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是一種國際語言,我們學英語的主要目的是要鍛煉會聽會說的能力,可以把這種語言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然而,我們缺少說英語的環境,特別在鄉鎮學校就更缺乏了。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有義務為學生創造說英語的環境和條件,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如何在不影響課程進度的前提下,省時而又有效地開展口語教學活動?
第一: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bedroom/school...在學完一至兩個單元后,可抽出一節課專門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臥室、學校或教室等等,要求不用很高,短短幾句話便可。讓學生嘗試一下,說得好的要給予表揚和獎勵,這樣就可以增強他們的信心,提高他們的興趣。這一活動在初一第一學期就可以做。為了讓更多的學生都能參加,在此之前可先復習一下學過的“there be”句型以及“介詞短語+be+名詞”結構和“介詞短語+you can see...”結構。這樣做的好處是能有效地引導學生根據這些句型輕松自然地描述出大腦里的圖畫。
第二:Summary based a dialogue. 這一活動在初二可以開展。在這之前不妨先概括一下如下句型結構:ask/tell sb (not)to do sth,want to do sth,ask if sb would like to do sth 以及一些簡單句。而初二第15單元“打電話”就是一個很好的口語材料。同時也可以把shall we.../let’s do.../why not...這些表征求對方意見的句型運用到對話中,表預約什么時候去做某事。這樣既鍛煉了口語又加強了對這些句型的運用。如:
A: Hello. May I speak to Li Ming?
B: Speaking.
A: This is Wang Lei. How are you?
B: Fine, thanks. What’s the matter?
A: Are you free this Saturday?
B: Yes, I am.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 Shall we go boating in the park?
B: Good idea. But I want to finish my homework first. Let’s go in the afternoon.
A: OK. Work must come first. Let’s meet in the park.
B: Why not meet outside the park?
A: OK. See you on Saturday afternoon.
B: See you.
第三:Text retelling.盡量用自己的語言口頭改編、復述較長的課文。在開展這項活動之前,先給學生一天進行準備。為了讓全體學生有一個正確的標準,教師最好口頭作一個示范,讓學生有效地模仿。模仿在語言學習的初級階段是相當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步驟。如初二第一學期Unit 6的Lesson 23中Who has the coin? 這篇文章中就可以先列好游戲的步驟再用英語復述。
第四:Make sentences.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當我們在學習一個新的詞組和句型時,在給出典型的例句后,應多多鼓勵學生造句。同學們只要將例句看懂了都會非常樂意爭先恐后地造句。有的句子甚至出乎意料的精彩。這樣做,不僅使學生很輕松有效地學會了新詞組、新句型,而且還為口語能力的形成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如學習agree這一新詞時就可以引出agree to do/agree with sb/agree on sth 等新句型讓學生造句。Eg.1)Do you agree? 2)We agree to go boating. 3)I agree with you. 4)We agree on an early start.
第五:Debate/Argument.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內容和實際水平,適當地選一個topic,讓學生展開爭論。如:Is it good or bad to play video games in spare time?還有初二下學期學習情態動詞can, may, must, need, can’t時,就給出一個model,讓學生模仿。
第六:Describe sb or sth you like the best. 隨著一、二年級的知識積累,我們可以適當地讓學生在一節課的前十分鐘或后十分鐘描述一下他(她)最喜歡的人或事。每節課兩三位學生,可按順序輪流,這樣每一位都有鍛煉的機會,方便快速又有效。
責任編輯 趙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