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教學是師生共同探索新知識,圍繞解決問題共同完成探究內容的確定、方法的選擇以及為解決問題相互合作和交流的過程。在探究性教學中,教師起了促進、組織、指導作用,在時間安排上更多的是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活動。探索性教學可分為以學生為主體和以教師為主導兩種模式,它們互相促進,共同創新數學課堂。
一、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性教學
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性學習就是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定位探究目標、設計探究過程、選擇合理的探究方法,得出自己的結論,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它的最大特點是教學的開放性。新課標教材設置“探究”的目的也是在于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促進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例如在學習了立體幾何以后,知道了一些結論在二維空間(即在平面)中成立,而在三維空間(立體)中不成立,同學們就自主提出這樣的探究問題:在二維空間中成立而在三維空間中不成立的結論有哪些?在二維空間中成立在三維空間也成立的結論有哪些?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先提出命題,再論證,然后由其他小組批判,通過合作學習和共同討論,最后得出了結論。
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性學習中,學生自己確定探究課題,學習的方法不是被動的記憶、理解老師傳授的知識,而是敏銳地發現問題,主動積極地提出問題,主動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老師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并自己得出結論。
二、以教師為主導的探究性教學
以教師為主導的探究性教學就是老師根據教材的要求,引導、歸納、呈現一些需要學習、探究的問題,再由學生閱讀教材、查找資料、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自己得出問題的答案。
例如在學習“平面向量的實際背景及基本概念”一節時,老師就提出了下面的問題給同學們探究學習:1. 數量與向量有什么區別?2. 有向線段和線段有何區別和聯系?分別可以表示向量的什么?3. 長度為0的向量叫什么向量?4. 有一組向量,它們的方向相同或相反,這組向量有什么關系?……同學們圍繞這幾個問題查找資料、展開討論、自主探究,小結、歸納出這些問題的答案和結論。如在得出第一個問題時,同學們就只得出:數量只有大小,但向量有大小且有方向。老師再引導他們得出:數量是一個代數量,可以進行代數運算、比較大小,而向量有雙重性,不能比較大小。
在以教師為主導的探究性教學中,通常圍繞一個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展開討論、探究,問題是教師根據教材目標、教材要求設計的。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地發現和提出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資料,調查研究,得出結論進行成果交流活動,引導學生運用已學的知識和經驗,學習和掌握一些科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實施探究性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 探究性教學要注意內容的選擇和設計
探究性學習內容的開放性為學生的主動探究、主動參與和師生合作、探求新知識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教師在選擇探究的內容時應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學生,結合教學內容、教學大綱的要求,因地制宜,適應差異,發揮優勢;要重視積累,師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所獲取的信息、結論,采用的方法策略、得到的體驗和取得的成果,對于本人和他人都具有寶貴的啟示、借鑒意義。將這些資料積累起來,可以成為廣大師生共享并能加以利用的學習資源,是探究性教學內容的寶貴資源。
2. 探究性教學實施中要注意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探究性學習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也重視教師的指導作用。在探究性教學中,教師應把學生作為學習探究和解決問題的主體,并注意改變自己的指導方式。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以及他們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要注意觀察每一位學生在品德、能力、個性方面的發展,給予適當的鼓勵和指導,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并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教師的指導切忌將學生探究引向已有的結論,而是提供信息、啟發思路、介紹方法和線索、補充知識,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和創新。
此外,教師在探究性教學中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要給予適當的評價。
責任編輯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