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英語教學重基礎,重視學生詞匯的過關和應用;課堂教學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后積極輔導學生,培優輔差;積極組織開展各項競賽活動,如單詞競賽、朗讀比賽、手抄報比賽、口語競賽等。學科競賽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的平臺,同時也從中發現了不足和亟待提高的方面,朗讀就是其中之一。
一、我校學生英語學習現狀分析
生源狀況分析。我校作為一所鄉村小學,生源素質相對薄弱,家長認識狹隘,認為“只有出國,學習英語才有用,我的孩子既然不出國,英語學得再好也是沒必要的”。大部分家長也表示在家中沒有能力輔導孩子的英語。
學生鄉音對英語朗讀的影響分析。學生來自各地廣闊的農村地區,方言多而雜,光是客家話就已分為本土客家話、梅州客家話、興寧客家話、福建客家話等。受家鄉話的影響,也為了便于記憶,學生難免會把一些發音接近他們方言的英語單詞進行注音。
二、鄉村小學生英語朗讀能力培養的意義
1. 朗讀訓練有助于改善鄉村學生的語音、語調。朗讀首先要克服客家話對英語發音的影響,讓這些鄉村學生的語音、語調逐漸標準化,不要老是滿嘴的“客家英語”。
2. 朗讀訓練有助于加強鄉村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朗讀者首先要聲音響亮,其次要表達情感,即是一個看形——發音——悟意的過程,完成這一過程也就是學生自信心養成的表現。
3. 朗讀有助于培養鄉村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我校部分小學生在朗讀英語課文時,還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現象,如集體朗讀時拖音明顯,唱讀現象嚴重,缺乏節奏感,有時還讀不整齊。有的學生齊讀時漫不經心,不是看著一句句地讀,而是滑句,一股腦兒讀完。朗讀首先強調的是節奏和語調,不拖音、不唱讀、要認真,長期訓練必然可以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4. 朗讀訓練有助于提高記憶力。我校大部分學生將英語學習看成是課堂上完成的事情,再加上自控能力差,教師布置的口頭作業如聽磁帶、讀課文,大部分學生不能認真完成,有的甚至不把“讀”當成作業,因此學過的課文沒有及時復習鞏固,很快就忘記了。朗讀屬于一種“運動記憶”,多讀可以讓我們記住單詞的形從而延伸至意。
5. 朗讀訓練有助于提高鄉村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寫作。朗讀是生理活動向心理活動的轉化,即“內化”。通過大聲地朗讀課文,日積月累,當學生掌握了一定量的詞匯和文章后,很多熟悉的常用語句會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覺地脫口而出,同時英語的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培養,能夠促進聽力和口語的進一步完善,更能夠充分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
三、鄉村小學生英語朗讀能力培養的方法與途徑
1. 通過優秀的朗讀示范,模仿老師在課堂上的范讀或模仿錄音帶的朗讀,可以給學生一個正面的示范,讓他們去體會怎樣才是優秀的英語朗讀,好的朗讀可以帶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而朗讀者也會樂在其中。
2. 利用chant讓學生能朗讀。Chant易于上口,比起課文更顯得動聽、易于入耳。教師可以找一些與dialogue教學內容相關聯的chant,讓學生朗讀幫助記憶、熟悉課堂內容,也可以師生自己創編chant進行朗讀。如:
One finger, one finger, turn turn turn, turn to a knife, cut cut cut.
Two fingers, two fingers, turn turn turn, turn to a rabbit, jump jump jump.
Three fingers, three fingers, turn turn turn, turn to a fork, cha cha cha.
Four fingers, four fingers, turn turn turn, turn to a cat, miao miao miao.
Five fingers, five fingers, turn turn turn, turn to a tiger, wou wou wou.
Six fingers, six fingers, turn turn turn, turn to a phone, hello, hi, how are you?
Seven fingers, seven fingers, turn turn turn, turn to a gun, peng peng peng.
Eight fingers, eight fingers, turn turn turn, turn to a snake, si si si.
Nine fingers, nine fingers, turn turn turn, turn to a hool, come come come.
Ten fingers, ten fingers, turn turn turn, turn to a rock, beng beng beng.
3. 善用錄音讓學生會朗讀。平時有些學生不敢開口大聲讀,我就讓他們回家關起房門對著錄音機或有錄音功能的手機大聲讀,然后放一遍給自己聽,自己進行感覺、評價,反復進行,直至滿意為止。也可以把自己錄的作品帶回班里播放,讓大家聽聲音猜猜是誰,并進行適當的評價,找出“客家英語”并進行糾正。學生們感覺很新鮮,都踴躍參與,學生的整體朗讀水平、技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4. 評價分層讓學生善朗讀。我把班里的學生分為A組、B組和C組。A組是最好的,我要求他們除了能很好地讀課本的dialogue外,還要適當地閱讀一些英語課外書、寫小作文并互換閱讀等。B組屬中等,我要求他們能很好地朗讀課本的dialogue,在此基礎上可以閱讀一些小文章。C類是最差的,我首先要求他們單詞、閱讀要過關,然后才是讀dialogue。根據每組學生的朗讀情況,我定期開展評比“英語閱讀能手”“英語朗讀(進步)之星”等評優活動,通過優化個體而促使整體進步、提高,讓學生善于朗讀。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