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奇
根據《商業銀行法》和《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管理暫行規定》,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允許開辦的投資銀行業務主要有以下幾類
①代理證券業務。代理發行、兌換、買賣各類有價證券;代辦債券還本付息;代理證券資金清算;代發股票紅利等。基金托管業務。
②財務顧問業務。如:項目融資安排;為企業兼并收購提供顧問服務,利用自身的豐富經驗積極參與企業并購;擔任企業發展戰略、資產管理、財務管理顧問;為上市企業提供進入證券市場的規劃方案和策略支持。
③咨詢類顧問業務。為企業提供信息咨詢業務,如項目評估、企業信用等級評估、驗資證明;為企業提供財務管理服務,促進企業經濟和財務管理目標的順利實現。證券資產化業務。商業銀行可以將企業持有的不良資產(如住房抵押貸款等)作為擔保發行證券,轉售給市場投資者,進而收回購買企業不良金融資產的資金。
政策層面的放開為國內商業銀行開展投資銀行業務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商業銀行自身清醒地認識到只有發展投資銀行業務,才能適應國內外金融形勢的要求。
①中國工商銀行投資銀行業務。作為中國第一家開辦投資銀行業務的商業銀行,工行于2002年成立了投資銀行部。經過探索和發展,工行的投資銀行業務水平不斷提高,創新能力日益加強,尤其是在資產證券化、并購業務和銀團貸款領域已經樹立了品牌形象。
②中國農業銀行投資銀行業務。農行最富代表性的投資銀行業務當屬基金托管業務。農行于1998年取得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主要業務包括封閉式和開放式投資基金、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及QFII托管等。農行在2000年12月與美國紐約銀行簽訂了基金業務全面合作協議,在人員、技術、信息方面得到了紐約銀行的支持與幫助,基金業務逐步同國際接軌。
③新興股份制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業務。交通銀行、招商銀行、浦東發展銀行、深圳發展銀行及光大銀行等股份制商業銀行,在投資銀行業務領域形成各具特色、各具優勢的業務格局,成為國內投資銀行業務市場的新生力量。這些銀行通過與國有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的競爭,激發了各競爭方的潛力,促進了國內投資銀行市場的持續、高效和快速發展。
在嚴格的分業經營體制下,與投資銀行相比較,商業銀行在投資銀行業務領域的優勢在于
①良好的信譽和強大的網絡優勢。在這方面四大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和幾家全國性的股份制商業銀行表現突出。依托豐富的客戶資源及長期以來在市場上樹立的良好信譽,商業銀行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安全感。加上全國聯網的支付結算系統和遍布全國的營業網點、雄厚的資金實力,都為商業銀行開展投資銀行業務提供了便利的渠道。
②人才優勢和良好的政企關系。商業銀行的人力資源優勢表現在擁有大批財務會計、理財規劃人員。這些人員多數為既懂專業,又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復合型人才,他們為投資理財、咨詢顧問、并購策劃、行業分析等業務提供智力支持。
③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和較強的風險防范能力。相對于發展歷史較短的投資銀行(我國稱為證券公司),商業銀行具有成熟的經營管理經驗,優良的資源結構和有效的風險防范機制,這些優勢在其拓展投資銀行業務的征途上會充分體現。
①外部競爭的壓力。外資銀行的大舉進駐,迫使國內商業銀行擺脫傳統業務的約束,開展金融業務創新,而投資銀行正是金融業務創新的重點之一,是商業銀行應對競爭的手段之一。
②自身發展的要求。商業銀行面臨著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的壓力。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之間、商業銀行與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及其他金融機構之間爭奪國內市場之戰也愈演愈烈。商業銀行必須在競爭中求生存,在競爭中尋求經濟效益、體現社會價值。
③金融混業經營的趨勢。隨著全球金融業的發展,銀行傳統的存貸業務逐漸萎縮,銀行盈利主要來自表外業務或其他中間業務。在開放的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比例不斷提高,促使許多大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紛紛合并,成為“金融超級市場”,兼營銀行、證券、保險業務,從世界范圍看,混業經營已成為當今金融業的發展趨勢。中國的商業銀行逐步涉足投資銀行業務,與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合作,嘗試創新的投資銀行業務。
我國商業銀行應立足于自身經驗和優勢,在制定投資銀行業務長期發展戰略時,首先要把對現有業務的完善作為工作重點,從現有業務經營中汲取經驗教訓,充分利用本身的資金、人員、網絡和信譽優勢,進一步發展完善如并購、顧問、理財、融資、資產證券化等投資銀行業務,為客戶提供全面的服務。商業銀行應全面拓展個人理財業務。利用遍布全國的電子網絡和銀行豐富的理財經驗,為廣大個人客戶提供信息咨詢、代理客戶進行金融產品買賣。對中高收入客戶,銀行理財專家可為其設計多品種、全方位、高層次、組合化理財方案,滿足客戶需求。商業銀行還應加強與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的合作,進一步完善銀證通、銀保通、銀期(貨)通等金融業務。繼續發展包括項目融資、銀團貸款、結構化融資等業務。商業銀行可以聯合其他金融機構,對大型建設項目提供融資服務,參與項目融資安排,對大額銀團貸款業務從組織安排到實施都應主動介入,積極參與。
與國際大型銀行集團相比,我國商業銀行的投資銀行業務種類和規模上仍處于劣勢。有條件的國內商業銀行可以利用規模優勢,通過與境外銀行的合作,為國內外大型企業融資項目提供服務,為國內企業在海外市場上市、發行企業債券以及對外國企業兼并收購提供支持。國內商業銀行應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前瞻性地研究新業務的可行性計劃,為將來逐步進入中長期債券市場、房地產投資信托市場和指數基金市場做好充分準備。
商業銀行本身、監管機構、政府部門都應為國內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業務的發展提供支持和配套條件。
①加強投資銀行業務人才的培養。投資銀行業務的開發實施及管理急需大量專業人才。商業銀行應借鑒知名銀行集團人才引進和人才培養計劃,引進和培養一批既懂金融、財會,又懂證券、法律、保險、房地產等專業知識的高級人才。建立一套有效的人員激勵機制,充分發揮專業人才優勢,促進投資銀行業務發展。
②加速商業銀行的改革和發展。國內商業銀行必須加速股份制改造,轉變經營理念,建立健全符合現代市場經濟要求,與國際接軌的銀行運行機制,必須建立一整套科學、完善的考核和利潤分配制度,才能從根本上釋放銀行潛力,保證投資銀行業務的順利發展。
③加大與國外銀行的合作力度。投資銀行業務在我國是新型金融業務,中資商業銀行在風險防范、管理水平和創新能力上與國外商業銀行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國內商業銀行有必要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從我國實際出發,有選擇地借鑒國外銀行的管理經驗和模式,取長補短,縮小差距,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成熟穩健的投資銀行業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