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當前軍隊士官養老保險制度中士官未能與軍官、文職干部享受同等待遇以及士官退役后現有險種保障有限的問題和現狀,提出了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策略探究和改革設想,旨在為建立新型高效的士官保險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提供理論設計依據。
關鍵詞:養老保險;改革;士官退役
中圖分類號:F8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2-0049-02
引言
近年來,軍隊保險工作和保險制度建設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便隨著國家社會保險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一些矛盾和不足也逐步呈現,如當前軍隊士官的社會保障問題,特別是士官的養老保險問題。而維護士官的保險權益不僅是廣大士官的迫切需求,也是實現我軍構建和諧軍營和維護公平的現實表現,在這一形勢下,建立起軍隊士官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搞好士官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創新,就顯得尤為迫切。
一、當前士官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現狀分析
1.保險制度設計中士官未能與軍官、文職干部享受同等待遇。軍隊士官作為部隊建設的骨干力量,社會保障問題是他們關心的重點。軍隊士官待遇中明確規定:士官享受國家和軍隊規定的保險待遇,但實際上,他們的社會保障問題長期缺乏足夠的關注,尤其是養老保險甚至會因各種原因被排除在軍人保險制度之外,譬如在現行的軍人保險制度中,士官的保險個人繳費義務與軍官相一致,但他們在享受權利與待遇方面卻是不一致的,如軍官和文職干部選擇進企業工作,享有國家規定的養老保險待遇,可給予養老保險一次性補貼,這樣就基本解決了軍官、文職干部轉業進企業工作后養老保險的銜接問題,而士官卻不能享受此項待遇。從部隊近年轉業情況來看,軍隊絕大數士官會安排進企業參加工作,也就是說,作為最需要建立養老保險賬戶的群體,卻沒有相應的個人賬戶資金補貼。
2.現有險種對士官退役后的作用有限。現行的軍人保險制度覆蓋面還比較低,士官只建立起傷亡保險和退役醫療保險兩個基本險種,基本養老保險和其他保險為零,與地方相比,差距是非常大的,從前實際情況來看,士官退役后所遇到的最大問題是社會保障問題,最需要建立起的保險有失業保險、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但是如果按現行政策規定,單位承擔的費用約占工資的28%,因此很多企業選擇逃避給他們繳費,或是提高他們的錄用門檻。另外一種選擇就是自己繳納全部費用,這樣就會加重他們的生活負擔和加重其當前收入的減少,這顯然是一個令他們無法接受的辦法,而士官退出現役后僅有的退役醫療保險也存在一個銜接問題,因此現行保險制度對他們退役后的保障作用十分有限。
3.部分退役士官出現保障盲點。據統計,“十五”計劃期末,中國地方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的人數分別達到1.75億人、1.38億人、1.06億人、8 478萬人和5 408萬人,而在”十一五”規劃中,中國地方養老保險將出現廣覆蓋和應保盡保的目標,而從當前部隊實際情況來看,相當一部分士官轉業或退伍后并沒有安置工作,也有一部分接受工作安置幾年后下崗后導致生活困難,中國社會保險制度基本上圍繞“一個中心、兩個確保、三條保障線”來具體運行,但當前這幾條保障線還是不能全部覆蓋,在最低生活保障覆蓋范圍之外,傳統的民政救濟對象是“無勞動能力的人”,為為數較少的邊緣群體,而軍隊年輕退役的士官卻視為“有勞動能力的人”,卻因此失去工作機會,被排除在保障工作之外。
4.中國養老保險基金缺口已呈現軍隊士官養老保險資金“空賬問題” 。長期以來,中國養老保險基金實行混賬管理的辦法,允許統籌基金、個人賬戶基金相互調劑使用的方法,因此個人賬戶也就成為了“空賬”。中國養老保險金原本就存在巨大的缺口,據原社會保障部提供的數據表示,養老金缺口為2.5萬億元,目前估算的結果是到2020年也無力填平這一缺口。而自2005年以來,中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空賬已達8 000多億元,而且每年還以1 000多億元的速度遞增,這個問題已經成了中國養老保險事業發展“瓶頸”,而按照地方的規定,軍人軍齡視作繳費年限,這就產生了空賬戶問題,士官退役后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資金與當年同進企業的人相比明顯減少,同時退休后所拿到的養老保險也會不同。
二、士官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策略探究
與相對完善的國家社會保險制度體系相比,軍人保險制度建設面臨嚴峻形勢,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索:
1.立足國情,加快士官基本保險制度建設工作。軍人保險制度的出發點與最終目的,是解除官兵的后顧之憂,其重點是明確界定軍隊的責任,由軍隊主導構建士官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在此基礎上,完善一系列部隊參保士官社會保險關系轉移、銜接的政策措施。軍隊社會保險制度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就要加強社會保險立法,把維護軍人的合法權益作為軍人保險立法的要點,解決軍人所面臨的各類實際問題,只有實現國家和軍隊對退役士官的養老保險雙重保障,才能解決好軍隊建設任務重和士官保險任務重的矛盾問題。
2.解決空賬問題,充實士官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從當前國情、軍情出發,若建立起士官養老保險制度,首要的是建立并充實軍隊士官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從建立起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時間來劃分,可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士官服現役時由部隊為其建立起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二是退出現役時通過政策和資金補貼方式建立起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而且不論是采取哪一種形式,士官都應采取個人賬戶作為個人保險資金的支撐,以應對地方養老保險賬戶中的空賬問題。在這里國家應承擔轉制成本,即國家在解決軍隊士官養老保險基金“隱性債務”時,必須有切實的養老保險基金注入,而不能由士官安置地來解決,這樣做一則不利于提高接收士官地區的積極性,再則使市場經濟條件下軍人的保障權利受到損失。因此,最好是在士官服現役時就為其建立起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國家通過軍隊來為其士官補足養老保險基金,使其到地方安置后能順利實現與地方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接軌,其養老保險基金的籌集,主要應由國家財政撥款、士官本人繳納的退役養老保險費兩大部分來共同組成。
3.納入國家社會保障框架,建立適合軍隊士官特點的基本養老保險體系。當前士官法中規定士官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共三個等級層次,只有中級以上的士官和入伍前為城鎮戶口且有安置卡的,才具備安排工作的條件和可能,但不論是否安排工作與否,他們都應參加到基本養老保險中來,中國目前的國情來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非常復雜,軍隊建立起基本士官養老保險制度,一方面,要與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相配套,為將來與地方的社會保險制度相銜接創造條件;另一方面,軍人保險種的設置應體現公平與效率的有機結合原則,體現軍隊高風險性的職業特點和要求。具體辦法與動作上,一是增設險種,與國家保險制度相配套。二是要把商業保險作為軍隊士官養老保險的重要補充,如軍人互助保險、人壽保險、健康保險或醫療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這些險種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起到直接保障參加保險的士官自身利益的作用,滿足他們多層次的保險需求。三是合理確定軍隊士官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保障目標。最基本的保障目標應是解決士官退役后自身的經濟保障問題,要綜合考慮到安置地的平均工資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費性開支與支出等指標。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立法建立起強制性的軍隊士官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確保軍隊士官退役后能順利實現與地方社會保險待遇的接軌,使他們退役后有基本的收入保障,既是解除軍人養老后顧之憂和確保軍隊成員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重要標志,也是我軍軍隊保險制度尤其是退役士官保險制度的最現實標志。
參考文獻:
[1]王國軍,庹國柱.中國農業保險與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12.
[2]劉京生.知識經濟與保險[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1.
[3]戴鳳強.建立政策性農業再保險保障體系和農業巨災風險再保險聯合體[N].國際金融報,2006,(10):103.
[4]劉兆博.當代農民消費行為研究[J].財經科學,2006,(2).
[5]鹿麗.對戰略管理會計的幾點認識[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2004,(4):31-33.
[6]李新.基于供應鏈下的目標成本法、作業成本法、價值工程和kaizen成本法的整合框架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05,(12):23-24.
The Strategy Study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Based on Officer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HUANG Ying-jie,TAN Xian-qing
(Logistics of 75150 army PLA,Hengyang421131, China)
Abstract: for the current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the non-commissioned officers have failed military officers, civil cadres and can not enjoy equal treatment. Insurance of non-commissioned officers retired to protect is limit.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basic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and reform strategies to explore ideas, aimed at new type of non-commissioned officers insurance,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design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Key words: old-age insurance;reform;officer retired[責任編輯 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