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化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探索實踐過程中,建立小額貸款公司成為一條有益的途徑。自2008 年11月遼寧省政府出臺《遼寧省小額貸款公司試點暫行管理辦法》后,遼寧省小額貸款公司發展速度很快,并有不斷壯大的趨勢,但發展的可持續性不容樂觀,作為一種新生事物,除了自身的業務缺陷,還面臨著許多致命的制度制約因素,這些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勢必扼制遼寧小額貸款公司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遼寧;小額貸款公司;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830.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2-0036-02
一、遼寧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狀況
自2008年底遼寧省政府出臺《遼寧省小額貸款公司試點暫行管理辦法》后。短短近一年時間,遼寧省小額貸款公司以其貸款手續簡便、貸款質量較好、民營資本投資活躍等特點發展迅猛,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成為遼寧農村及中小企業進行融資的有效載體。截至2009年6月底,遼寧省已批準籌建小額貸款公司204家,其中61家已批準開業,37家正式營業。據統計,目前已正式營業的37家小額貸款公司,可為遼寧儲備近26億元的資金投放來源。但是在快速發展中,業內許多人士為我省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的前景擔憂。一是小額貸款公司完全用投資者的資本金從事貸款業務。從商業模式上是不可持續的。作為一個過渡形式,小額貸款公司最終或者能接受批發貸款,或者升級成村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與銀監會的文件給出了小額貸款公司這樣的發展前景。但是小額貸款公司未來發展的政策的細則一直還沒有出來,市場上還不時傳出很多對小額貸款公司發展前景不利的信息。這就造成了投資者的很多疑惑。二是發展不平衡。有的市縣成立小額貸款公司比較多,有的市縣比較少,分布極不不平衡。目前獲得批準籌建204家主要分布在沈陽、大連、鞍山三個市縣,其余市縣大部分只設立1~2家。三是監管工作不到位。一些縣(市、區)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小額貸款公司日常檢查不夠,一些小額貸款公司沒有建立完整的業務經營和財務制度,從業人員業務能力不強。四是基礎設施也偏弱,小額貸款公司不能進入銀行的征信系統,未來的風險加大。
針對目前我省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現狀,我們認為,雖然我省小額貸款公司發展速度快,還有不斷壯大的趨勢,但發展的可持續性不容樂觀,作為一種新生事物,除了自身的業務缺陷,還面臨著許多致命的制度制約因素,這些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勢必扼制遼寧小額貸款公司可持續發展。
二、制約遼寧小額貸款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因素
1.資金來源的可持續性因素。目前,小額貸款公司的資金來源被限定在股東繳納的資本金、捐贈資金以及來自不超過兩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融入資金,且規定從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的資金,不得超過資本凈額的50%。由于小企業的融資需求旺盛,很多小額貸款公司成立二三個月后就已經把全部注冊資金都貸出去了。小額貸款公司有對小企業與農戶的貸款能力,社會上也有大量的需求,但是,受資本金的限制,不能擴大貸款業務。小額貸款公司是只貸不存的金融機構,不能吸收存款。但又沒有別的機制能夠從其他金融機構得到批發貸款。這就極大地限制了小額貸款公司發揮作用。
2.稅收歧視因素。盡管小額貸款公司從事的是金融業務,但卻是按一般的公司上稅,這就加大了小額貸款公司的稅務負擔。例如,銀行業的所得稅是存貸利率之差來征收的,而對小額貸款公司卻是對貸款的全部利息收稅。小額貸款公司打的是短平快,貸款三個月就周轉一次,與一般的金融機構相比,交的流轉稅也特別的高。目前國家對農信社有特別的稅收優惠政策。各地對商業銀行、農信社從事小企業貸款,農戶貸款還有很多扶持政策,但對同樣從事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卻不能享受到這些優惠政策。
3.監管體制因素。省內各地區的監管機構一般是當地的金融辦來監管,本身就存在先天不足。首先,制度設計存在沖突。作為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部門,地方金融辦同時也是政府部門,由政府部門來監管小額貸款公司本身存在內在的利益沖突。其次,監管的專業性難以勝任。小額貸款公司被作為一般企業法人,但經營的卻是金融業務,開展業務的專業性較強,金融辦往往鞭長莫及。最后,監管力量不足。各市縣金融辦專職人員比較少,審批工作上應接不暇,監管就更難以顧及。
4.企業自身因素。由于小額貸款公司來源于民間資本,“小額、分散”的貸款特點決定了企業基礎設施差、規模小、業務品種單一、人員素質低、風險控制能力弱等問題將大大地增加小額貸款公司的風險,同時也嚴重阻礙了我省小額貸款公司自身發展。
三、遼寧小額貸款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化解途徑
(一)政策扶持
1.政策修正。小額信貸公司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在設立之初出于謹慎的考慮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無論是小額信貸公司的數量,還是資金貸放規模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若政策不能及時調整勢必阻礙小額貸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建議:一是適當降低準入門檻。我省規定“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不得低于2 000萬元,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不得低于3 000萬元”,分別是國家規定的4倍和3倍。而且設立申請手續煩瑣。為此可簡化審批程序,盡快完成遍布全省各地的小額貸款公司網絡布局,增加小額信貸的資金量,特別是要增加經濟落后地區的公司數量,切實緩解遼寧省農村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困境。二是允許提前增資擴股。目前我省規定其注冊資本上限不得超過2億元,向金融機構融入資金的余額不得超過資本凈額的50%,連續經營二年以上才可以增資擴股,這就客觀造成我省小額貸款公司資金規模普遍較小且資金杠桿率較低,導致其管理費用及固定成本居高不下。為此可放寬增資擴股時間限制。借鑒外省做法把增資擴股時間由目前的兩年降至一年。對資金需求旺盛縣區運營良好的公司,增資擴股時間最低可縮短至六個月。三是適度放寬優質小額貸款公司的經營范圍,增加相關業務種類,提升其盈利能力。我省小額貸款公司的經營范圍僅限于小額信貸一種業務,使其盈利渠道單一,造成了人力、設備及場地資源的浪費。有的公司已面臨無米下鍋、無款可貸的境地。
2.立法監管。當前體制下,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權歸屬地方金融辦。但這種“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是改革中的權宜之計。目前金融辦在風險防范方面更多的是對于小額貸款公司進行風險警示,缺乏約束力。對于貸款業務,銀監局有成熟的監管手段和經驗,而金融辦基本是空白。在現有體制下,提高監管效率需要金融辦與銀監局和人民銀行等各家監管部門的密切合作,在現有的金融監管框架內,尋找地方政府、金融辦與各家金融監管部門利益的結合點。可喜的是我省沈陽市在立法監管方面做了積極嘗試,率先出臺了首部市級小額貸款公司監督管理的政府規范性文件《沈陽市小額貸款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將各金融監管部門的任務與職責加以規定,如工商部門根據工商管理相關法律規定對小額貸款公司實施管理,確保合規經營;遼寧銀監局負責指導、協助市政府金融辦對小額貸款公司業務進行現場及非現場檢查;人民銀行沈陽分行營管部負責對小額貸款公司的利率、資金流向進行跟蹤監測,并將小額貸款公司納入信貸征信系統;其他部門根據自身職能,依法加強監管,做好小額貸款公司風險防范工作。這樣有效地加強了各監管部門的密切合作,提高了監管效率,防范了金融風險,維護了借貸人的合法權益。
3.加大扶持力度。小額貸款公司尚處于起步階段,“小額、分散”的放貸原則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的運營成本。為小額貸款公司的健康穩定發展,應及時給予政策和服務上扶持。對于年度考核良好的小額貸款公司,政府要加大對小額貸款公司的財政扶持力度,并與其貸款投向、利率執行、支持三農和小企業的貢獻大小等考評情況相掛鉤。為此建議:一是實行稅費和融資成本的優惠政策。如在小額貸款公司的營業、印花等稅費給予適當的優惠,再融資利率上給與適當的降低,在壞賬損失上給予一定的財政補助。應盡量減少稅收歧視,降低小額貸款公司的經營成本,擴大其盈利空間。二是實行財政補助激勵政策。為體現政府扶持小企業、惠農扶農的政策導向,考慮到小額貸款公司風險較大、經營成本較高等因素,對主動讓利力度較大的小額貸款公司實行適當的補助激勵。三是建立小額貸款公司的計提撥備和風險補償機制。鑒于小額貸款公司服務對象的高風險性和服務農村經濟所產生的社會效益,小額貸款公司的小企業貸款和涉農貸款稅前全額計提撥備損失準備金,并參照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標準計提呆賬準備金。建立風險補償機制,將小額貸款公司納入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范疇,及時出臺小額貸款公司與中小企業擔保公司互利的長效合作機制。
(二)行業相助
首先,開放征信系統。建議商業金融機構充分應用征信系統和小額資金清算系統支持小額貸款公司的業務發展,探索小額貸款公司接入征信體系等基礎性技術支持方式。幫助符合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盡早加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對暫時達不到要求的公司,也支持探索過渡性查詢方法,以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同時加快籌建我省小額貸款公司行業協會,以提升行業水平和搭建信息共享、經驗交流平臺。其次,建立風險控制機制。要建立健全風險防范機制,政府金融監管部門、各級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要加強指導和監管,引導小額貸款公司業務經營建立在商業可持續的基礎之上,確保小額貸款公司穩定、健康發展。重點監控小額貸款公司是否吸收公眾存款、違反利率政策、參與洗錢等方面。最后,創建業務聯合模式。創建小額貸款公司與各類金融機構之間的一對一、多對一、多對多的業務聯合模式,以規范業務流程,分擔貸款風險,降低運營成本。從而減少小額貸款公司的經營風險,擴大融資渠道,增強資金實力。
(三)自身完善
小額貸款公司要走向規范,主要取決于員工素質。相比商業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的起點較低,員工素質不高,但是小額貸款公司的信貸人員面臨的經營環境與商業銀行相比更加復雜,風險更大。因此,對于小額貸款公司信貸人員的培訓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可定期邀請一些專家進行講授與交流,幫助他們找到高素質的經營管理人員并幫助他們提高自身的項目挖掘和管理能力。同時開展小額貸款公司之間的業務交流,提高小額貸款公司的員工素質,提升小額貸款公司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王鵬.關于加快發展小額貸款公司的幾點思考[J].北方經濟,2009,(6).
[2]胡戰勇,謝華模,謝文君.小額貸款公司的運作制度缺陷與政策修正[J].武漢金融,2009,(4).
[3]陳浪南,謝清河.中國小額信貸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02,(3).[責任編輯 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