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GIS,GSM,GPS技術,研究提高食品物流系統全程監控管理的模型和方法,探討構建基于RFID 的食品物流系統模型,以期實現對生產、加工、運輸、包裝、儲存等方面的食品質量問題的監管。通過對食品安全現狀分析,提出了基于RFID 技術及GIS/GSM/GPS的食品物流模型設計,理論上實現了食品從生產到餐桌的全面監控。系統模型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技術上的先進性、應用上的可行性。
關鍵詞:RFID;GIS/GSM/GPS;食品;系統模型
中圖分類號:F5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2-0020-01
一、引言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現代化,吃的健康、營養、合理已經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熱點問題。而近年因食物中毒、污染而造成的重大損失和危害常見報端,引起人們對食物中毒的強烈關注。如何保證食品安全,已經成為新世紀的社會性、世界性的重大課題。
本文基于RFID 技術,結合GIS,GSM,GPS技術,研究提高食品物流系統全程監控管理的模型和方法,探討構建基于RFID 的食品物流系統模型,以期實現對生產、加工、運輸、包裝、儲存等方面的食品質量問題的監管。
二、系統模型原理
利用RFID數據采集技術,將食品產地信息、車輛信息、食品信息等信息寫入RFID 標簽,獲取初始信息,然后RFID 閱讀器部署在生產、加工食品倉庫、配送中心、運輸食品的車輛、收費站、港口、碼頭、倉庫、貨場等不同機站,閱讀器以一定的頻率自動無線掃描途徑的RFID電子標簽,將掃描后的信息通過信息通道傳到監控中心,監控中心啟用GIS,一方面將各類信息存入數據庫,另一方面通過電子地圖實時顯示食品的種類、數量、來源、去向等信息,方便管理人員管理。如果運輸過程中出現危險事故,可以通過GPS/GSM遠程控制執行指令到載有GPS/GSM接受器的車輛,通知司機調整行動計劃,同時改變電子標簽中存儲的信號量值,監控中心通過機站檢測到該增量信號時發出警報,在電子地圖上突出運輸車輛的方位以及運輸物品信息。
系統模型如圖1。
圖1系統模型
三、結束語
基于RFID 的食品物流系統模型的構建方案,將一改食品在生產、加工和流通領域過程管理方面技術儲備嚴重不足。如果該模型付諸實施,將實現食品從生產到餐桌的全過程監控,滿足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保護消費者權益。消費者可以通過此系統,了解食品的生產、加工和流通過程,包括產地環境,農藥、化肥等各種投入品的使用情況,并可以追溯食品的質量問題,從生產源頭上為消費者權益提供保障;食品管理者、物流運輸企業可以通過此平臺及時獲取有關食品生產、質量及食品運輸狀態的信息(如食品品種、數量、食品在途情況、交貨期間、發貨地和到達地、食品的貨主、送貨責任車輛和人員等),最終使優質安全食品經透明的供應鏈達到消費終端,優質優價,讓從事優質安全食品生產和加工的企業獲利,促進優質安全食品生產和加工事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克勝,董學杰,吳柳濱.自動識別技術在物流信息化中的應用[J].物流科技,2003,(5):42-45.
[2]孟曉明,張建華,陳擁軍.基于RFID的商場化營銷新模式[J].商化,2005,(11).
[3]陳子俠.RFID技術的應用與物流[J].商業研究,2003,(6).[責任編輯 王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