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理論聯系實際是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環節,使其科學化對于提高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應把理論聯系實際作為“具體——抽象——具體”的發展過程來認識和對待,理論聯系實際要追求達到“思維具體”的認識,因此必須尊重一般的認識規律,使對實際對象的認識由“感性的具體”上升到“抽象的規定”,再上升到“思維的具體”。實現理論聯系實際由“感性的具體”到“抽象的規定”再到“思維的具體”應把握三個轉變。
關鍵詞:理論聯系實際;思維具體;政治理論課
理論聯系實際是我國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環節。筆者認為,在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中,若能有意識地把它作為“具體——抽象——具體”的發展過程來認識和對待,將增強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性,從而增強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效果。
一、理論聯系實際要追求達到“思維的具體”的認識
“具體——抽象——具體”是指在認識的過程中由對認識對象的感性具體認識開始,進一步上升到對之理性抽象的認識,再進而上升到對之理性具體的認識,從而達到理性地再現認識對象的本來面貌。這個過程反映了認識的基本規律。而理論聯系實際乃至進行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目的和關鍵在于,使學習者相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正確性和科學性,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信念,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這就要求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不能簡單地停留于“講一個觀點,再舉幾個例子進行簡單說明”的層面。這種慣常的方法滿足于用實際例子的某些方面來證明觀點,搞簡單的“對號入座”,讓受眾聽起來感覺是實用主義、拿來主義,是為自己辯護,無異于玩概念游戲,是無用的空洞的說教,效果往往比較差。如果把理論聯系實際同時也看做對特定具體事物的認識,力求達到對它的“思維的具體”的認識,最終達到在思維中把握實際事物的完整的、全面的、豐富的內容,達到對特定具體事物正確的、深刻的、科學的認識,那么理論聯系實際的效果就大不一樣了。這時受眾就會認識到理論的威力,認識到理論是有用的、正確的、科學的,就會相信理論。這時,才能顯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威力以及有用性、科學性、深刻性。從邏輯上來看,慣常的那種“原理+例子”或“對號入座”的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其邏輯基礎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機械類比”,或由特殊到一般的“簡單枚舉歸納”推理,其結論是或然的。這種方法既無法使大家信服,更不能使大家認識并掌握活生生的馬克思主義。在理論聯系實際時,我們應該努力使對實際事物的分析達到“思維的具體”的水平,做到從“全部關系的總和”上去把握事物的客觀規律。
二、理論聯系實際達到“思維的具體”的過程分析
把理論聯系實際作為一個認識過程,要達到對聯系的實際對象“思維的具體”的認識,就必須尊重一般的認識規律,使對實際對象的認識由“感性的具體”上升到“抽象的規定”,再由“抽象的規定”上升到“思維的具體”。在政治理論課教學中,要做到對實際對象的分析和認識實現由“感性的具體”到“抽象的規定”再到“思維的具體”的轉變,需要注意把握理論聯系實際的兩個相互聯系而又不同的層面和環節。
一是教學中運用具體的理論觀點對實際事物的某些環節、方面、屬性等進行分析和認識,進而說明和論證理論觀點。這個階段屬于理論聯系實際中對實際對象的認識由“感性的具體”上升到“抽象的規定”,它具有兩個特點。一個特點是運用實際說明理論和觀點,這是本階段主要的教學目的。為了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各種概念、觀點和理論,我們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事例加以分析,使要說明的理論觀點形象化、感性化,是非常必要的。另一個特點是,這個階段也是認識、把握所列舉實際事物的某些方面的本質、規律,或它的某些側面、屬性,是對于實際事物的認識達到“抽象的規定”的階段。以上兩個特點是融合在一起的。比如,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材體系中,各章節所涉及的概念、觀點、具體原理等,本身就是對客觀事物某一方面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或提升,理論聯系實際過程中作為實例引用的事物自然也包括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概念、觀點、具體原理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大范圍中,所以引用實例說明具體理論觀點,在一定意義上就是認識作為實例的事物本身的某些方面的本質和規律。反過來,認識了所引用的實例這些實際事物的特定側面、屬性等共性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揭示和論證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觀點。具體實例是個別、具體,它反映和體現一般、抽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觀點就是一般、抽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講,認識并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觀點就是認識所舉實例的本質。
在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中,人們對實際事物的認識達到了“抽象的規定”階段,這時的認識還是片面的、孤立的,還沒有達到對客觀事物完整、正確的認識,認識還必須進一步發展。教學過程中,理論聯系實際的第二個環節或層面應是在掌握理論的基礎上,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認識實際事物的整體,達到對其“思維的具體”的認識,即對實際事物的認識由“抽象的規定”上升到“思維的具體”達到從整體上認識和把握事物,而不是只認識事物的某些方面和層面。這個階段,理論聯系實際的任務表現為運用在各章節中分門別類學到的理論觀點,對實際事物的各方面進行全面的分析,并按照事物自身的規律,把它的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現象與本質等各個方面重新聯結起來,恢復實際事物作為整體存在和發展變化的本來面目,全面地、完整地、深刻地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而不是片面地、歪曲地理解事物,從而真正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根本目的——理論的有用性得到了真正的證明,人們相信理論、相信馬克思主義。到了這一階段才能真正地達到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認識實際事物的目的,從而使學生認識馬克思主義的有用性和深刻性,并使其真正受到運用理論分析實際問題的鍛煉。這一步可以通過最后開設專題講座等方式來實現。
三、實現理論聯系實際由“感性的具體”到“抽象的規定”再到“思維的具體”應把握三個轉變
把理論聯系實際作為“感性的具體——抽象的規定——思維的具體”的發展過程來對待,應該努力實現三個方面的轉變。
一是在理論聯系實際的目標上實現從“理解”到“運用”的轉變。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的兩個階段所達到的目標是不相同的。為了理解概念和理論觀點,簡單的舉例說明是必要的。從廣義上看,雖然它也屬于理論聯系實際的范疇,但它的主要目標在于理解理論本身,還不是專門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因此,就教學過程來說,停留在這個階段是不完全的。在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之后,要適時地實現理論聯系實際目標的轉移,即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運用理論分析實際問題。同時,還要通過一定的措施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訓練,以達到提高實際運用能力的目的。
二是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形式上實現從分析到綜合認識的轉變。前面已經論及,由于各章節是分門別類地闡述完整理論體系中的某些觀點、原理或某一側面的,在章節教學中聯系實際、舉例說明,自然也就只能偏重于以客觀事物、現象的某些方面的本質和屬性去說明特定的理論觀點,或用某個觀點、原理去分析說明實際事物的某個環節、側面。這時側重的是分析的形式,還無法做到“從全部關系的總和”上去把握事物,也無法完整地把握理論,難免出現簡單化和片面化。走完這一步以后,理論聯系實際總體形式上要實現從分析到綜合的轉變。在完成有關章節和單元的教學后,應該增設專題分析環節,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教學中分門別類學到的理論觀點,對某實際事物的各個方面、各個階段進行全面的、歷史的綜合性分析。就像列寧曾經要求的那樣,哪怕對一個例子,也要從一切可能的觀點上,從它一切已知的方面,在它所有的環節上加以分析。而且運用的不是一個范疇、規律,而是一切同這個“實例”有關、有聯系的規律,以達到“思維的具體”認識。這可以說是科學地理論聯系實際的本質環節。因為客觀存在的事物、現象都是多方面、多因素、多矛盾的統一體,事物整體性的本質和規律存在于方方面面的統一中;而正確反映實際事物客觀規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也是多概念、多觀點、多層次的統一,其威力也存在于其整體的世界觀、方法論之中。這一切決定了綜合運用理論對實際事物進行綜合性分析的必要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從全部關系總和”上去正確地認識實際事物,才能真正使學生體會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刻性和科學性,真正鍛煉學生應用理論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是在理論聯系實際的主體上要實現學生由客體到主體的轉變。總的來講,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體,學生是客體。然而,由于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最終要落實到提高學生實際運用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方法論的能力上來,因此在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中不能只滿足于將學生當做教學客體,教師講、學生聽。在教學后期,要創造條件(如通過寫專題分析論文的形式)使學生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獨立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認識實際問題,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由“客體”到“主體”、由“被動”到“主動”的轉變,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經受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認識實際問題的“實踐”鍛煉。
要實現以上三個方面的轉變,就必須注意以下三個環節。
一是理論聯系實際要圍繞學生所關心的問題。學生對目前的政治理論課總體上興趣不高,但這并不表明他們不關心社會政治問題。事實上,學生對很多社會政治問題都表現出異乎尋常的興趣,有的學生自己主動找書看來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我們進行理論聯系實際要圍繞學生所關心的熱點問題,通過理論聯系實際支持和幫助學生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思考和分析自己所關心的各種現實問題,調動他們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是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于各抒己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要培養學生獨立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認識實際問題的能力,其在理論聯系實際時就不能滿足于使學生重復已有的結論和現行的路線、方針、政策。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鼓勵他們大膽地探索新問題、提出新見解。這也是當前創新思維教育所必需的。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不要簡單地把觀點的奇特和離經叛道、眾說紛紜看成思想混亂。其實,各抒己見不僅有利于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利于教師因勢利導、有針對性地做好轉變學生思想觀念的工作。
三是理論聯系實際要采取學生喜歡的形式。在這一方面,有些高校已經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經驗。比如,讓學生寫命題論文分析某個現實問題;或者只是劃定大的選題范圍,讓學生自己選定具體問題,闡述自己的見解;通過答辯式的討論,讓學生在不同觀點的爭辯中鍛煉理論思維能力;安排學生參觀考察、寫調查報告等。從事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教師應積極總結、探索,加強交流,不斷豐富學生喜聞樂見的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形式。
責編:路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