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及分析
1. 案例介紹
案例1:蔡某,汕頭市外砂鎮初一學生,成績一般,沉迷于網絡游戲。父母是個體經營者,無暇顧及他的學習,一旦發現他上網玩游戲就態度粗暴地對待。媽媽經常說他成績差,沒什么希望。
案例2:謝某,潮州市磷溪鎮初一學生,父親外出打工,哥哥初中畢業也外出打工。就讀年級擇優班,成績在班上處于中等,由于沉迷于網絡游戲,期末考在班里排最后一名。平時他媽媽見他玩游戲就嘮叨幾句,他不怎么理,有時甚至跟他媽媽吵架。
2. 案例分析
案例1中,蔡某我是第一次跟他接觸,他的情況我是通過他媽媽得知的。他爸媽經常忙于經營,而且家里有電腦,肯定不會自覺地在房間里學習,而家里又設備齊全,面對網絡游戲的誘惑,靠他個人是無法抵抗的。加上他媽媽經常告訴別人,說他不是讀書的料,更大地打擊了他的自信心,使他對學習沒興趣,更加迷戀網絡游戲。
案例2中,謝某我是早就認識并有所了解的。他爸面臨下崗,就辦了內退手續,外出打工,他哥哥在他爸下崗后,初中畢業也外出打工。謝某從小就受到父母的溺愛,哥哥比他大6歲,也特別遷就他。他脾氣很大,從小嬌生慣養,他以自我為中心,沉默寡言,和我熟了以后,也只是偶爾交談幾句。對于他上網玩游戲,他媽媽根本管不了他。
輔導做法
我分別在他們家住了一段日子,也把他倆接到我家住,這期間,每天我都按計劃,制定時間表,輔導他們學習,并深入了解他們的情況。
1. 布置作業,觀察他們的自覺性
首先,我讓他們抄記英語單詞,讓他們自覺學習,記好之后,我來報寫。幾個小時以后,蔡某跟我說,他全記好了。我給他報寫之后,發現他只錯了一個單詞,于是,我表揚了他。他美滋滋的,問我是否要繼續第二單元。一天下來,除了休息、看電視的時間,蔡某完成了三個單元。可謝某一直沒主動讓我給他報寫。傍晚,讓他們出去玩之前,我給謝某報寫,他錯了三個單詞。報寫了第一單元之后,他又要求繼續第二單元。由此可以看出,謝某會耍小聰明,學習動機不強。
2. 個別面談
我發現蔡某文科比較有優勢,英語基礎較好,并且,夸獎他他會很高興,也會更認真地學。交談中,我幫他找優點,鼓勵他好好學習,并告訴他,他是一個有希望的學生。同時給他講他父母的辛苦,教他不要辜負父母的期望。而謝某,他從小就不怎么愛說話,所以在跟他談話時,我觀察著他表情的變化,雖然他話不多,但我發現他對我的話有所感觸。他自尊心很強,每次他媽媽跟別人說他成績下降、不愛學習之類的話,他都會跟他媽媽發脾氣。他說他也想學習,但學不會。可是,我發現他并沒有用功地學習。他很會耍小聰明,老想找捷徑,他本身也很矛盾,因此,我必須引導他把這種矛盾解決好。
3. 利用寫作文,引導他們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
我布置他們每天寫一篇作文,把身邊的事寫下來,并且寫下自己的想法。
蔡某開始時寫的作文很口語化,后來,慢慢有了改善。我讓他寫對學習的看法,想到什么就寫什么,漸漸地再引導他寫自己內心的感觸。他對學習的態度很好,蠻認真,所以進步很明顯。在我家住了幾天之后,我讓他給他爸爸寫一封信,把自己想說的都寫出來。他寫了一大頁紙,我看得出他動了真情感,而且句子也較通順。
謝某寫的作文語句通順,基本上沒什么語法錯誤,但從他寫的內容和他的態度上,我看出他的問題出在思想上,他還是一心放在網絡游戲上。他媽媽見他沒心思學習就嘮叨,說他是不想讀書,將來只能做苦力之類,我看得出他很不耐煩。
4. 跟家長溝通,營造有利于他們學習的環境
我分別把他們的真實情況告訴給他們的父母,并委婉地指出,作為家長,他們的教育方法也有些不妥,并提出建議。蔡某是一個需要鼓勵的孩子,他愛學習,但還需要別人的監督。所以,我建議他的父母對他多一點鼓勵,要信任他,還要對他多一些監督。謝某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孩子,對學習只想用捷徑,不能踏踏實實地去學習。所以,我建議他媽媽不要跟別人說他的成績差之類的話,也不能在他面前表揚他太多,讓他哥跟他溝通(他比較聽他哥的話)。
體會
在這兩個案例里,學生有著不同的背景和性格,但也有相同之處。還有一點,就是其父母跟學校的溝通不夠,這是教師無法全面了解孩子的原因。在對學生的教育方面,家長要和學校多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并且,要讓孩子信任自己,肯說出心里的話,這樣,才能對孩子的學習有所了解,也才能有正確的引導。
責任編輯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