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李湘龍(1985- ),男,江西贛州人,中共江蘇省委黨校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黨史黨建。
摘 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離不開黨的領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就必須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以科學的理論指導黨的建設,以科學的制度保障黨的建設,以科學的方法推進黨的建設。
關鍵詞:黨的建設;科學化;科學發展觀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1605(2010)01-0022-02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根據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提出了“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這個重大命題和重大任務,這反映了我們黨探索和遵循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的深刻自覺,體現了黨在新形勢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迫切要求。
從本質上說,實現黨的建設科學化與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秉持的是同一種科學的理念和態度,那就是無論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還是搞黨的建設,都要符合客觀規律、遵循客觀規律。具體地說,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認識它們的相互關系。
首先,只有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的科學化水平,才能確保科學發展觀的深入貫徹落實。“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這是鄧小平的一個著名論斷,是中國共產黨從88年奮斗歷程中得出的一個基本結論。為什么“關鍵在黨”?因為黨是中國各項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領導正確,才能始終保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正確方向,有效動員和組織廣大群眾投身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來,為實現祖國的富強、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相反,作為領導核心的黨犯了錯誤,中國的各項事業都將遭受重大挫折。可見,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黨的領導和執政水平,不僅關系到黨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更關系到中國現代化事業的前途,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當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同樣要求我們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提高黨的建設的科學化水平。要從完成黨執政興國使命的高度,把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體現到領導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上來,落實到引領中國發展進步、更好地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使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科學發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其次,只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改革創新精神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才能促進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長期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所以,要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必須以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在黨的建設中堅持發展的理念,就要力求實現黨的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離開了發展,不要說黨的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難以實現,就連黨的執政地位也將難以鞏固。黨的建設要堅持統籌協調的理念,加強黨的各項建設之間的協調性,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的制度化、規范化水平。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才能在黨的建設中充分發揮廣大黨員干部的主觀能動性,尊重黨員主體地位,維護和保障黨員的權利。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是我們黨在中國這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治國理政的重要歷史經驗,是我們處理各方面矛盾和問題必須堅持的重大戰略方針,也是我們在黨的建設上必須堅持的科學有效的工作方法。
五年以前,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的決定》,明確指出,要結合中國實際不斷探索和遵循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以科學的思想、科學的制度、科學的方法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這“三大規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科學依據。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的“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是對黨科學執政理念的拓展和提升。黨的十六大以來,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確立了新的時代坐標。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密聯系黨的歷史任務,全面認識和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推進黨的建設創新。為此,就必須以科學理論指導黨的建設,以科學制度保障黨的建設,以科學方法推進黨的建設,從而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總之,就是要以科學發展觀建構科學黨建觀,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必須以科學理論指導黨的建設。我們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堅持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黨的建設,為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提供了正確的理論指導和強大的精神動力。始終堅持以科學理論為指導,是實現黨的建設科學化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寶貴經驗。要按照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要求,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當前,尤其要開展好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理解和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不斷提高引領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能力,從而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必須以科學制度保障黨的建設。制度建設既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其他各方面建設的重要保證。黨的建設的制度創新,一直是困擾黨的建設健康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在新的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大力推進制度創新,為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提供制度上的堅實保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增強制度和制度體系的嚴密性、科學性;要在加強實體性制度建設的同時,更加注重程序性制度建設;既要明確規定應該怎么辦,又要明確違反規定該怎么辦,堵塞制度漏洞;減少制度執行的自由裁量空間,使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只有不斷提高黨內生活和黨的建設的制度化、規范化水平,才能為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必須以科學方法推進黨的建設。黨的建設各項目標任務能否順利完成,黨的建設的實際成效如何,關鍵在于其方式方法是否科學。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完善和改進工作方法,對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堅持群眾路線,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從人民的實踐中吸取營養以豐富和完善黨的主張;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正確認識規律、把握規律、遵循和運用規律,不斷完善和改進工作方法。長期以來,我們在探索和運用黨的建設科學方法上取得了不少成效,應該結合新的實際加以豐富和完善。現代社會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特別是信息網絡化程度越來越高,對我們創新黨建工作方法提出了挑戰,也提供了機遇。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要建立全國性黨建網站,強調要注重分析網絡輿情,目的就是要運用網絡技術來開展黨建工作,提高黨建工作的效率和覆蓋面。我們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把繼承與創新有機結合起來,積極探索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開展黨建工作的新方法,不斷提高黨建工作實效,從而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責任編輯:王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