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電工技能與訓練》的教學實踐中,以“典型工作任務”貫穿整個實訓過程,讓學生有機會經歷完整的工作過程,即學習的過程是工作,工作的過程是學習。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更好地體現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特點。
關鍵詞:典型工作任務;項目教學;實訓方法
《電工技能與訓練》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在以講授法為主的教學模式下,整個實訓過程是“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書本為中心”,只注重實訓的結果,不注重實訓的過程,培養的學生不能勝任企業工作。為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按照企業的實際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和工作情境組織實訓,將“典型工作任務”貫穿整個實訓過程。這樣讓學生有機會經歷完整的工作過程,可以實現理論學習與技能訓練的統一,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確定典型工作任務
典型工作任務是一項完整的工作行動,包括計劃、實施、檢查和評估四個過程,它反映了職業工作的內容、形式以及該任務在整個職業中的意義、功能和作用。
一個完整、全面的工作行為必然來源于企業實踐的典型工作任務。比如,在對企業“首席電工”“專家工人”訪談中了解到,“照明與安全報警系統”的綜合布線具有典型代表性(別墅、智能小區、寫字樓歸屬此類),涵蓋了電工所有的基本知識點,可以呈現該職業的典型工作內容和形式,對人的職業成長起著關鍵作用,是“室內布線”工作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
以典型工作任務設計的實訓項目能自然而然地覆蓋預定教學目標的各個知識點,它主要包括收集信息、制訂計劃、安裝實施、檢查驗收及項目評估等步驟。
二、圍繞典型工作任務開展實訓
圍繞典型工作任務開展實訓教學可以讓學生親自經歷“完整的工作過程”,主要分為四個階段。
1.明確任務,獲取信息
這是導向階段,由教師提出項目任務:一套別墅要安裝照明報警系統,請考慮整個系統的性價比擬定合同,制訂讓客戶滿意的項目計劃,并模擬施工。
主要功能:電器插座和照明功能,防火報警功能(煙感),煤氣泄漏報警功能,防盜報警功能。
項目要求:簽訂合同——經濟實惠,編制項目書——規范合理,虛擬仿真——科學全面,施工布局——完整方便,驗收質量——安全滿意。
2.制訂計劃,作出決策
此階段是學生合作學習、查找資料、分析問題、擬訂計劃的過程,包括以下四個步驟。
(1)合理分組
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學習活動,分組時要注意學生的搭配。一個組一般以4名左右的學生為宜,將基礎好、能力強的學生與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組合在一起。
(2)分析項目要求
分析項目要求是成功設計一個項目計劃的基礎工作。只有弄清楚項目的各種需求,才能設計出滿足用戶需要的照明報警系統。
該系統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①輸入系統,包括大門傳感器、窗戶玻璃破裂傳感器、室內紅外線探測傳感器、液化氣探測器及煙感探測器。②輸出系統,包括外墻、大門、警燈、警鈴、小區保安及110警務系統。③信息處理系統,包括信息傳輸通道、保安告知、計算機系統及電話系統。④照明工程,包括開關數量與位置、燈具數量及位置、插座數量與位置規劃。
學生按照這一系統分析,小組內分工協作,收集相關的信息、編制項目合同、分解有關任務、準備必需的器材、自學相應的知識、制作必備的項目手冊等,親自經歷結構完整的工作過程,獲得“工作過程知識”,而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理論知識。
(3)制訂小組行動計劃
學生根據分析結果制訂小組行動計劃,這個實訓環節是讓學生掌握如何規劃完成一個工作任務的相關知識。要根據工作任務的步驟和工藝流程、每道工序所需要的工時、每道工序應滿足的質量和技術要求,確定工序之間的銜接與配合等。
學生根據項目要求制訂出的方案是五花八門的,但哪個方案最合理,教師不用提前告訴他們,而是先讓每個學生介紹自己的方案,進行小組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手腦并用,互幫互助,不但學到了知識,而且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能力也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4)畫出系統工藝草圖
學生根據項目要求制訂好方案后,為便于組織項目的實施,教師可以要求每個小組都畫出系統工藝草圖。如要求學生在報警設備安裝位置工藝圖中標出各種傳感器及報警器的位置。
3.工作計劃的實施
在組織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教師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知識的展開和技能訓練均由認識設備開始,在認識設備的基礎上熟悉和使用設備;然后學習安裝與連接設備,并完成安裝連接后的參數設置,使設備達到正常使用的要求。
為了讓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有在企業工作的氛圍,還應要求每個小組對所選的設備列出硬件清單。為了能選擇價格合理和功能合乎客戶要求的電線、插座、探測器等,學生需要進行市場調查,這樣學生既可了解設備的功能、參數等,又可對行業需求有一定的把握。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教師是“器材供應商”,按照學生的器材清單提供材料,力求提供一個經過精心設計的實踐環境;教師還是引導者和組織者,引導學生在對問題的探討中尋求項目的可能解決方案和最終的解決辦法,使學生自主學習,真正在“做中學”。
4.檢查控制評定反饋
這一環節中,學生需要根據工作任務中每道工序的質量標準、技術要求和安全規范,設計評價項目和評價標準,教師應指導學生如何檢查和評價。
項目教學的目的不是追求標準答案,正如評價不同的裝修公司的樣板房一樣,每個作品可以不一樣,對作品的評價不是簡單的對與錯,而是要對項目的全過程進行綜合考量。
四、實踐效果與體會
在圍繞典型工作任務進行的電工技能實訓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要制作報價表、配置設備清單、繪制工藝草圖、繪制電路圖、編制項目文件、組織安裝施工、繪制安檢表格。學生經歷了完整的工作過程,取得了較好的實訓效果。1.實訓基礎:以典型工作任務結構為基礎,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2.學習內容:在具體的職業工作情境中學習如何工作是與以后的工作有直接聯系的。3.課時安排: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按照學習情境進行,學生有安排自主學習進程的空間。4.學習主動性:學生根據項目的需要去尋找知識,為主動學習。5.學習興趣:學到的知識比以前更扎實,學習目的明確,學習積極性高。6.學習目標:不但掌握了專業理論,把理性的知識和感性的技能結合起來,而且明白這些理論在以后工作中的用處。7.學習能力:學生的自學能力、鉆研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8.學習方法:縮短了學習時間,開闊了視野,鍛煉了實際工作能力,以適應企業的要求。
教師安排基于典型工作任務的實訓時,要把重要的知識點隱含在任務之中,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結合在一起。比如,不要在課堂上講解安全條例,而要指導學生把相關安全條例落實到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相關規定(每個小組要有施工監理);并將安全條例貫穿到檢查環節中——要求學生制作工程驗收手冊,并利用安全條例實地檢查驗收其他“施工隊”的照明報警系統工程質量,逐項打分,并反饋和匯總驗收結果。讓學生在完成各項任務時運用各個知識點,這比讓學生死記硬背安全條例的教學效果更好。類似這樣的知識講解,不應是“老師講,學生聽、讀、背”,而應是在實際工作中用,真正做到“學習的過程是工作,工作的過程是學習”。
參考文獻:
[1] 趙志群.德國職業教育設計導向的教育思想研究[J].職教論壇,2007,(1).
責編:趙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