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教育機智是教師必須具備的一種重要的教育、教學才能和素養。一名教師只有具備較高的教育機智,才能適應千變萬化的教學情形,隨機應變地、創造性地處理各種錯綜復雜的教育、教學問題。否則,就無法勝任教育教學工作,更不能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有新理念的教師。筆者認為做一個有教育機智的“新”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首先,高尚的道德境界和理論知識修養,深刻了解孩子的思想、知識和心理特點,是教育機智才能得以培養和發展的重要條件。教育機智的才能,首先來自于教師本身的道德修養和理論知識修養。只有具備它,才能變得耳聰目明,機智靈活:才能對孩子的各種問題具有準確的判斷力,游刃有余地進行處理。否則,教學時只能照本宣科,遇到問題就會捉襟見肘。同時,對孩子了解得越透徹,教師的才能也就發揮得越充分。學生年齡雖小,但心理上向往成人,做主人的意識強烈。因此。讓孩子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理解知識、詮釋知識、交流知識、應用知識,讓他們深入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從中感受刺激,享受創造,成為學習的主人,這也是教師教育機智的著力點和落腳點。
其次,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勤奮進取,虛心好學,是教育機智才能不斷得到鍛煉、提高和發展的動力。為什么在學歷、教齡和外部條件大致相同的情況下,有的教師提高很快,而有的卻進步很慢?筆者認為,關鍵就在于能否自覺地牢記職責,善于學習別人的長處,能否勤奮進取、大膽創新,注意總結和積累。例如,同樣參加觀摩教學,有的教師總能發現別人的“閃光點”,并從中受到啟發,而有的人則囫圇吞棗,不知其味;有的教師善于借鑒,勇于探索創新,而有的人則僅僅滿足于對一招一式的簡單模仿。久而久之,后者身上某些教育機智的火花就會泯滅掉。
再次,要善于發現問題、因勢利導,創造性地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方針。改進思想品德課教學,關鍵是要理論聯系實際,善于發現問題、因勢利導,創造性地引導孩子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觀察社會,理解人生,解決各種思想認識問題。例如,在學習《我是獨生女(子)》時,我展示了孩子生活中的幾組鏡頭,并談到要能吃苦、肯吃苦。觀察到成長在甜蜜生活中的新一代孩子有厭煩情緒:“都什么時代了,還講這個?”顯然,如果不把這個“扣子”解開,教學就難以收到成效。為此,我啟發他們思考:有些外國人生活那么富裕,為什么家長還主動讓孩子來中國的大草原長途跋涉呢?這不是自找苦吃?為什么我國還未擺脫貧窮,而我們的青少年卻已經不起艱苦生活的錘煉?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拋開了膽怯和疑慮,紛紛上臺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思想得到了升華,行為得到了糾正。教師運用教育機智和技巧,及時發現問題,解開孩子思想上的“扣子”,因勢利導地對其進行指導和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最后,要善于隨機應變,把握教育分寸,循循善誘,靈活機智地處理各種突發問題。奧地利教育家貝爾說過:“教師決不可忘記,對于種種沖突,只要能在一種健康氣氛中加以解決,那么沖突也會具有教育價值。與孩子所發生的沖突是對教師的最大考驗。”例如,在學習《我的這6年》時,讓孩子們展示他們的成長記錄。共享成長的歡樂,暢談美好的理想。正當孩子們紛紛表示將來要當科學家、企業家、醫生時,一名男生卻靦腆地說:“我長大了要當個幼兒教師!”從而引起哄堂大笑。此時,我不動聲色地請他談談理由。這個孩子說:“去年至今,在我國幼兒園和小學校園里發生多起襲擊兒童的嚴重事件。特別是幼兒園,倘若有健壯的男教師在場,就可能避免那樣的悲劇發生。而且據了解,我省已出臺新政策,鼓勵男生中學畢業時報考幼兒師范教育專業。我是一名男子漢,除了用我學到的知識教育兒童,更可以保護兒童健康成長。”我立即肯定了這一理想是崇高的,并機智而又風趣地說:“據了解,這次招考報名非常火暴;將來老師退休了,也到你辦的幼兒園里去幫助你,發揮余熱。”孩子們都發出了會心的微笑。對課堂上突然出現的問題能作出正確反應,把握教育分寸,循循善誘。機智果斷地給以恰如其分的處理,不僅可以使教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教師在巧妙處理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聰明才智,還會使孩子親身感受到思想品德課教學所獨具的魅力,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