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按照充分體現當代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科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因此,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建設的各個方面進行回顧與思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歷史回顧;思考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按照充分體現當代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科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因此,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建設的各個方面進行回顧與思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學科建設
1984年,教育部發文在13家高等院校設置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屬于法學門類、政治學一級學科,這標志著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創立。198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修訂了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專業目錄,在政治學一級學科中增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1988年,全國10所高等院校獲準招收首批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1994年,《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人文社會科學的重點學科加強建設”,這是中央首次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重點學科加強建設。1995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國家教委頒發《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在新目錄的法學門類、政治學一級學科中設置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和相應的碩士點、博士點。首批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全國只有3所學校: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清華大學。2001年,國家又批準設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國家重點學科,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成為首批設立單位。
2004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下發。為貫徹文件精神,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于2005年下發了《關于調整增設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及所屬二級學科的通知》,決定增設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及思想政治教育等5個所屬二級學科。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不僅再次在碩士研究生培養層次上成為獨立的學科,而且在博士研究生培養層次上首次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學科地位有了明顯提升。這標志著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二、課程建設
1982年10月,教育部下發的《關于在高等學校逐步開設共產主義思想品德課程的通知》提出:“有計劃地進行共產主義思想品德教育,是實現高等學校培養目標的需要,有必要把共產主義思想品德課作為一門必修課,納入教學計劃。各高等學校可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逐步開設這門課程。”因此,當時的思想品德課程從全國范圍來說尚未實現“課程化”。1984年9月,教育部印發了《關于高等學校開設共產主義思想品德課的若干規定》,對共產主義思想品德課的課程任務、課程內容、教學原則、師資建設等提出了明確要求。從而使得思想道德修養課“課程化”,正式成為全國性的政治理論課程。1987年5月,中共中央印發了《關于改進和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決定》。1987年10月,國家教委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的決定,出臺了《關于高等學校思想教育課程建設的意見》,規定設置5門課程,其中《形勢與政策》《法律基礎》為必修課,《大學生思想修養》《人生哲理》《職業道德》可因校制宜有選擇地開設,規定了各門課程的具體實施方案與教學時數。至此,思想教育課程開始躋身于高校課程體系,有力地促進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建設與發展。
1995年10月,國家教委印發了《關于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當年11月頒布了《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德育大綱(試行)》,把《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統一規定為“思想品德課”,提出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簡稱“兩課”)的概念。1998年6月,中宣部、教育部印發了《關于普通高等學校“兩課”課程設置的規定及其實施工作的意見》,即“98方案”。按照“98方案”,本科生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概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5門課程,思想品德課包括《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和《形勢與政策》3門課程。2004年9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下發。隨后,中宣部、教育部連續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等文件,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本要求、教材編寫和學科建設等作了明確規定,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4門課程規定為高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必修課。按照中央的部署,新課程方案自2005年秋季在少數高校試點,2006年秋季在全國高校實行。自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三、教材建設
1992年7月10日,國家教委下發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材建設的管理意見》中指出:“要嚴格教材審批制度,制止多頭編寫教材等現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材建設實行中央和地方兩級管理的辦法。國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統籌規劃、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材建設工作,負責組織編寫指導性教學大綱、教學要點和全國通用教材;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部門可按照國家教委頒布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要點組織編寫教材和有關教學參考資料。”1998年6月10日,中宣部、教育部印發的《關于普通高等學校“兩課”課程設置的規定及其實施工作的意見》指出:“要抓好教材建設和教材管理。教育部將組織編寫各門課程的示范性教材,向全國推薦使用。有條件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每門課程可以編寫一本推薦教材;教材的編寫計劃與大綱要報教育部‘兩課’教學改革領導小組備案同意。除經教育部批準進行教材編寫改革的試點學校外,各高等學校都不再自編‘兩課’教材,所需教材從教育部或本省推薦教材中選用。”
《〈中宣部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實施方案》頒發后,教育部又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編寫納入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集中全國力量組織編寫。2006年2月,中宣部、教育部、新聞出版總署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出版管理的通知》,明確要求未經中宣部、教育部、新聞出版總署批準,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不得自行組織編寫、出版發行各種名義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
四、教師隊伍建設
1995年10月,國家教委下發的《關于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國家教委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部門要制定“兩課”師資培養的長遠規劃,采取切實措施提高教師隊伍政治、業務素質,逐步實行師資的規范要求。要拓寬培養師資的渠道,注意選拔優秀的大學生和政工干部,經過培訓,充實到“兩課”教師隊伍中。要建立相應的培訓體制,采取脫產進修、在職培訓、掛職鍛煉等形式,抓好中青年骨干教師和“兩課”教學部門負責人的培養。各級教育部門和高校要切實采取措施,改善“兩課”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兩課”教師編制,應考慮“兩課”教學工作的特點,給予充分的保證。在校內課時酬金分配等問題上,要保證“兩課”教師的待遇不低于或略高于校內其他任課教師的平均水平。2005年2月,《中宣部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規定,要按照“專兼結合”的原則,不斷優化和充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要按照學生人數以及教學任務,合理核定專任教師編制;要制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任職資格標準,實行準入制度,完善激勵和保障機制;要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培訓體系,力爭在5年內培訓數百名學術帶頭人和數千名骨干教師。2008年9月,中宣部 教育部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作出更加明確的規定,更具操作性。例如:本、專科思想政治理論課專任教師要總體上按不低于師生1:400的比例配備;實行教師任職資格準入制度,新任教師原則上應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具備相關專業碩士以上學位,工作期間應兼職從事班主任或輔導員工作;等等。
五、幾點思考
1.學科建設重外延,更要重內涵
目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學位點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21個、碩士點7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13個,其中思想政治教育6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842個,其中思想政治教育253個。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和研究的教師、學生的數量達到了相當規模。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繁榮發展目前主要還停留在規模擴張的外延發展階段,要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成為成熟的學科,需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內涵發展,把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重點由擴大學科規模轉向重點提高學科建設質量上來。
2.課程建設重形式,更要重效果
思想政治理論課經過不斷的整合,形成了全新的課程體系。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必須積極創新內容、方法、手段。要根據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積極創新教學內容,確保教育內容的針對性、科學性、權威性和與時俱進。要針對不同的教育對象,采取切實有效的教育教學方式,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藝術,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說服力和感染力。以教學方法改革為突破口,加大實踐教學力度,重視運用現代教學手段,積極探索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學習特點的好方法,做到因人施教、因時施教、因地施教、因材施教,使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
3.隊伍建設重引進,更要重提高
近年來,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學生人數日益增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任務十分繁重,高校引進了不少青年教師。據統計,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中,青年教師比例占60%~70%。如何提高青年教師授課水平成為目前高校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要不斷深化崗前培訓、課程輪訓和在職培訓,鼓勵青年教師脫產或在職攻讀碩士、博士學位,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學歷層次和整體素質。完善激勵機制,建立科學有效的教學考核測評體系,完善教師職務職稱評聘體系,吸引更多高水平的教學科研人員長期從事、終身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
4.教材建設重統一性,更要重多樣化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納入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實行了統籌統編,這對始終保持教材的科學性、時代性和前沿性,使之成為反映中央最新精神、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理論精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我國各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存在著差異性和多樣性,加之各高校的情況也不一樣,為此要結合各地、各高校的實際,及時聽取教學一線師生的意見和建議,回答大學生關心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及時組織力量編寫時效性強、鮮活生動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參考資料,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傳媒手段,推動教材形式的多樣化、數字化,實現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共享。
參考文獻:
[1]駱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的新趨勢[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3).
[2]李春暉.改革開放以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建設的回顧與展望[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8,(12).
責編:路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