生,認為自己反正學不好了,就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上課搗亂,下課欺負同學。值日工作不做,果皮紙屑隨地亂扔,同學都不愿意與他同桌。我苦口婆心反復勸導,無濟于事。后來有一次,我發現他主動幫英語老師拿錄音機,就在班上大力表揚,鼓勵他繼續為班級做好事。他聽了十分感動,竟把拿錄音機的任務給包了。我注意及時表揚,并提出更高的要求:“感謝你在這一個月中每天為老師拿錄音機,說明你是一個熱心,充滿愛心的好孩子;你能一月如一日,又說明你有毅力。老師相信,你在學業上也能把這么多優點表現出來的,對嗎?”以此來激發他的進取心。從此他在勞動課上積極了,做作業也認真多了。
二、以身作則
一個具有良好形象的人,不管在何地,總能獲得別人的好感,別人總喜歡接近他,愿意同他交往。同樣,有著良好形象的教師,更容易把學生吸引到自己身邊來。也只有當學生對老師有了好感,才愿意親近老師,融洽的師生關系才可能建立起來。教師要想樹立好自己的形象,首先要在學生面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力求談吐文雅,幽默風趣,舉止莊重、大方、得體。教師應注意用生動活潑、知識淵博、充滿情趣的課堂教學來吸引學生。在課堂上,講述一篇課文時,巧妙地聯系現實生活,讓學生結合真切的生活經歷理解文章主題;涉及一個成語,順帶牽出有關的歷史故事,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又激起學生學習上的興趣。輕松活潑、情趣盎然的教學使學生陶醉其中,師生關系趨向和諧。此外,樹立好自己形象,教師還要形成高度負責的工作作風,嚴于律己,做學生的模范。
三、微笑教學
師生關系的和諧程度還能夠從課堂教學中反映出來。如果教師臉上表情嚴肅,那么學生會有一種畏懼心理。他們怕教師提問自己答不出而受到教師的批評,從而使課堂活躍氣氛很難上來,教師上課感到吃力,學生聽課也感到吃力。這樣一來,教師既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又不能調節師生關系的和諧。反之,如果教師課堂上多帶些微笑,上課時對學生多幾句鼓勵的話語,多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堅持課堂上讓學生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見解或主張,那么,課堂上必然會出現積極舉手發言,爭搶回答的局面;那么,課堂氣氛就會非常活躍,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調動起來;那么,課堂上就會形成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氛圍。學生在課堂上,不僅思維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個人的長處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學生的膽量也會逐漸變大。而且進一步促進了師生關系健康和諧的發展,最終達到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的目的。
四、賞識學生
著名的美籍華裔物理學家錢致榕先生曾有過這樣一段經歷:錢先生上中學時正處于戰亂時期,當時學校從三百名學生中挑選了六十名組成了一個“榮譽班”,錢先生即為其中一人。老師告訴這些學生,之所以挑選他們是因為他們有前途。后來,這個班的學生基本上都上了大學,大多數成了才。但是,直到八十年代,錢先生才從當年的老師口中了解到這六十名學生當時是通過抽簽決定的。這樣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深刻的。其實,教育的奧秘就在于給孩子以信心,而老師的期待和賞識正是開啟學生潛能之門的金鑰匙。同時這種期待和賞識也會使學生對老師產生“士為知己者死”的信賴和真誠。因此,班主任應充分發揮期待和賞識的積極作用,認真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發現他們的長處。同時也要不斷地反省自身的行為和態度,不要由于自己的不公正而延誤了學生的發展。不能僅僅以分數評價一個學生的好壞,而忽視了學生的其它方面,如品格修養、文明習慣、勞動態度等。
責任編輯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