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理念]
1 對自述體習作的認識:自述體習作的重要特點是采用第一人稱敘述法,即由自述主體直接“站”出來敘述。這種方式便于直抒胸臆,真切地表達思想感情。同時自述體作文也強化了對生活的透視力度,它讓美好的思想、事物作自我展現,讓丑陋的事物作自我表演,這就必然強化了穿透力。自述體作文的另一要點是,敘述之中的“口吻”要盡量切合自述主體的身份、特點、生活習性以及心理活動,這就要求學生能夠自由地轉換角色,將自己的身份靈活地轉換到自述主體的位置上,進入角色來進行“自我展示”“自我表演”“自我表白”,從而從側面來反映生活。這個身份轉換得越靈活,進入角色的程度愈深,其表現就越真切、越有趣。
2 基于認識的教學策略:在兒童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當學生通過想象賦予周圍熟悉的事物以生命時,學生思維與情感的閘門也就打開了。教學中。我們首要做的事就是創設情境,給孩子一個想象的時間與空間。然后引導學生在抓住特征、有序表達的同時,說出自己認為最有意思的話,從而拓展自述體作文的一些寫法。
[教學目標]
1 讀懂例文《小鬧鐘》和《小溪流的自述》等,學會用擬人化手法介紹生活中常見事物的方法,并領悟到這樣寫的好處。
2 領會本次習作的要求,采用“xx的自述”的形式,用擬人的手法來寫熟悉的事物,要能抓住事物的特點,展開豐富的想象,寫得具體、生動,
[教學活動]
一、由猜謎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 提問:剛才那么多謎語同學們都猜對了,真聰明!你們能告訴我,為什么猜得那么準?這些謎語有什么特點?
2 教師小結:這些謎語說出了事物的特征(板書:特征),所以同學們一下子就能猜對!我發現剛才大家都很喜歡猜,是不是覺得這些謎語挺有意思的?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你們發現這些謎語還有一個什么特點?這些謎語是用第一人稱“我”來介紹自己的某些特點的,這樣的形式就叫“自述”(板書:自述)。你們看,讓一些事物開口說話了,是不是很生動、有趣呀?你們想不想讓自己熟悉的事物也像人一樣開口說話,自述一番呢?今天這堂課我們就要嘗試用自述的方法來寫一篇作文。
3 要寫好這篇自述形式的習作,我們首先就要想一想自己最想成為一個什么事物呢?擔當一個什么角色(板書:角色)?是一個玩具、一件學習用品、一個生活用品,還是一件家用電器?或是一種植物、動物,甚至是日月星辰還是風霜雨雪……只要是你熟悉的、喜歡的,當什么都行!現在讓我們張開想象的翅膀,走進哈利,波特的魔法教室(課件:穿越時光隧道),你們都有了魔法,閉上眼睛想一想,現在你就成為一個事物,你最想當的是什么?啊,多么神奇呀!我們真的就變成了一個事物,我們都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了,請你睜開眼睛,說說我們都會是誰呢?(板書:我是誰)
4 學生交流。(評價:很高興認識你、你真……)哇,今天我們魔法教室里來了這么多神奇人物,來:一起站起來,和你周圍的伙伴打打招呼。
5 設問:現在我們都是新朋友,怎樣讓大家馬上就能認識你、了解你呢?你最想向新朋友介紹自己的什么?
6 看到我們的魔法教室這樣熱鬧,有一個小伙伴也迫不及待地趕來了。你們看,他是誰?(小鬧鐘)小鬧鐘非常想讓大家很快地熟悉他,你們聽,小鬧鐘是怎樣介紹自己的?
(設計意圖:完成角色轉換是寫好此篇習作的首要環節。在學生有了一定的認知之后,即刻通過語言描繪等手段創設情境,使學生于想象中迅速轉入角色之中,達到物我相融的境界。)
二、學習《小鬧鐘》例文片段,體會寫法
課件出示小鬧鐘插圖以及片段:
1 聽了小鬧鐘的介紹,你們覺得新來的這個小伙伴介紹得怎么樣?請你來評一評。
預設(1):(聽了小鬧鐘的介紹,你了解到什么?)小鬧鐘介紹的條理很清楚:小鬧鐘按先后順序分別介紹了些什么?學生交流,課件出示:特征(形狀 色彩 結構功能)
預設(2):(大家覺得小鬧鐘的語言怎么樣?)大家都覺得小鬧鐘介紹得有趣、生動,你能說說這是為什么嗎?是怎樣介紹自己的?(相機點出一些描寫動作的詞語)
預設(3):小鬧鐘具體介紹哪些地方?
2小鬧鐘介紹得這么好,我們是不是該送給他熱烈的掌聲?你們看,小鬧鐘就是我,我就是小鬧鐘,小鬧鐘有了人的外貌、人的心理、人的動作、人的語言,這樣介紹自己真有趣、真活潑。讓我們也一起來說說小鬧鐘的話。
3 學生齊讀。
(設計意圖:引領學生研讀例文“寫什么”、“怎樣寫”是從學習寫作角度讀例文的切入點。此環節目的是面向全體。讓學生知道怎樣寫就是抓住了特征,也讓例文所述事物在學生的心中具體起來、形象起來,“擬人”的寫作方法在學生的腦海中清晰起來。)
三、讀讀悟悟,拓展寫法
1 那么是不是大家都要像小鬧鐘一樣從形狀、色彩、結構、功能等方面去介紹呢?像你(舉同學擔當角色的例子)也要這樣去介紹嗎?事物與事物的特征都是不同的(板書:我與眾不同),因此介紹的內容也是不同的。
2 動物、植物可以從哪些方面去介紹呢?
植物自述:要特別注意寫出自己的形態。如大小、形狀、顏色、甚至味道等等。還要注意寫出自己在生長過程中的變化。
動物自述:一是外形特點,如形態、體色、神情等;二是活動特點,如吃、行、住、玩等方面;三是性格特點。
3 在進入今天的魔法教室之前,我們還認識了一些新朋友,讀了他們自述中的一些片段,現在我想任意請出幾個朋友,請你用一句話說說他們主要自述了什么。(課件出示課外片段卡通圖)
(設計意圖:課前給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料,既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也使學生通過閱讀初步對不同寫法有些認識。此處重在引導學生寫出事物的“個性”,只有做到這一點,學生習作也才有個性,)
4 學生交流。(板書:經歷“我的故事”)
怎樣說好自己的故事,我們再來認識一位朋友,他的名字大家都很熟悉,叫小猴子。小猴子今天還住在醫院里,我請一個伙伴代小猴子來說說他的一段生活遭遇。
5 小結:說自己的親身經歷千萬不能忘了“我是誰”!“我”與眾不同,因此在說的時候就要突出自己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說出自己的個性、表達自己的真情。
四、學生交流,點撥思路
1 聽了、看了這么多的自述,現在你知道了該怎樣介紹自己了吧,你打算從哪幾個方面說?請你選擇一個方面,或者像小鬧鐘一樣說特征或者像小猴子一樣說自己的故事,現在就請你和周圍的小伙伴相互說說吧。
2 指名學生交流,教師點撥、指導。
(設計意圖:先說后寫,教師應給學生提供必要的智力援助與啟迪。)
五、明確要求、學生習作
1 進一步明確本次習作的要求。
2 學生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六、點評習作,跟進指導
視學生寫作情況,相機進行跟進指導,提問:在寫的時候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
七、總結全課,提出希望
[教后反思]
作文總是帶有情境性的,作文訓練就是要求用語言記下特定情境中的人、物、事、理、情。情境作文就是從作文教學的需要出發,教師有意識地選擇或創設典型的場景。讓學生置身其中,進行觀察、思考、想象,強化情感體驗,繼而進行寫作訓練的一種作文教學的方式。
在設計和執教《自述》一課時,我努力想體現的就是情境作文的一些特點。無論是課前猜謎的探究情境,還是課中扮演角色的體驗情境,習作例文的再現情境,評講時模擬的頒獎情境,都是為了讓兒童美美地想,樂樂地寫,享受自由、自信表達的愉悅。
孩子原本就是具有靈性的人,所以,他們需要的不是被塑造,而是被喚醒、激發和升華。悉心保護孩子彌足珍貴的靈性是我在教學中十分注意的問題。
現在,回憶起兒童的“自述”,我感到浪漫和詩意曾經于課堂中彌散,我與孩子的游戲精神都在一次難忘的習作歷程中盡情釋放。我最想說:作文課堂,讓孩子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