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沒有參加過高考作文閱卷工作,總以為高考作文閱卷真的就像大家傳說的那樣:閱卷老師根本不顧什么標準,只是根據(jù)自己的好惡來評定好壞,常常十幾秒就可閱一份卷。當(dāng)我參加了2009年廣東高考作文的閱卷工作之后,才知道并不是傳說中的那樣。作文評卷組的要求是:每一位閱卷老師在閱卷前都要進行培訓(xùn)、考核,考試合格者才能開始閱卷,而且在閱卷過程中,每天上、下午還要分別測試一次,測試不通過的要反復(fù)進行測試,直到合格為止;平均每1.6分鐘評一篇作文,每一篇作文都要進行二評,分歧大的還要進行三評,甚至四評。所以,總的來說,作文的閱卷是比較公平、公正的。那么,怎么樣才能讓自己的作文獲得閱卷老師的肯定并取得高分呢?通過這次閱卷,我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第一,切合題意是關(guān)鍵。文章是否切合題意,是行文成敗的關(guān)鍵之一。過去我們對偏離題意的作文,只是在內(nèi)容上給四等分,如果文章結(jié)構(gòu)完整、富有文采的,還有可能在表達和發(fā)展等級上加分。而2009年的評卷標準是:一旦偏離題意,基礎(chǔ)等級都給四等分,發(fā)展等級不給分。也就是說,偏離題意的文章,最多只能拿20分。如有個學(xué)生由水有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這三態(tài)的常識引申到人生如水,寫人生三態(tài),看似寫常識,實則與常識毫無關(guān)系,純屬“掛羊頭賣狗肉”;更有甚者,全篇作文只字不提“常識”,寫“青春無悔”“責(zé)任重于泰山”等,這都屬于偏離題意的作文,最后都只能得十幾二十分。王夫之說過:“無論詩歌與長行文字,俱以意為主。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因此,在寫作過程中,審題立意就顯得特別重要,作文一旦偏離了題意,就算寫得再有文采也是白費勁。
第二,真情實感最可貴,虛情假意最可恨?!墩n程標準》要求“引導(dǎo)學(xué)生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避免為文造情”,2009年作文閱卷就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標準。用自己的話,寫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只要是表達出真情實感,哪怕你的文章文體不是很明確,語言也稍欠錘煉,要想拿個二等上的分數(shù)也不是難事。虛情假意,矯揉造作,堆砌華麗詞藻,嘩眾取寵的,最令閱卷老師反感,這樣的文章最終只能落個三等分的下場。如有一篇作文的開頭是這樣的:“百花都在春暖大地之時競相開放,而野菊卻選擇了蕭瑟敗零的秋天;萬紫千紅都鋪滿在綿綿油綠的青草地上,而清蓮卻執(zhí)意挺立在污泥之間;四時花草總有凋謝的時候,但唯有竹子的蒼勁松翠終不變節(jié)?!币唤M排比,文采斐然,然而與“常識”毫無關(guān)系,而且還不是自己的東西,是拿來的,這篇作文的最后得分是30分。過去,有些學(xué)生喜歡背誦優(yōu)秀文段作為應(yīng)試法寶,這次就栽了個大跟頭。文章不是無病呻吟的“涂鴉”,而是酸甜苦辣感情的寄托。誠摯樸實的情感,讀來是一種享受,一種愜意。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最能打動閱卷老師,這樣的作文自然就能夠輕而易舉地獲得高分。
第三,議論文難再獨占鰲頭,記敘文更易秀于林。過去,根深蒂固于老師和同學(xué)腦海中的觀點是:在高考中議論文備受閱卷老師的青睞,最容易拿高分。然而,2009年的情況卻不一樣,記敘文普遍得分較高。今年高考作文,毫無例外,大部分都是千人一面、眾口一腔立意既不深刻說理性也不強的議論文,這很容易令閱卷老師產(chǎn)生審美疲勞。偶爾一篇記敘文的出現(xiàn),往往能使閱卷老師眼前一亮,特別是那些寫身邊的人或事的文章,很容易切合題意,流露真情,打動閱卷老師,自然也就很容易在眾多議論文中脫穎而出,拿得高分。如有一篇題為《打破常識結(jié)出新知識》的作文,一看標題還以為是議論文,再看開頭一段也是議論,但接下來卻是完完全全的記敘,通過記敘自己的爸爸媽媽浸谷種的事來談自己對常識的看法,雖然文體有點不明確,但是因為他的記敘寫出了真情實感,語言生動形象,最后獲得了49分的好成績。
第四,關(guān)注社會為上策。在作文中,我們要力避大眾化和過于平淡的素材,要善于從現(xiàn)實生活中去搜尋材料,只有那些關(guān)注社會、具有時代價值、材料新穎又切合題意的作文,才能拿到高分。如有些學(xué)生對三聚氰銨事件的分析,認為黑心的生產(chǎn)商不是沒有“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的常識,而是在利益面前,把這些常識給忽略了;又如有的學(xué)生對教育現(xiàn)狀進行思考,認為中國教育現(xiàn)狀存在“對科學(xué)知識抓得緊,對常識教育下得力度卻不夠”等問題。像這樣的作文,就很容易拿到一等的分數(shù)。這也正反映了課標精神:“學(xué)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責(zé)任編輯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