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呢?
一、一題多解,靈活思維
一題多解,就是啟發和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思路,運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運算過程去分析、解答同一道數學題,它屬于解題的策略問題。
例1. 橢圓+=1的焦點是F1、F2,橢圓上一點P滿足PF1⊥PF2,下面結論正確的是()。
A. P點有兩個
B. P點有四個
C. P點不一定存在
D. P點一定不存在
解法一:以F1F2為直徑構造圓O:x2+y2=9,聯立方程組可求得圓O與橢圓不可能有交點。故選D
解法二:計算cos∠F1PF2的取值范圍,由 cos∠F1PF2≠0,得出∠F1PF2≠90°,∴PF1⊥PF2不可能成立故選D
解法三:設∠PF1F2=θ,∵PF1⊥PF2,∴PF1+PF2=6cosθ+6sinθ=6sin(θ+)≤6,而PF1+PF2=2a=10即:10≤6,不可能成立。故選D
解法四:由題知(S)max=F1F2#8226;b=3×4=12,∵PF1⊥PF2 ∴S=b2tan=16,而12>16不可能成立,故選D
解法五:設P(5cosθ,4sinθ),由1#8226;2=0?圯cos2θ=-無解,故選D
一題多解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從多角度觀察、思考、聯想、概括并獲得多種解題途徑,從而使他們既開闊了視野,又增添了興趣,也感受到數學的美妙,更培養了發散思維的靈活性。
二、一題多變,開拓思維
例2. 求函數f(x)=x2-2x-3在[-2,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分析:∵對稱軸x=1,∴當x=1時,f(x)min=-4,當x=-2時,f(x)max=5
變式1:求函數f(x)=x2-2x-3在[-2,-1]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分析:由f(x)在[-2,-1]上單調遞減,∴當x=-1時,f(x)min=0,當x=-2時,f(x)max=5
變式2:求函數f(x)=-x(x-a)在x∈[-1,1]上的最大值.
分析:本題屬于軸動區間定的類型題,可按對稱軸與定義域區間的位置關系,由數形結合可得f(x)在[-1,1]上的最大值f(x)max=-(a+1),a<-2,-2≤a≤2a-1,a>2
變式3:求函數f(x)=x2-2x-3在[a,a+1]上的最小值.
分析:本題屬于軸定區間動的類型題,按對稱軸與定義域區間的位置關系,由數形結合可得f(x)在[a,a+1]上的最小值f(x)min=a2-4,a<0-4,0≤a≤1a2-2a-3,a>1
變式4:已知函數f(x)=-+x在區間[m,n]上的值域是[3m,3n],求m,n的值.
分析:對稱軸x=1,可討論1與m,,n的大小關系,通過分類討論可求得m=-4,n=0
變式5:求函數f(x)=cos2x+sinx的值域.
分析:f(x)=cos2x+sinx=-2sin2x+sinx+1,令t=sinx,則問題轉化為求y=-2t2+t+1在t∈[-1,1]的值域,易得f(x)的值域為-2,
本例通過不斷變形,既對一元二次函數的區間最值進行了探討,又從中滲透了分類討論思想、轉化與化歸思想、數形結合思想。
三、一題多探,深刻思維
傳統的封閉題條件完備,有固定的思路,答案唯一,學生通過模仿就可以掌握,但這從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創新靈感。而開放探索性問題的特征是題目的條件不充分或沒有確定的思路、結論,所以其解題策略往往是多樣的,答案也不唯一。它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與合作的機會,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造了條件。
數學開放題由于具有探索性和多樣性,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解題策略,需要不斷研究和推敲,常常要不循常規,勇于創新,考慮的問題存在著多種可能性。
四、一題多用,獨特思維
一題多用,就是利用題目的結論,借題發揮,達到解決多個數學問題的目的。
例4. 已知a,b,m∈R+,且a
根據結論的結構特征,改變一下考察問題的角度,可獲得如下應用:
(1)斜率問題, 即兩點(b,a)、(-m,n)連線的斜率大于兩點(b,a)、(0,0)連線的斜率,其中a,b,m∈R+;且a
(2)濃度問題,即b個單位溶液中有a個單位溶質,其濃度小于加入m個單位溶質后的濃度;
(3)建筑物的采光度問題,建筑學上規定:民用建筑的采光度等于窗戶面積與地面面積之比,但窗戶面積必須小于地面面積,采光度越大說明采光條件越好,即增加同樣的窗戶面積與地面面積后,我們可知采光條件變好了。
責任編輯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