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企業間的競爭日趨激烈,而財務管理對于企業競爭力的提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健全的公司管理離不開完善的財務管理體制。通過合理的財務管理實現企業資本結構的優化,投資決策的科學化,來提升企業的市場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集約型財務管理是企業集團核心管理內容之一,集約型財務管理保證了集團總體財務目標的實現,在資金的控制、高效利用與強化總部對子公司監督等方面具備強大的優勢。
關鍵詞:財務管理;經濟效益;企業競爭力;企業集團
中圖分類號:F23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2-0072-02
現代企業是面向市場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只有依 據市場規律,降低成本支出,科學決策投資方向,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因此,如何強化財務管理,充分發揮企業各種資源優勢,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優化,無疑成為是企業管理者和財務工作人員共同關注的焦點。
一、當前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企業成本上升、效益下降是財務管理弱化的直接表現。近年來,經濟體制改革包括企業財務制度的改革逐步深入,企業自主權逐步擴大,在增強企業活力上的成效顯而易見,但也存在著忽視對企業財務行為進行必要調控和嚴格監督的傾向,致使目前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諸多問題。
1.會計基礎工作薄弱、制度不健全。有些企業的記賬、算賬、報賬工作程序和操作不夠規范,個別企業甚至存在賬目混亂現象;有些企業的會計制度不健全,存在有章不循、執 行不嚴的現象。
2.投資的決策和管理漏洞大。目前,許多企業的管理仍然停留在車間式管理水平上,對投資決策管理重視不夠,甚至出現管理盲點。部分鋪攤子、上項目,一味注重投入,忽視投資決策和管理,固定資產比重上升快,在建工程較多,投資較大,甚至擠占營運資金,以至投入不能有相應的產出,使企業背上沉重的包袱,嚴重的還可能危及企業的生存。
3.資金管理問題多。資金短缺是企業深感頭痛的事,然而,實際上不少企業的資金不是缺在總量上,而是由于管理不善,致使資金循環不良。結算資產比重居高不下,只注重將產品推銷出去,卻不重視資金的回收,使應收賬款越積越多,大量資金沉淀在結算環節,不良的投資使得回報率極低,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嚴重困難。
4.費用管理不嚴。有的企業短期行為嚴重,稍有積累便用在非生產性開支上,有的處在虧損的困境中,揮霍性花費也毫不吝惜,其主要問題則是以權謀私,導致經營費用和管理費用明顯上升。
5.成本管理不到位。許多企業對生產經營缺乏嚴格的科學管理,出現財經紀律松弛現象突出,營運無考核,物耗無定額,設備無人管,成本不核算,賬賬不符、賬實不符或有賬無物、有物無賬的問題以及虛盈實虧的問題。
二、加強多元化、集約型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構建
由于不同的子公司都有各自不同的經營內容,經營特點與管理模式大相徑庭,而且彼此都為平等獨立法人,如不加以適當集權,很容易各自為政,造成資源浪費、集團整體效益低下。針對這種業務多元化的情況,集約型財務管理模式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有利于總體資源的綜合利用;有利于激發各子公司或業務部的積極性,發揮集團的整體優勢;有利于對各子公司或業務部的業績評價;有利于總體戰略的執行和戰略目標的實現等。
1.強化集權,適度分權。總體來看,集約型的財務管理是集權前提下的分權體制,過度的集權與分權都會影響集團戰略目標的實現。從企業實踐來看,絕對集權和絕對分權是沒有的,恰當集權與分權的結合既能發揮集團總部的財務調控職能,激發子公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又能有效控制子公司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集權與分權相結合,有利于克服過分集權或分權的缺陷,有利于綜合集權與分權的優勢。集權與分權結合是以集團經營目的為核心,將集團內重大決策權集中于總部,而賦予子公司自主經營權和其他決策權,它可以有效地將集權與分權的優點集合起來。
2.會計制度多元化,內部控制統一化。會計制度多元化的存在對集約型的財務管理提出了要求,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統一的、可操作性強的內部控制制度,來規范集團內部重要財務決策的審批程序和賬務處理程序,以提高各子公司財務報表的可靠性與可比性。另外,制定內部財務制度時也需要重點突出各層次的財務權限和責任,包括各自在籌資決策、投資決策、收益分配決策等各項財務活動中的權限和責任,以實現集團內部管理的制度化和程序化。
3.實現財務集中制管理 。實施財務委派制,實現財務管理的集中化。對各品牌企業的財務人員實行統一集中管理和辦公,組織業務學習和加強業務培訓,財務部門不是按不同的子公司來設置科室,而是按財務職責的合理分工來設置,分為會計主管、總賬會計、成本會計及資金管理員等。這種設置方法使母子公司財務有機地融合為一體,使事業部能及時掌握企業集團整體的財務狀況。
4.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在集團內部實行全面預算管理,不僅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優化資源配置,而且有利于明確集團與子公司各自的責權利,減少摩擦、增強凝聚力,實現集團的整體戰略目標。為了搞好預算管理,需要設立預算委員會,負責預算的編制、審定和組織實施及調整。在預算的執行過程中,集團的各級預算部門可通過建立嚴格的工作制度和實施適當的激勵措施來保證各級預算目標的完成。一般來說,子公司的預算控制在于企業利潤目標控制,也就是子公司對經營活動進行自我控制和調整的一個過程。
三、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有效途經
1.更新思維,樹立現代財務管理理念。隨著市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現代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并且這種考驗將會持續下去。企業要立于不敗之地,必須突破傳統的財務管理觀念,樹立現代財務管理理念,以適應現代經濟對財務管理的挑戰要求。如市場競爭觀念、貨幣時間價值觀念、風險與收益對等觀念、信息理財觀念、人才價值觀念、財務管理戰略國際化觀念、人本化財務管理觀念等等,只有樹立一個有價值的財務管理思想新體系,才能充分發揮財務管理在創造企業最大經濟效益過程中的龍頭作用。
2.建立健全財務組織機構和財務管理制度。除國家規定適用的財務管理制度外,企業應當結合本單位具體情況制定內部財務管理制度,規范會計核算方法,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在現金、銀行存款、物資采購、銷售管理等方面建立規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維護資金的安全;對存貨和應收賬款的管理,應建立成本控制系統;完善財務處理流程,企業任何重大的財務和經營活動決策,應當有科學的財務處理程序。同時,加強內部審計,并通過內部審計,對企業內控制度的執行情況和財務行為及時進行檢查和評價,客觀、公正地反映存在的問題,切實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中,最大限度減少失誤和損失。在強化財務管理過程中,作為企業負責人,要以身作則,嚴格執行和遵守財務法規及企業內部財務制度,為規范企業財務行為創造良好條件。同時要保證財務人員依法行使職權,充分發揮財務管理工作的積極作用,推動企業各項管理工作,不斷提高企業運行效率和經濟效益。
3.構建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資金管理機制,提高資金營運效益。在投資活動中,建立資金投入效益的保證機制。企業財務部門要改變目前僅限于對企業內部價值信息進行綜合處理的做法,多方收集企業外部的有用信息,主動研究市場,自覺參與企業投資項目的測算、論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分析比較項目的投資回報率,把好項目的財務預算關。1)努力建立和保持最優資本結構,合理進行籌資。由于權益性資本不能抵稅及其不可收回性,權益資本的成本要高于債務資本的成本。面對各種各樣的籌資方法,中國企業應克服片面強調財務安全、過于依賴權益資本籌資的保守傾向和片面追求低成本、忽視財務風險而過度舉債的傾向,調整好經營杠桿系數和財務杠桿系數,綜合權衡各種籌資方式的成本與風險,使企業的綜合資本成本最低化,達到最優資本結構。2)在財務成果分配活動中,建立恰當的資金補償積累機制,抓好資金的后續管理。
4.加強財務風險管理,建立有效的財務風險控制機制。市場的多變性與不可準確預見性,使得風險成為客觀存在,如果企業不能卓有成效地規避與防范各種風險因素,勢必會陷入嚴重的財務危機境地。當前,由于風險加大,風險管理在財務管理中的地位將大大提高。因此,企業在不斷追求創新和發展的同時,要注意加強財務風險管理,企業可單獨設立一個財務風險管理處并配備相應的人員對財務風險進行預測、分析、監控,以便及時發現及化解風險。由于風險的復雜性,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勢在必行。企業財務預警機制是以企業財務報表、經營計劃及相關經濟資料為依據,采用比例分析與數學模型等,通過對財務指標的綜合分析、預測,反映企業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的變化,并對企業各環節發生或可能發生的經營風險發出預警信號,同時尋找財務危機發生的原因與企業財務管理體系中的隱藏問題,為企業管理當局提供決策依據的監控系統。要建立行之有效的企業財務預警機制,企業必須考慮自身的特點與其所處的周圍環境,采取符合自身條件的對應措施,促進企業財務預警機制的建立與健全。
參考文獻:
[1]郭復初.財務新論[M].上海: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
[2]中國會計學會.企業集團財務 管理專題[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
[3]周吉.企業集團財務控制初探[J].上海會計,2002,(1).
[4]林銘玲.建立集團財務集約化管理模式[J].發展研究,2008,(12).
[5]李劍峰.淺談集團化財務管理[J].中國商界,2009,(5).
[6]沈鏖戰.中國企業財務管理現狀分析及應對措施[J].揚州大學稅務學院學報,2009,(3).
[7]梁開斌.對中國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問題的分析及對策[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8,(1):82.
[8]王雪玲.認知語境對英語閱讀效果的制約和促進作用[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10).[責任編輯 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