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學生依然童心未泯,大都爭強好勝,思維活躍,渴求被認同,富有表現的欲望。由此,我想到在英語教學中運用角色扮演、擂臺辯論等競賽形式組織課堂教學,既能夠滿足他們急于表達、渴求認同的心理,同時也能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還能活躍課堂氣氛,創設主動講練的空間,從而達到完成教學任務,迅速提高學生口語水平的目的。
英國著名語言學家Dick Allwright 認為:“如果語言教師能組織一些活動來吸引學生,通過交流來解決問題,那么語言學習就會自然發生。”可見,課堂競賽這一組織活動是激發學生進行語言交流的有效手段。課堂競賽變口語課為交際課,如同“鯰魚效應”,課堂教學頓時鮮活起來。課堂競賽活動既然是教學目標生成的手段,就要求在實際運用中起到口語學習的實效。首先,競賽活動的設計要能促使學生互助與交流。教師既要考慮到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又要在內容上創設一種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較為真實的交際情景,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和興趣,讓學生覺得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有話能說。其次,課堂競賽活動的內容要以教學任務為依托,以教學任務的達成、學生能力的提高為目的。內容要具有交際性,要讓學生在互助與交流中自然習得語言知識,提高口語能力。最后,課堂競賽活動中任務的完成要基于小組成員的互動合作,設計的活動只有通過合作才能完成,這就促使各成員之間必須相互交流,達到最大廣度與深度的參與。
小組競賽法
這種活動減少和排除了學生注意力分散的現象。本人習慣把全班學生按座位分成四個小組,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同一組內互相協作,共同完成任務,即每組選派一個代表去本組收集資料,大家一起出謀劃策。如上高一模塊一Unit 1 “Friendship”時,我讓第一組討論Kinds of friends,第二組討論Definition of friends,第三組討論Function of friends,第四組討論Opinion on friends.每組分配一個話題,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根據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教師用“excellent /very good/ good /not bad”等語言加以評價鼓勵。這種競賽法避免了教學過程中單一化、刻板化而產生的疲勞,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課堂氣氛因此活躍起來,也讓學生逐步體驗到通過合作學習不但可以提高每個人的能力,而且可以解決很多靠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從而對合作學習產生認同感。
角色扮演法
學生兩人一組自由組合,避免了那種每次與同桌對話而感厭煩的現象。這種活動主要是訓練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故事的能力。如模塊一Unit 3 “Travel journal”,整個單元設計都是圍繞旅游展開。其中一項“編故事表演”是一個開放式的設計,既可以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又可以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本人是這樣設計任務的:National Day is coming. You plan to spend a holiday with your friend. In pairs give your discussion and decision.任務下達后,我留給學生必要的準備時間(Think-time wait-time),這樣,學生在進行活動時會更積極主動。至于基礎較差的組合,我給出指定的問句,如:where to go, when are you going, how are you leaving, where are you staying, how long are you staying in..., when are you coming back.讓學生清楚活動的任務是什么,學生根據固定模式進行問答對話,避免了有些學生“陪讀”的現象。這種設計旅游計劃的對話,能有效訓練學生制定計劃的能力,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在這種活動中,有語用、語境和語義三個方面的知識遷移,既有一定的游戲趣味,又能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擂臺辯論法
這種課堂競賽活動,主要通過設置一些問題來叩醒學生的爭辯欲望。如在上模塊三Unit 2 “Healthy eating”時,我提供一個辯題:“Some people like Wang’s food, while others like Yong’s food, what’s your opinion? Give your reasons.”把學生分成兩方,喜歡王的餐館為正方(Positive),喜歡泳慧餐館的為反方(Negative)。這樣容易激起每個學生當擂主的欲望,也給予部分能力較強的學生表演的機會。需要注意的問題是,進行這種教學活動,教師要有較強的調控能力,指揮有度,進退有序,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不要旁逸斜出,無邊無際;也不能讓學生說的只是說,聽的只是聽,可以給listener一個sub-task,即可根據自己的水平邊聽邊記。這種任務意識使他不得不向說話人提出問題來證實自己所聽到的信息,這樣聽者就成了listener, speaker and writer的三位一體。
無論采用哪種競賽形式,教師都要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功感,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教師指導和幫助下積極參與。我把教師在課堂競賽口語教學中的定位歸結為:計劃好任務,組織好活動,控制好時間,指揮好行動,調節好情緒,點撥好關鍵。
責任編輯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