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是育人的重要手段,高校校園文化品牌活動是文化育人的新途徑。以湖南工學院計算機文化藝術節為例,著重論述了高校校園文化品牌活動的戰略設計、規劃及育人途徑的建構,為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的策劃、組織與實施提供了有益參考。
關鍵詞:文化品牌;戰略規劃;育人途徑;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2-0255-02
伴隨著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現階段高校的辦學條件大為改觀,校園文化建設愈來愈得到學校管理層的重視,校園文化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日漸多樣,呈現出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局面,但不少高校也存在不少認識上的誤區,片面地把校園文化活動看做學生活動,認為校園文化活動是課外活動,是一種副產品,無足輕重,教師根本不參與。長此以往,校園文化活動就會喪失其文化育人的作用功能。
校園文化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內容,是完善學生人格修養、優化知識結構內涵、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拓展學生能力素質、提升綜合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高校作為文化育人的重要陣地,應著重策劃一些貼近時代、貼近高校育人目標和中心工作、貼近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實際,富有大學精神和文化內涵的大型主題文化活動,通過精心設計和長遠規劃,實施品牌戰略,以引導和教育學生塑造高尚品格、培養知識能力、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本文以湖南工學院計算機文化藝術節為例,著重論述高校校園文化品牌的戰略設計、規劃與文化育人新途徑的建構。
一、高校校園文化品牌活動的設計理念
湖南工學院計算機文化藝術節自學院升格開始舉辦,一年一屆到現在已舉辦四屆,從其開始之日起,就形成了它新穎的設計理念和長遠構思。理念是高校校園文化主題活動的基礎,是活動發展的力量基點。高校校園文化主題活動要形成文化品牌,其設計的理念應突出以下幾個方面:(1)個性鮮明,特色突出。成功的高校校園文化,自身就代表了這所學校。個性鮮明,特色突出,給人一種“哈佛就是哈佛”、“斯坦福就是斯坦福”的感覺。成功的計算機文化藝術節,自身就代表了計算機與信息科學系,創建出自己的特色是校園文化活動的永恒追求。(2)形式優美,內涵豐富。在活動載體、活動宣傳等形式上做足文章,加以美化藝術化,同時著重突出文化內涵的形成,二者有機結合,增加活動的吸引力和實效性。“就文化的包容性和彌散性來說,大學校園文化,更多的是指大學校園所特有的精神意識環境和思想觀念氛圍。” [1](3)內容系統,構思長遠。校園文化品牌活動需要成系統,大構思。成系統是一個橫向整合,大構思是一個縱向延續。成系統就是要精心設計和策劃活動內容,讓同學有可供參與的選擇空間,大構思就是要長遠規劃活動計劃、實施育人步驟,保證活動的連續深入,體現長效性、可持續性,逐步深入學生人心。(4)學生參與,教師指導。校園文化品牌活動離不開作為活動主體的學生參與和教師的積極指導,學生的參與度是活動成功的重要標志,要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參與能力等特點逐步選擇不同層次的活動內容,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教師的人格、文化涵養和整體凝聚力對校園文化的形成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積極參與,教師積極幫助,師生互動,和諧共建。
二、高校校園文化品牌活動的戰略規劃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急功近利是不能形成一種深厚的文化底蘊的,快餐文化更容易讓人精神空虛。校園文化活動應加強戰略規劃。我院從學院升格為本科后,每年一屆開始舉辦計算機文化藝術節,這是學院翻開新的一頁后的歷史重建。負責活動組織的計算機系借學院的發展突顯計算機文化的發展歷史,計劃至少用十年的時間,來搭建計算機科學的文化底蘊,逐步深入,打造文化品牌。
1.探索階段,立足校園,樹立品牌意識。以專業技能競賽、提高應用水平為主。前四屆是我院實現專科向本科教育轉變的過程,這一階段是教師本科教育意識形成,學生整體素質逐步提高的重要過程,需要建章建制,規范運作,積累成果,產生品牌效應。通過設計廣告設計、程序設計、網頁設計等系列大賽,開展豐富的計算機文化活動,建立品牌識別系統,建立興趣小組和專業團隊,尋求校企合作共建等活動,營造“學好計算機、用好計算機”的文化氛圍。
2.提高階段,走向社會,宣傳品牌戰略。以科技創新,校企共建、校校聯辦為主。計算機文化藝術節在通過四年的基礎建設后,用三年時間完善提高,這一過程主要是突出科技發明、技術創新,并將科技成果轉換成生產力的漸近過程。活動多以科技博覽會、工作室創業等方式出現。逐步推進校企共建、區校合作、校校聯辦,營造科研文化氛圍。
3.成熟階段,服務社會,打造品牌文化。以科技與藝術、形式與內涵完美結合為主。在計算機文化藝術節發展戰略、指導力量、干部隊伍、活動品牌、運作模式等方面逐漸走向成熟以后,再用三年時間或更長時間引導學生作品成果化,服務社會,形成文化品牌。通過相關合作平臺,搭建學生實踐基地,并通過項目化管理和運作,形成基地化、專業化、項目化、日常化的育人長效機制,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培育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只要計算機文化藝術節活動不斷推陳出新,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變化多端,就能達到提高學生科技人文素質、培育求真務實精神的目的。
三、高校校園文化品牌活動育人功能新途徑的建構
校園文化核心重在培養精神,營造氛圍。“校園文化從內在看,是一種精神。一種與時俱進、注重特色、爭創一流的精神,一種求真務實,為科學孜孜不倦的精神,一種奮發向上,刻苦鉆研的精神。高校校園文化從外在看,是一種氛圍。” [2] 學校的文化氛圍,深深地影響著學生。最大限度地實現育人功能是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策劃與組織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計算機文化藝術節活動的舉辦,普及了計算機文化知識、引導了IT文化時尚和信息技術潮流,形成了競賽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工作育人的良好局面,較好地實現文化育人的功能目標。
1.以技能競賽為途徑,競賽育人。計算機文化藝術節的核心內容是專業技能競賽。目前,這項活動的專業競賽主要有廣告設計、程序設計、網頁設計等,這些競賽項目,不局限于學院,國家也有相應的競賽項目,由于上下途徑通暢,保障了活動的權威性和吸引力,學生參與踴躍。通過舉辦相關專業競賽,促進了教師和學生的深入交流,發現和培訓了優秀專業人才,提高了學生專業競爭力,增加了學生的就業途徑和就業信心,達到了競賽育人效果。
2.以科研課題為契機,科研育人。計算機文化藝術節組建學習興趣小組和專業團隊、工作室,分配教研室和教師作科研導師,指導學生完成科研課題或科技開發,或讓學生參與教師科研項目,培養學生的科研熱情和科學精神,為科研育人提供隊伍保障。
3.以校企共建為平臺,實踐育人。計算機文化藝術節引入企業贊助與合作,學生成立相關技術工作室,進行科技志愿服務加強了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共建。通過學生的社會實踐和專業實踐基地建設,通過項目化管理和運作模式,形成了基地化、專業化、項目化、日常化的實踐機制。為培育厚基礎、重實踐、精技術、強能力的綜合應用型人才提供可能。
4.以前沿對話為依托,文化育人。計算機文化藝術節通過邀請知名學者、權威專家和企業領軍人物、成功人士來校就科技前沿研究、發展趨勢、技術應用、企業文化、創業及成功經歷等方面的內容開展講座、交流,通過倡導網絡文明風氣、科技博覽、文化教育普及,均可營造濃厚學術文化氛圍,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文化熏陶。
5.以規范運作為模式,工作育人。計算機文化藝術節從前期策劃到活動實施,從宣傳發動到總結提高,整個工作流程任務繁重,需要打造一個工作團隊來不斷對工作進行提煉和傳承,基本可以實現學生干部梯隊的建設和培養,同時在活動中積極倡導社團組織或班團組織來承辦某一具體活動環節,提高學生參與面和參與積極性,通過活動,可以培養一批又一批出色的學生干部,使他們成為校園文化沉淀與傳承的直接參與者和創造者。
主題活動的設計策劃有如思想,可以指導行動,預測效果。校園文化活動只要緊跟時代步伐,始終服務于學校中心工作,始終貼近廣大學生,始終服務于社會發展建設,并在內部挖潛創新,提高層次,找準切入點,形成長效機制、打造精品并推動其健康可持續發展,一定會達到文化育人的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冒榮.校園文化和大學的文化精神[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哲社版,2001,(4).
[2]盛宏壽.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路與原則[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
On College Culture Brand Strategy and Means of Educating Students
HE Xin-hua1, HU Kai2
(1.Hu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ngyang 421008, China;2.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410083, China)
Abstract: The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educating students, college campus cultural activity provide with a new ways of cultural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for example, computerical Culture and Art Festiv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t is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campus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construction new ways ofeducating students .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llege campus cultural activities.
Key words: cultural activities; planning; educating students means; college[責任編輯 陳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