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今教改的關鍵一環。數學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場所,教師如何在數學課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衡量教者是否稱職的標尺之一。
一、妙用教學機智,培養創造性思維
教師不可能把課堂上發生的一切事情都預沒得清清楚楚,因為課堂是動態的、多樣的、復雜的,有許許多多的沖突、失誤和意外的事件是我們無法預料的。若教師能憑借自身的教學機智巧妙地把課堂的沖突、意外和失誤都作為課堂資源幫助課堂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提出、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也可以使學生在爭論、探索問題過程中鞏固知識和提高創造性思維能力。如在“角的度量”的教學中,我要求學生練習量角,突然一個學生說:“老師,我的量角器壞了,我還有一個角沒量呢?怎么辦?”我略作停頓,靈機一動,說:“大家看,量角器斷了兩半還能量角嗎?”學生各抒已見,爭論不休。“那小半塊肯定不行了,因為已經沒有中心點”“那大半塊上面有中心點,還有刻度,應該可以量”“可是他沒有量的角是鈍角,那大半塊的量角器也不夠”。我對學生說:“我們怎樣解決這個疑問呢?”組織大家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匯報。每個學習小組學生在互相爭論、共同探索中解決了問題,獲得了知識,同時也提高了創造性思維能力。
二、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欲望
興趣是一種帶有強烈肯定情緒色彩的認識傾向,它是創造力的“能源”和思維的“發動機”。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好老師?!睂W生有了濃厚的興趣,才能積極參與教與學的全過程,才能主動地提高問題、思考問題,創造性地學習與運用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抓住學生好奇心,根據教學內容,從學生已知的知識和經驗中選取有典型意義的感性材料,以直觀的方法、生動的例子,有趣的知識等,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喚起學生主動探索的欲望,增強思維的內驅力,解決學生創新思維的動機意識。如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教學時,我讓學生任意畫一個三角形,用三種顏色將三個內角表示出來,再用剪刀把三個角剪出來,然后說:“同學們,把三個角并在一起,會得出一個什么結論?你有幾種證明方法”?從而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新知識的探索活動中去。
三、鼓勵質疑問難,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質疑可使學生改變學習中的被動地位,使他們變得積極主動,激起探求新知識的欲望,從而迸發出創新思維的興趣。學生質疑時,正是教師在教學中期待的可以借題發揮的契機,是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良好切入點。因此,教師在講授新課時要巧妙設疑,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不僅要引導學生從定義、概念、公式、定理、例題中質疑,還要鼓勵學生從教師的講解、同學的發言中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營造一種敢問、樂問、善問的氛圍。同時,教師要善于捕捉發生在質疑問難中的每一次稍縱即逝的教育契機,并不著痕跡地加以引導、點撥、放大,或引發一次爭辯,或挑起一場探討,或促成一次反思,或打開一種僵局。以此不斷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波瀾。
四、打破思維定勢,培養思維靈活性
教學中,教師應該在允許學生發揮思維定勢的積極作用,運用思維定勢探索新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打破思維定勢,擺脫思維的呆板性,不斷推陳出新。如在教學中多作變式、變形的訓練等,不僅要使學生熟悉某一數學知識的基本形式,還要幫助學生掌握變換問題的條件、結論或變換其形式和內容,從而逐漸減弱思維定勢的影響力,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靈活性。
五、營造和諧學習氛圍,培養創新信心
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加強師生之間和諧的交流,并以飽滿的激情、熱情奔放的情緒、親切的語調、期待的目光和及時的鼓勵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去。要學會理解和寬容學生,鼓勵學生在教學互動中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即使學生在探索中產生幼稚甚至是適度的“胡思亂想”,也不要責備求全,更不能用輕蔑的語言挖苦學生,以免造成學生心理上的創傷。對學生的一些新想法、新發現,哪怕是小小的一個亮點,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以此營造和諧、平等、歡悅的課堂氣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愉快學習,才能積極發揮和開拓自己的聰明才智,進行思維創新。
責任編輯李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