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13年來國內主要外語期刊和優秀碩士論文為文獻來源,對我國中介語石化現象研究現狀進行了分析,總結歸納了中介語石化研究的特點。研究發現:(1)我國中介語石化現象研究13年來呈總體上升趨勢;(2)研究方法方面,期刊論文非材料研究數量多于實證研究,碩士論文以實證研究為主,特別是量化質化相結合的混合研究占主導地位;(3)研究內容方面,兩種來源文獻均顯示我國中介語石化研究的熱點在語用層面上;(4)研究對象方面,碩士論文研究對象以大學本科以上的學生為主,期刊論文60%以上無明確研究對象。最后討論了石化現象研究中存在的問題,預測了未來發展趨勢,為我國中介語石化現象研究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中介語;石化現象;研究方法
中圖分類號:H06-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10)06-0096-04
中介語(interlanguage)概念最早由美國語言學家Larry Selinker于1972年正式提出,它標志著二語習得研究已經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Larryselinker提出中介語有五個特點,即可滲透性,動態性,系統性,反復性及石化性。他認為二語學習者只有很少數的人能最終達到目標語的水平,也就是絕大多數二語學習者的中介語不能達到其連續體的重點,他把這種現象稱為石化。作為中介語的五個特點之一,石化現象(fossilization)近年來成為二語習得研究者關注的熱點以及應用語言學和語言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國外語言學界的專家學者投身于中介語石化現象領域的研究中,做了大量探討分析與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相比之下,國內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但隨著學者對這一領域越來越多的關注,我國在此領域的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本文采用量化的方法,對1997~2009年間刊登在國內主要外語期刊有關中介語石化現象的論文和2002~2009年優秀碩士論文進行梳理,分析我國對中介語石化現象的研究現狀及最新進展,并從研究方法、研究內容和研究對象等方面歸納國內中介語石化現象研究的特點,總結存在的問題,預測未來發展趨勢。本文目的在于為研究人員提供參考依據,引起學界關注,同時對我國中介語石化現象研究起一定的借鑒作用。
一、研究方法
(一)文獻搜索方法以及材料選取范圍
以“石化現象”、“僵化現象”作為關鍵詞,對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和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進行檢索。期刊論文的搜索時間限定在1997~2009年,檢索21種刊物,得到50篇論文;碩士論文搜索時間則限定在2002~2009年,得到48篇論文。
(二)材料整理方法及分類標準
1.有材料梳理方法。采取手繪表格的方式,把搜集的98篇文獻,分為期刊論文和碩士論文,按刊物名稱、年份數量、研究方法、研究內容、研究對象進行分類,并依據以下詳細分類標準把相關信息梳理出來,繪制出一個信息表。
2.分類標準。(1)研究方法:量化研究、質化研究、量化和質化相結合的混合研究,以及非材料研究。(2)研究內容:語用、詞匯、語法、寫作、口語、引進和探索(包括理論的引進和創新)、綜述等。(3)研究對象:大學本科及以上的學生、高職高專學生、高中生、混合型(本科生、本科以上學生、高中生和外國人)、語料庫、無明確研究對象。
(三)數據分析整理方法
把信息表內容用數字表示出來,輸入Excel,用其功能對數據進行加工,繼而繪制出各種圖表,包括趨勢圖、柱形圖、餅狀圖等。
二、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研究結果
1.我國中介語石化現象研究發展總趨勢。(1)期刊論文:搜索發現1997~2009年,有21種刊物刊登有關中介語石化現象的文章,共50篇。國內刊物最早刊登有關中介語石化現象的文章是《外語教學與研究》,時間是1997年。圖1是期刊論文年份數量統計以及趨勢圖,曲線表示論文數量,斜線是發展趨勢。從圖1中可以看出,1998年沒有相關文章,1999年以后我國在此領域的研究日趨穩定的發展起來。尤其是2003年以來,國內對此領域研究的文獻數量開始大幅度增加,僅2004年和2005年兩年發表的文章就相當于1997~2002年5年發表文章的總和。研究結果表明:我國中介語石化現象近13年來呈總體上升趨勢,而2004年以后的上升趨勢更加明顯。圖1還顯示,2009年論文數量有所下降,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權威的核心刊物從收稿到發表需要很長的時間,有些文章還沒刊登出來。(2)碩士論文:搜索發現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開始出現相關文章,2002~2009年共計48篇,而且數量逐年增長,具體趨勢,見圖2。

圖2曲線表示碩士論文數量,斜線表示發展趨勢,從圖中可以看出該趨勢連年上升,且2005年開始增長的幅度更明顯。2008、2009年有所下降是因為這兩年取得學位的碩士論文,暫時還未被碩士學位論文數據庫收錄。
2.研究方法。從表1可以看出,期刊論文中非材料研究最多,量化研究和質化研究次之,而量化和質化相結合的混合研究最少。總的來看,實證研究只有52%,其中量化研究比質化研究多,混合研究所占比例最少,僅有2%,但是,2%的比例也足以說明這是中介語石化現象研究的一個發展趨勢。碩士論文中非材料研究所占比例最少。實證研究占94%,其中,質化研究少于量化研究,而混合研究已經達到55%。

3.研究內容。期刊論文和碩士論文都涉及到語用、詞匯、語法、寫作、口語、引進和探索。不同點在于,期刊論文有綜述,而碩士論文沒有。除語用層面的石化研究外,期刊論文中最多的是理論的引進和探索。對于其他語言層面,期刊論文雖然有所涉及,但比重小,如在口語和寫作方面,而碩士論文對口語和寫作中石化現象的研究比重則相對較大。引進和探索的文章,碩士論文要比期刊論文少很多。
4.研究對象。(1)期刊論文。從圖3可以看出,期刊論文中無明確研究對象的文章數量最多,高達66%,這類文章主要是理論的探討和應用。而有明確研究對象的文章,其研究對象為本科生和語料庫。研究對象為本科生的論文占30%,研究對象為語料庫的文章占4%。(2)碩士論文。從圖4可以看出,除本科生、語料庫和無明確研究對象以外,碩士論文的研究對象還包括:本科以上學歷的學生、高職高專學生、高中生和混合型。其中,研究對象為本科生及以上的論文比例最高,占了65%,只有4%的論文無明確研究對象。
(二)討論
1.總趨勢的描述以及預測。我國中介語石化現象的研究1997年開始之后,一直保持穩健的上升趨勢。雖然在發展的過程中,曾出現反復甚至停滯,比如1998年,刊物上沒有一篇有關中介語石化現象的文章,但是1999年以后,期刊論文逐年增加,尤其是2002年以來,不僅期刊論文呈現更加明顯的上升趨勢,而且碩士研究生開始注重中介語石化現象的研究,為這一領域注入新生力量,使得中介語石化現象研究的發展有了更加強勁的勢頭。根據本文所做的統計以及趨勢圖可以看出,以后我國專家學者對中介語石化現象的研究會更有活力,勢頭更猛,勢必得出更多的研究成果,對中介語石化現象做出深入透徹的研究,從而找到卓有成效的對策和教學建議。

2.研究方法的改善及發展趨勢。期刊論文中非材料研究占很大比例,說明我國對西方理論的引進和自創相關理論的探索已取得很大的成果,所以,在理論探討方面取得成效的空間不大,而實證研究較少,其發展空間也就大得多。希望以后,我國中介語石化現象研究將會有更多的實證研究,與西方研究縮小差距。碩士論文在研究方法方面做的相對完善,實證研究遠遠多于非材料研究,而且混合研究也占相當大的比例。說明碩士研究生更注重實證研究和數據的采集與分析,這符合二語習得研究方法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研究方法相對成熟。同時,也指明我國在此領域發展的前進方向。近年來量化研究有很大的發展,而且量化和質化相結合的混合研究也開始發展,通過對碩士論文的研究,可以預測出我國中介語石化現象的發展前景。
3.研究內容在各語言層面的發展趨勢。期刊論文和碩士論文都涉及到語用、詞匯、語法、寫作、口語、引進和探索等內容。本文所指的語用除了具體的語言運用,還包括翻譯.聽力,以及同時涉及到語音、詞匯、語法等內容的文獻。可以看出國內中介語石化現象研究基本上已經涉及到語言的各個層面,但是卻不夠深入透徹。這就需要我國專家學者在語言層面上進行深入研究,來彌補這一領域在各語言層面研究的不健全,尤其是在口語和寫作方面。相信以后,隨著時間的延長,研究方法的完善,國內中介語石化現象的研究會更加深入到各個不同的語言層面。
4.研究對象側重本科生。期刊論文研究對象主要為本科生,沒有更高水平的英語學習者,也沒有較低層次的英語學習者。而碩士論文研究對象覆蓋面相對要廣。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期刊論文還是碩士論文,都沒有出現以初中生、小學生為研究對象的文章,希望經由本文提出之后,能夠引起廣大專家學者的重視。中介語石化現象是每個二語學習者必然會遇到的問題,所以要把各個年齡段的英語學習者作為研究對象,只有這樣,才能盡早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從而從更早的年齡對石化現象進行預防。近年來,我國出現了一個新的研究對象,即語料庫,通過查閱有關資料,筆者發現以語料庫為研究對象的文章最早出現在2007年。我國基于語料庫的中介語研究迅速發展,已處于國際先進水平。相信隨著研究對象越來越廣泛,我國在此領域的研究將會更加具有全面性和代表性。
三、存在問題及建議
近13年來,我國對中介語石化現象的研究從無到有,并且有了很大的發展。這一進步顯示了我國語言學家對中介語石化現象的重視。進步與發展不容否認,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只有正確的認識這些問題,并及時解決,才能使我國中介語石化現象研究的發展更進一步。
(一)起步比較晚
西方國家以1972年美國語言學家LarrySelinker提出中介語的概念為起點,就把石化現象作為專門的領域研究,而我國最早出現有關中介語石化現象文章則是在1997年,比西方國家晚了整整25年。所以,相比之下,研究成果也相對較少,整體落后于國際水平,但是作為國內的新興研究領域,有活力,發展快,以后取得更多成果的潛力很大。
(二)研究方法不夠完善
由于起步晚,所以國內研究多是對國外理論的引進與探討,以及對相關理論的探索與創新,即對理論研究和應用方面的文章占了很大比例。國內研究主要采用了非材料性的方法,材料性研究起步晚,成果有限,總體水平落后于國外,所以我國還需加大實證研究的力度。
(三)研究內容涉及的語言層面不夠深入
國內中介語石化現象研究的研究內容包括:語用、詞匯、語法、寫作、口語、引進和探索。從統計中可以看出,我國目前研究最多的是語用和寫作中的石化現象,而對其他方面投入的精力相對較少。本文將把翻譯和語音的研究也劃歸到語用研究下面,則是因為對這兩項的研究極少,雖然僅僅各有1篇,但仍然標志著一個好的開始。有了好的開始,就需要繼續深入,希望以后的研究能夠填補這一方面的空缺。
《四)研究對象不平衡
從目前國內研究來看,我國對中介語石化現象的研究對象涵蓋了本科生及以上、高職高專學生、高中生、在中國居住的外國人,可以說已經把各個層次的二語學習者作為研究對象。但是由于石化現象是任何一個第二語言和外語學習者都必然會遇到的現象,所以研究對象還應包括對中小學生甚至幼兒園兒童,而目前國內對這些英語學習者的石化現象研究仍處于空白狀態。只有把任何可能產生石化現象的學習者都作為研究對象,才能對中介語石化現象有更透徹的認識,對其本質有更深刻的把握。
四、結語
綜上所述,歷經13年的發展,我國學者對中介語石化現象的研究總體趨勢是上升的,并且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由于起步晚,與西方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包括研究方法不夠完善,研究內容涉及的語言層面不夠深入,研究對象不夠全面。面對這些客觀存在的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問題與不足,我們不能妄自菲薄,而應該正視問題,積極取經。相信隨著研究方法的完善,研究內容語言層面的深入,研究對象的廣泛,存在問題與不足勢必越來越少,與國際水平的差距將會逐漸消失,我國對此領域的研究將會取得越來越多的成果,中介語石化現象的研究擁有光明的未來。
參考文獻:
[1]韓照紅.成人二語習得中的僵化現象[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8
[2]陳慧媛.關于語言僵化現象起因的理論探討[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3):37-43。
[3]胡榮.中介語僵化現象研究縱覽[J].外語教學,2005(3):44-48.
[4]李炯英.中介語石化現象研究30年綜觀[J].國外外語教學,2003(4):19-24.
[5]劉建輝.國內外中介語石化現象研究綜述與分析[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518-521.
[6]吳丁娥.第二語言習得中的過渡語及其僵化研究[J].外語教學,2001(2):17-21.
[7]張雪梅.語言石化現象的認知研究[J].外國語,2000(4):18-23.
[8]高一虹,李莉春,呂珺.中西應用語言學研究方法發展趨勢[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2):8-16.
[9]陳亞平.二年紀現象的心理學解釋及對策[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7(4):56-60.
[10]文秋芳,王立非.二語習得研究方法35年:回顧與思考[J].外國語,2004(4):18-25.
[11]戴煒棟,蔡君梅.國內漢英中介語研究述評[J].外語研究,2006(2):35-40.
[12]文秋芳,俞洪亮,周維杰.應用語言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中文版)[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6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