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如何,將直接影響到課堂的教學效率。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我們應該充分尊重學生,充分調動全體學生全程參與課堂教學,從而實現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標。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給學生一些時間,讓他們閱讀感悟;多創設一些情景,讓學生體驗、感受;多給學生一些有價值的問題,讓他們合作交流;多給學生一些權利,讓他們自由選擇——力求使課堂成為學生自己發現、探究知識的樂園。
一、合作學習激活課堂
自從新課程提倡的三種學習方式之合作學習進入課堂后,不僅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勇于發言,敢于參與的品質,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如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合作學習生字新詞,小組合作朗讀,合作討論解決疑難問題,合作交流收集到的資料等,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教學《和田的維吾爾》一課時,課前我讓學生收集維吾爾族人特點的圖片和資料,課中讓學生在合作小組內交流。同學們在小組內紛紛發言,向其他同學介紹自己所了解到的維吾爾,大膽地講解與新疆有關的知識。有些同學還提出了感興趣的問題,請小組內的同學解答。整個課堂,同學們都有了展示自我的機會,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每一位同學都從中體會到學習知識的樂趣,增添了參與活動的勇氣,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二、讓學生動起來
新課程倡導的合作探究性學習,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主要途徑。因此,在課堂上,老師要重視發現、探究知識的過程。要提供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動手動口動腦,開拓思維,培養創新意識。如在教學《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課時。我讓學生畫一畫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說一說自己所知道的中國其他地方民居的特點,背一背描寫民居的精彩語句。在一系列活動中,開放了學生的思維,開闊了學生的眼界,豐富了學生的語匯量,抒發了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又如《晏子使楚》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作品。學習課文后,我讓學生先在小組內,講一講自己最喜歡的一個故事;然后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在小組內分角色表演;最后選一組同學上臺表演,大家進行評論。在表演中,許多學生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動作和表情,創造性地增添了許多對話,使故事情節更加生動形象,贏得了大家的好評。通過這些活動,學生的想象思維得到了訓練,語言的實踐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人人躍躍欲試,全體學生完全陶醉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活動中得以開發,語文素養在活動中得以提高。
三、以讀為本
在過去的閱讀教學中,課堂成為了個別尖子生表現的舞臺,多數學生都只能成為了課堂中的陪襯,挫傷了多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新課程標準在閱讀教學中強調:“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這就告訴我們應該將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讀課文,使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為此,課堂上采取讓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誰想讀就站起來讀,男女生比賽讀,小組輪讀,分角色朗讀,等等。在反復朗讀中,讓學生品味好詞好句,豐富學生的詞匯量,并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受到思想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激情引趣
語文課離開了“情”,課堂就會變得枯燥無趣。富有情趣的課堂,一定會使學生充滿求知的欲望。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注意及時捕捉學生的興奮點,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使全體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課堂就會成為學生的天地。如果在教學中,學生從一開始就被老師設計的情境吸引,整堂課學生都處于一種興奮狀態中。這無疑將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如《景陽崗》一文“打虎”情節驚心動魄、扣人心弦,教師先精心導讀,再引導學生探討前面“喝酒”一段為何要極力鋪墊的問題。這樣一開頭就引人入勝,學生興趣上來后,熱情提高,思維活躍,再向“兩翼拓展”時,教學目標就容易達到了。又如教《太陽》這篇課文,先把太陽直徑、溫度與地球的距離等有關基本數據列出來,并將其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物體相比較,讓學生從感性上體會到太陽的無比巨大,并以此為契機,激發他們對浩瀚宇宙產生濃厚的好奇心和強烈的學習興趣,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