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吳和平校長作為北京奧運火炬手,高擎火炬,健步奔行在蘇通長江大橋上。此情此景,讓熟識她的人自然聯想到這樣一幅畫面:她自覺地肩負起崇高的教育使命,用愛心,用激情,用理想,用智慧,用創造,點燃教育的圣火,照亮了學校發展的征程。
吳和平校長出生于農村,農村一方水土培育出她樸素的情懷。盡管她已擔任南通師范第二附屬小學這所百年名校的校長16年,獲得過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但樸素的思想、樸素的追求,早已融入她的生命和血液,在與時俱進中閃耀著光彩。
她這樣想,辦學應形成鮮明的特色,名校應不斷超越。因而,她全力支持和參與學校教師、著名兒童教育家李吉林主持的全國教育規劃重點課題“情境教育”系列研究與實驗,發揚“銳意創新、追求卓越”的辦學精神,融通課堂、課外和野外教育,聯結學校、社會和家庭教育,全面整合教育資源,努力為學生成長構建和諧的人際情境,美麗的校園情境,生動的教學情境,豐富的活動情境,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成果,受到社會各界的贊譽。
她這樣想,素質教育絕不是一種說道,一種標簽,而應有顯性的量化指標,作為二附的學生至少應掌握1~2項體育技能和1~2項藝術技能。因此,她歷盡艱辛,在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建造出靈動高雅的科藝宮和雄健奔放的體育館,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活動場所。她堅持在深化德育、優化智育的同時,強化體育和藝術教育的辦學策略,組織教師開發出游泳、羽毛球、乒乓球、器樂、京劇等校本課程,舉辦健身節、藝術節,真正讓學生品嘗到童年的快樂和幸福。
她這樣想,書香氣是一所學校最好的氛圍。書卷氣是一個人最好的氣質。因此,她本著為學生終身成長奠基的理念,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便一直致力于推進“蜜蜂行動計劃”,為學生勾畫出課外閱讀的“心靈地圖”。每年世界讀書日期間,她倡導舉辦讀書節,開展多姿多彩的讀書活動,評選“小蜜蜂”金銀銅獎、書香班級和書香家庭,讓學生從小與書為友,與真善美同行,使他們高雅、靈秀、巧慧。
她這樣想,教師是學校最寶貴的資源,發展學校。教師是關鍵。因此,她尊重教師,放大教師的優勢,傾心打造一流的教師隊伍。她率先垂范,和教師一起。用大愛熔煉師德,讓愛的陽光灑進每個學生的心田。她帶領教師讀書。用書的思想和智慧豐厚他們的底蘊,氤氳他們的靈氣。她經常深入課堂聽課、評課,鼓勵教師把情感帶進課堂,把藝術帶進課堂,把創造帶進課堂,在優化的情境中讓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她想方設法,積極承擔省市區的大型教研活動。為教師搭建學習和展示的平臺。她堅持“科研興校”的戰略,引導教師在科研狀態下開展教育教學。近年來,學校被評為省市師資培訓先進集體,教師參加各類競賽捷報頻傳,其中連續六年獲得省教研部門組織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競賽一等獎。
人們常說,真理是樸素的,因為它反映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不需要任何打扮。同樣,吳和平校長的教育思想是樸素的,因為它契合了學生成長的需求和教育發展的根本,直接指向培養全面的“人”;她的教育理想是樸素的,因為她始終將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作為自己最高的追求,將學校的發展和教師的成功看作是對自己最高的獎賞,至真至誠,至純至樸;她的教育人生是樸素的,因為她志存高遠又腳踏實地,不謀私,不為名,不圖利。不浮夸,恪盡職守,無私奉獻。使學校連年被評為省市文明單位、省市模范學校。而在諸多輝煌榮譽中,分明彰顯出吳和平校長樸素而美麗的人格魅力:親和、大氣、厚重、謙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