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籃是重要的籃球技術之一,投籃命中率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比賽的勝負。投籃技術動作規范只是投籃的外在表現,而影響投籃準確性的根本原因在于投籃用力的正確性,這種用力的正確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運動員臨場心理狀態的反應。作為當代中學生,在中學體育籃球的訓練與比賽中,投籃時的心理障礙對命中率影響很大。
一、投籃命中率的影響因素
中學生運動員比賽經驗少,身體素質一般,球技、戰術水平領悟能力較差,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據調查,不同技術水平的運動員,影響投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不同,總的來說,投籃命中率和以下幾個方面有關。
(一)心理因素與肌肉感覺的聯系
隨著訓練水平的提高,運動員肌肉分化能力得到加強,控制肌肉用力程度,伸肘角度,以及手部動作的穩定性,都得以提高。實際上肌肉本體感覺是人體自身所具有的一種能力,每個人的肌肉感覺不同,掌握動作技能熟練程度也不同。沒有良好的肌肉本體感覺,就不可能形成熟練準確的動作技能。前蘇聯生理學家克列斯托南尼科指出:“從生理學的觀點來看運動技能是一種復雜的連鎖的本體感受性的運動條件反射。”可見本體感覺對形成運動技能的特殊重要作用。
運動員的投籃動作是一種復雜的連鎖動作。運動訓練水平越高,投籃動力定型越牢固,肌肉的分化能力就越強。運動員就能夠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用力程度,控制伸肘、抬臂、撥指的動機,最后將球投中。美國一名神投手“紐曼”在剝奪視覺條件下進行連續投籃,命中率高達80%,另一名美國佛羅里達州職業運動員“圣馬丁”創造過罰球連續投中2036次的記錄,可見,肌肉的本體感覺是影響投籃中率的最重要因素。而肌肉的本體感覺與運動員的心理因素有著決定性的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使肌肉更好的得到控制,從而達到提高命中率的效果。
(二)心理因素與立體視覺的聯系
準確明晰的視知覺對籃球運動員具有重要意義。長期的籃球專項訓練為發展空間立體視覺提供了條件。籃球運動包括一系列動作,如進攻中的突破,傳球和投籃,防守中的移步、搶斷和爭奪籃板球等,要完成這些技術動作,就需要運動員對人、球、籃板等之間距離、方位作出正確的判斷,這樣才能正確地確定行動方向,采取有效行動,防止錯誤行動的產生。這種長期的訓練,使立體視覺練習處于意識的控制之中,最后立體視覺得到發展和提高。但就投籃動作而言,動作技能形成不同時期,立體視覺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動作技能形成的初期,視覺起主導作用,與動作肌肉感覺相比具有模糊的特點。
(三)心理因素與選擇反應時的聯系
時間、空間、運動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固有形式。任何事物離開時間、空間和運動就無法存在。運動員在完成投籃動作時,最主要的時間知覺就是選擇反應時。運動員根據場上情況,及時選擇投籃的時機,避開對手的封堵和干擾,準確完成投籃動作。
由此可見,投籃命中率和心理素質有很大關系。不管是身體負荷還是投籃技巧,都和球員的心理素質有很大關系,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克服心理障礙對投籃命中率相當重要。
二、中學生運動員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
(一)教練員在訓練中過多的偏于技、戰術的訓練而忽視了運動員的心理訓練
平時訓練的實戰性不強,運動員心理壓力不夠。平時練習投籃時,沒有防守者,運動員的心理活動十分穩定,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籃圈和自己的投籃動作。一到正式比賽,特別是對方防守很積極時,往往就會不敢投籃或亂投,甚至把投籃任務當成“包袱”。因此要提高運動員的心理適應能力,就要根據比賽對抗性強的特點,加大平時訓練的強度和難度,提高運動員的心理適應能力,以保證運動員在比賽中心理比對方占優勢。
(二)運動員比賽前壓力大或心理承受能力不強
在比賽前過分地強調比賽的重要性使運動員背上沉重的包袱、形成心理壓力,從而在比賽中容易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導致破壞動力定型。
運動員因個人私事或聽到受刺激的語言而影響了情緒,引起了心理波動。同隊隊員之間,由于配合、打法的不統一,或是客觀事物認識不一致,以及在失誤中所產生的埋怨情緒都會引起心理干擾。賽前過分高估自己實力,比賽中一旦遇到困難或比分落后,由于思想準備不足而驚慌失措、導致失敗。遇到過去戰勝過自己的隊,失敗的陰影會重現,心理陷于認輸的不良狀態。
(三)外界條件的影響
比賽環境條件的變化,如燈光、場地、喧鬧及觀眾情緒傾向等因素的干擾也會影響隊員投籃的心理穩定性。
三、克服心理障礙對投籃準確性影響的對策
(一)教練員應對運動員進行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明確比賽的目的、任務,樹立比賽信心
學生要有強烈的投籃欲望和自信心。強烈的投籃欲望和自信心是提高投籃命中率的前提,對投籃起著重要作用。在教學中要使投籃者得以全面鍛煉,掌握各種投籃技巧,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在平時應對學生多一些關心、幫助,多一些鼓勵和表揚,培養投籃者的自信心。根據每一位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和有利、不利因素提出切實可行的參賽目標。特別是比賽前一天的準備活動要做到有利于運動員適應比賽場地和保持運動員穩定的心理狀態,如果運動員處于過度興奮狀態,進行準備活動時,可做一些放松練習和柔韌練習。
(二)教練員在平時的訓練中要從難從嚴要求,使訓練條件類似比賽條件,加大對抗強度,教會學生技巧和正確投籃方法
籃球的投籃,就像是炮彈的發射。首先發射架要保持相對的穩定,才可能打準。也就是要求有穩定的動力定型。簡單劃分的話,就是下盤功夫和上肢的動力定型。腳功是整個動力定型的基礎, 除了發射架要相對穩定外,子彈(籃球)也要相對穩定。中學生球手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子彈沒有定向確定,也就是在投籃之前的持球質量很差,造成了球在手上的輕微滑動,這點小小的滑動,對命中率來說就是致命的。平時在投籃時,應該密切關注持球的質量,持球要穩,手指又不過分緊張,靠指跟以上控制住球,不要滑脫和晃動。持球不穩,就像一個沒有槍管約束,而又在移動的子彈,發力之后,你跟本就不知道它會向什么方向飛行。
手腕的下壓會影響到出手的速度和精確性,影響到球的弧度。它是非常重要的,手腕的下壓會影響到射程,指跟以上的控球會影響到球出手前的穩定。
(三)教練員在平時的訓練中應教給運動員通過自我暗示調節情緒的方法
讓隊員在困難的時候去回憶勝利的情景,在驕傲情緒露頭時想想失敗的痛苦,在淡漠松懈時想想自己的責任、領導和同隊的期望,從而增加必勝的信心。同時隊員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信心。自信心是發展運動能力的條件之一,自信心不足會使運動員感到拘束,猶豫不決,從而影響手指撥球的力量,它是控制與調節身體各部分用力的關鍵,也是取得合理投籃出手角度與速度的保障,直接影響投籃命中率,投籃時身體各部分的肌肉要互相配合,連續協調,這樣才能合理地完成投籃動作。因此,自信心是保證和發展運動員技術能力的重要條件,對比賽中投籃的命中率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四)正確客觀估計雙方的實力
客觀地評價雙方的力量,能使運動員的心理活動在比賽過程中處于良好的境地。過高過低估計雙方的力量,都可能使投籃命中率下降。誤認為對方實力很強,把自己看得很弱,在比賽中往往不敢投籃,即使投籃也是忙于出手,怕被對方“蓋帽”,甚至自己在無人防守的空位上投籃時也十分緊張,這是由于對對方的情況了解估計不夠,盲目認為對方強大而產生心理上的恐懼。如輕視對方實力比自己差,經不起一擊,比賽中就會急于求勝,如若比分落后,隊員就會出現心情急躁,破壞了心理的穩定性,致使平時養成的投籃動作節奏改變,投出的球不聽控制。因此,如果賽前能正確分析雙方的情況,制定出一套針對雙方的動作方案,仔細地解剖對方的缺點和短處,充分發揮自己有利的重要條件,才能提高戰勝的信心,對比賽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在遇到困難和暫時失利時保持心理的穩定。
(五)賽前運動員充分的思想準備
在賽前的準備會上,教練員必須要向運動員介紹即將進行比賽的大體情況,讓運動員對比賽的雙方都有一些了解,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水平。如果賽前的準備工作不充分,比賽中運動員可能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引起過度的興奮和抑制。另外,運動員怕輸、觀眾的壓力、在不熟悉的場地上比賽、氣候條件不適應等,都可使平時訓練中的“神投手”發揮不出正常的水平。因此,在賽前對影響運動員技術發揮的因素,都要采取適當的措施加以調節,如正式比賽前幾天去賽場進行適應性訓練,進行公開的教學比賽。使運動員在心理上做好比賽前的準備,對即將到來的比賽知道怎樣去打,比賽中才會打得放松,而放松的球隊是能夠發揮出最高水平的。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