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孝芹,王玉平,李小盼,耿辛波
(1.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承德市 067000;2.承德市藥品檢驗所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承德市 067000;3.承德醫學院,承德市 067000)
由于動物實驗不足以預測人類用藥的安全性,而臨床試驗又存在病例數有限、觀察時間短、受試人群限制、用藥條件限制、目的單純等缺點,上市的藥品也只有基本的安全性,一部分ADR發生率低的藥品仍需上市后繼續跟蹤監測。近幾年,承德市ADR報告數量呈快速增長趨勢,對數據的分析利用和促進臨床安全合理用藥起到積極作用。
通過“全國ADR監測網絡”報告系統下載2008年承德市上報的ADR報告1499例。
利用Excel電子表格統計和手工篩選方法,按患者性別、年齡、用藥情況、轉歸、給藥途徑、藥理學分類、抗感染藥分布、累及器官或系統及臨床表現分布、引發嚴重ADR的藥品及臨床表現等項目進行分類統計,分析評價。
1499例ADR報告中,男性727例,女性772例,男女比例1∶1.06。發生ADR患者的性別與年齡分布見表1。
表1 發生ADR患者的性別與年齡分布Tab 1 Distribution of patients’gender and age inADR cases
可疑藥品導致的1499例ADR報告中,西藥占83.7%,中藥占16.3%。其中1.7%合并應用2種藥品,0.2%合并應用3種以上藥品,其余均為單一用藥。ADR轉歸治愈1483例,好轉15例,死亡1例。
引發ADR藥品種類、例數及構成比見表2(部分ADR由2種或2種以上藥品引起,故統計例數多于1499例)。
引發ADR抗感染藥種類及具體藥品見表3。
引發ADR藥品劑型分布見表4(部分ADR由2種或2種以上藥品引起,故統計例數多于1499例)。
表2 引發ADR藥品種類、例數及構成比Tab 2 Case number and category of drug inducing ADR and its constitution ratio
表3 引發ADR抗感染藥種類及具體藥品Tab 3 Categories of anti-infective drugs inducingADR
表4 引發ADR藥品劑型分布Tab 4 Distribution of dosage form of drugs inducingADR
引發嚴重ADR的藥品及臨床表現見表5。
表5 引發嚴重ADR的藥品及臨床表現Tab 5 Severe ADR-induced drugs and i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DR累及器官或系統及臨床表現見表6(部分ADR可引起多個器官或系統損傷,故統計例數多于1499例)。
1499例ADR報告中,818例發生在40歲以上患者,占54.57%。這由于中年人家庭、生活、工作壓力大,身體易處于亞健康狀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常患有多種疾病,合并用藥多,肝腎功能減退。因此,中老年人用藥應個體化,嚴格掌握適應證、給藥劑量和給藥途徑。
可疑藥品的藥理學分類中,抗感染藥引發ADR為679例,中藥264例,這與抗感染藥和中藥的臨床用量密切相關,且與用藥不合理等多因素關聯[1]。抗感染藥的濫用不僅造成患者機體損害和治療費用增加,還會使多重耐藥菌株增加,感染難以控制。中藥成分復雜、不易提純、穩定性差,在炮制、貯存、配伍過程中理化性質變化均有可能引發ADR。中藥引發ADR 264例中,中藥注射液引發ADR 218例,占82.58%,而絕大多數中藥注射液是由缺乏中醫藥知識的西醫師開具,由于對中醫辨證用藥的知識缺乏了解或片面認為中藥作用緩、ADR少而對病給藥、重復用藥或加大劑量用藥,這些都增加了ADR發生的風險。近年來,“魚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等多個中藥注射液因發生嚴重ADR被暫停銷售使用。2008年,衛生部發布71號文,提出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的基本原則,要求嚴格掌握適應證、合理選擇給藥途徑;辨證施治,嚴格掌握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及療程;嚴禁混和配伍,謹慎聯合用藥。
表6 ADR累及器官或系統及臨床表現Tab 6 Organs and systems involved in ADR and i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DR給藥途徑中,注射劑引發ADR 1073例,占70.13%,這可能與注射給藥潛伏時間短,易于發現、報告主要來源于住院患者等因素有關。注射劑直接進入血液,一旦發生差錯,再沒有可對抗的藥物,且輸液過程中的污染和微粒都可能引起輸液反應。因此,只要病情不重,吸收功能尚好,口服仍是最佳的給藥途徑。
嚴重ADR主要為過敏性休克,且有1例死亡。患者先后在家中輸注舒血寧和生脈注射液,在靜脈滴注生脈注射液過程中突然面色青紫、口唇發紺、尿失禁、脈搏消失,撥打120,醫護人員趕到后立即給予吸氧、人工呼吸、心外按壓及分次給予腎上腺素10 mg和阿托品10 mg,搶救持續90 min,無效死亡。過敏性休克一旦發生,可危及生命,因此抗感染藥和中藥注射液等易引起ADR的藥品不能在沒有搶救設施的條件下冒然給藥。臨床用藥前應詳細詢問患者過敏史及過敏性疾病史,嚴格用藥指征,備齊搶救設備,仔細觀察患者用藥后的反應,出現ADR及時救治,以確保患者安全。
ADR累及器官或系統主要為皮膚及其附件和消化系統、神經精神系統,這與國內其他文獻報道一致[1,2]。這些器官或系統ADR較易識別,不容易漏報,且是大多數藥物都存在的常見ADR。
[1]陳 超,郭代紅,劉皈陽,等.解放軍總醫院1933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描述性分析[J].中國藥物應用與監測,2008,5(1):7.
[2]李 錚,張亞同,紀立偉,等.我院2007年314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中國藥房,2009,20(5):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