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敏
野外作業隊(以下簡稱野外隊)作為企業成本管理的基本主體,因其所處施工環境的特殊性,施工因素的不確定性和施工成本控制存在一定的隨機性,導致施工成本管理的難度加大。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由于目前企業內部實行的經濟承包責任制大都有一定的“彈性”,致使在成本管理上存在一些誤區:
1.成本管理認識不足。有些管理者沒有充分認識到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之間競爭的實質是企業成本的較量,仍然存在著“等、靠、要”思想。有的把成本管理僅僅看成是財務人員的事,只滿足于財務報表反映的數字,在成本管理上缺乏主動性,上級要求什么就抓什么,想起來什么就管什么,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結果是按下葫蘆浮起瓢,這邊在降低成本,那邊在造成損失,顧此失彼。
2.成本管理手段滯后。有的成本管理局限于生產領域,片面地追求降低成本,把節約費用作為成本管理的基本手段,忽視對一些隱性管理費用的控制。有些施工隊的事前成本管理薄弱,成本預測、成本決策缺乏規范性、制度性;成本計劃缺乏科學性、嚴肅性,以致造成事中、事后成本管理的盲目性。
3.成本管理缺乏剛性。其導致最直接的后果是:(1)基層成本意識淡薄。只要有任務,先搶到手再說,不考慮項目是否贏利;(2)工期大量延誤。由于野外隊一般通過工期來兌現,在某種情況下,干得快的工期短,兌現起來反而吃虧,久而久之,使有些野外隊在施工中有意控制節奏,既完成任務,又不愿干得太快,犧牲的是企業成本;(3)缺乏大局觀念。若項目有盈利,能擠就擠,不是“打埋伏”,就是打“擦邊球”;若項目是虧損的,反正本單位不能虧,或美其名曰不能讓職工吃虧,于是,變著法子制造“黑洞”,最后企業的利益受損。
成本管理風險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不可控風險:地質結構的風險;自然現象的風險;安全事故的風險。二是可控風險,由于管理者控制不力或失職瀆職造成項目虧損的管理風險。可控風險主要有:
1.壓價競標的風險。企業有時為了搶占市場,以絕對低的報價來爭取中標,從一開始就為項目埋下致命傷。這種以犧牲自身利潤為代價的合同,不僅缺乏理性,而且施工方承擔了項目的所有風險。
2.決策失誤的風險。上項目前情況不明,或管理層不進行系統科學的論證,憑主觀臆斷拍板,盲目上馬,冒然推進,結果造成項目運作失敗,損失慘重。
3.施工設計缺陷的風險。由于施工設計人員工作漂浮,不實地詳細踏勘,致使施工設計與實際脫節。如:有的竟把炮點定在村民的院子中央,造成放炮后村民房屋大面積震壞,賠償嚴重超標,還激發了工農矛盾。
4.勞動組織失調的風險。施工中有時為了趕進度,在未經過認真分析和測算的情況下,一成立就是多少個班,搞人海戰術,或前道工序未完成,后道工序的隊伍就拉了上來,近千號人閑著無事干,結果造成嚴重窩工。
5.工程質量的風險。某種情況下工程質量的成本風險極高。項目若存在質量問題,不但會導致返工,加大工程成本,有時會損傷在甲方心目中的信譽,丟掉一方市場,潛在的損失無法估量。
1.樹立全新的成本管理理念。企業成本管理必須適應戰略管理的需要,實現由傳統的“節約、節省”向現代效益觀念的轉變;由事后控制向事前預測決策、事中控制調節、事后分析考核兌現轉變;由單純的財務控制向生產控制與財務控制相結合轉變。
2.實行全員成本風險管理。要增強企業各級人員成本管理意識,提高全員的成本管理素質。一方面,通過市場形勢教育,培養員工的成本意識;另一方面,加大培訓工作力度,提高員工成本控制水平。同時,要將專業管理和群眾管理有機結合起來,營造出人人關心成本,使成本管理成為一項員工喜聞樂做的工作。
3.建立科學完善的成本控制體系。要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各個管理層面和施工班組人人參與其中的成本管理體系;要將成本目標分解落實到每個班組及個人,明確各項成本的經濟責任和管理責任,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責而人人不管的現象發生;要充分發揮企業內部財務、審計、監察部門在成本管理中的監管作用,進行嚴格的管理和考核。凡屬于管理不善,失職瀆職,導致項目虧損的,應實行成本管理“一票否決制”,并追究經濟的、紀律的責任。同時,要充分發揮激勵機制,對于完成任務較好、成本管理成效明顯的,要按一定比例給予獎勵,以達到企業與個人雙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