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式學習法(五種學習方法)即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式學習、變單一學習為合作式學習、變接受性學習為探究式學習、變表面式學習為體驗式學習、變統一的學習為選擇式學習。以下為筆者的做法。
讓學生自主參與,主動式學習
新課標特別強調課堂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這就要求教師要為學生主動學習提供條件,創設讓學生嘗試、表現、創新的舞臺,教給學生主動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課堂上要做到“十讓位”:①目標,讓學生明確;②操作,讓學生完成;③問題,由學生提出;④疑難,讓學生討論;⑤思路,讓學生講解;⑥答案,讓學生表述;⑦結論,讓學生歸納;⑧規律,讓學生去總結;⑨練習,讓學生選擇;⑩評價,讓學生自我進行。如教學“三角形的分類”時,教師可這樣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性學習:①讓學生出示自己畫好的標有度數的銳角、直角、鈍角三角形各幾個(課前布置學生畫好)。②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三角形歸為一類,自主得出“三個角都是銳角的”、“有一個角是直角的”、“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類三角形。③讓學生自己試著給這三類三角形進行命名并說出依據。④討論:有沒有這三類以外的三角形?可從實物或圖形中驗證。⑤質疑、釋疑,有的學生提得很好:“為什么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只有一個角是直角、鈍角?而銳角三角形中三個角都是銳角?”⑥讓同桌學生再畫出相同類型的三角形,討論辨別各類三角形的基本方法(時間10分鐘)。
讓學生優勢互補,合作式學習
教育的實質是交流,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思想感情和信息的溝通和交流,是教與學統一的交互活動。合作學習的實施正體現了這一教學理論。教學時,我們要充分利用多方合作途徑,引導學生開展合作性學習,讓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甚至可以讓學生充當小老師,采取“兵教兵”的方法,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所長,實現優勢互補。實際操作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性別、成績、技能等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定好組長、記錄員、檢查員、發言人等。由組長對每人進行具體工作分工,并要求小組成員共同完成測量、糾錯、填表、材料收集、情況匯報等。引導每人或每組做到“三學會”: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學會評判他人的觀點、學會借鑒別人的學(做)法,以此實現組內分工合作、組際競爭互動,使學生均衡地實現認知、能力、情感上的目標。
讓學生善于質疑,探究式學習
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以問題為中心展開探究性學習,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問難,并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多對象、多角度找問題,善于對插圖質疑,善于抓住文中結尾質疑,善于在比較中質疑,甚至善于在標點符號中質疑。使學生逐漸實現“四敢”:敢揭自己的“老底”、敢鉆書本的“空子”、敢找教師的“岔子”、敢尋名人的“漏子”。同時對學生的質疑要細心的解答、引導、鼓勵,培養他們勤動手、動腦、動口的習慣及勇于創新的精神。讓他們體會質疑、探究帶來的樂趣,領悟科學的思想,激發學習的興趣。
讓學生走進生活,體驗性學習
初中生的思維特點決定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要有所做,才能有所感、有所思,進而有所知。“體驗是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沃土”,因此,我們應以參與、反思為基礎,切實加強學生實踐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用自己的雙手去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別,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這不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力、促進學生生命成長的需要。如在教《軸對稱圖形》時可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一邊欣賞湖光山色、紅花綠草等自然風光,一邊講解“軸對稱圖形的定義及有關性質”,讓學生細心的觀察,用心體驗。學生在玩中學,學得輕松,印象深刻,終身難忘。
充分尊重學生個性,讓學生選擇性學習
在多元理論及新課標的指導下,應承認每個人的思考方式、學習需要、學習風格等存在差異性。我們要尊重學生個性,充分發揮學生潛能,讓學生有選擇性地學習,最大限度地尊重和發揮其獨特性,逐步樹立其主體觀念,不斷增強自我學習與發展的內在動力。如教學目標、學生練習都分為A、B、C等不同層次(學困生完成A,中等生完成A、B,優等生完成A、B、C)。讓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能有選擇性地學習,都有所收獲,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都能得到發展。
責任編輯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