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師,這是值得我用一生去思考的問題。
教師必須做到與時俱進。時代的日新月異就是我們面臨的第一挑戰,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專業知識、業務能力都必須緊隨時代車輪,不斷地更新、拓展、充實、提高。要勇于拋棄舊事物,敢于接受新事物。要敏銳地了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迫切地學習新技術,不斷地提升自身素質。大浪淘沙,真金百煉,除此之外更需要的是心靈的準繩,這種準繩,對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職責而言,不能一概而論,但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始終不變的是只有我們將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社會、黨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樹立民族意識、社會意識、責任意識,這樣才不會迷失方向。而今天,我們認真學習了“十七大、省委十屆二次全會、市委九屆二次全會”精神,理解和把握其深刻內涵,并貫徹到教學工作中去。
教師必須做到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由于教師所從事的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對學生的各個方面產生影響。因此,我們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做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完善人格。
教師必須拉近與學生心靈的距離。愛生是教師的天性。教師愛自己的學生,就是要真正找到學生身上的可愛之處,這樣的愛才會是發自內心,持久的。基于這一點,教師更應該不斷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以滿腔的熱情關愛學生。教師的教育對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愛和關心,需要教師像父母一樣在生活上關懷備至。當然,愛生不僅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活動。教師要善于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體諒他們的難處。教師首先應與學生交朋友,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其次教師要以心換心,與他們溝通情感,成為他們的朋友。
教師必須做到博學多才。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師博學多才,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所以教師必須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它表現在精通與知新的方面。精通,就是對所教學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論,了解學科的歷史、現狀、發展趁勢和社會作用,掌握重點、難點,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知新,就是要學習新知識,講課要有新意。當代科學知識分化急劇,新陳代謝迅速,應用期越來越短,知識的創新性越來越鮮明,這就要求教師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論,不斷充實自己,完善知識結構。專業知識的精通與知新,要求教師自覺堅持接受繼續教育,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覺得更應該要認真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敢于解放自己的思想、清醒自己的頭腦,使我們的思想永具革命性!要解放思想,我認為首先得走出怕解放、拒解放、亂解放的誤區。
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號,而是要落實到自己的具體行動上來,聯系目前的實際工作,我覺得解放思想要從以下方面做起。
一、要勤于學習。應時刻不忘學習,正所謂“學海無涯”“書中自有黃金屋”。
二、要善思考。“學而不思則罔”,一個人僅僅學習而不思考,那將等于什么也沒有學到。思考是一種能力,要根據把握的第一手資料,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按照正確的方法進行加工,去粕留精,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三、要勇于實踐。就是要牢固樹立“重在行動,貴在落實”的理念,要將學習與行動結合起來,目的是要促進發展。
四、要敢于轉變。腳步達不到的地方,眼光可以達到;眼光達不到的地方,思想可以達到。只要我們勤學習、善思考、勇實踐、敢轉變,徹底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將所學所思在實踐中運用、在實踐中檢驗、在實踐中升華,從自身做起,認真履行職責,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穩定、更和諧。
我們要時刻按照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確立創新意識,善于動腦,勤于思考,開拓進取,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促使自己的工作上一個新的臺階。
責任編輯趙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