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新生
由于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主要機床生產國和地區產值降幅大都超過30%,僅中國大陸不降反升了7.6%,以153億美元產值居世界第一,德國第二(104.29億美元,同比下降33%),日本第三(70.95億美元,同比下降54%)。2009年,世界機床總產值下降32%,而我國機床產值在世界產值占比達27.6%,比2008年增加了10個百分點。相比之下,歐洲一些國家降幅較低:奧地利、西班牙機床產值同比降30%,德國、意大利降33%,而日本機床產值同比降54%、中國臺灣降50%、韓國降39%,都降得較多。由于中國產值的上升,最終使得2009年亞洲諸國(和地區)機床產值占到世界28家主要機床生產國(和地區)總產值的50%。
2009年,我國累計生產金屬切削機床58.03萬臺,同比下降13.59%,降幅比2008年擴大11.2個百分點。2010年前2個月,我國累計生產金屬切削機床8.8萬臺,同比增長28.4%。同期,我國累計生產數控金屬切削機床2.4萬臺,同比增長57.69%,復蘇趨勢更加明顯。
金融危機對我國國民經濟各領域的機床需求影響參差不一,不少行業減少了設備采購量,而鐵路、航空、汽車等對機床依然有需求,并且隨著國家以結構調整為中心的一系列產業政策的實施,這些需求被不斷釋放。機床的市場需求結構在加速變化中,普通、經濟型數控機床需求萎縮,普及型、高級型數控機床需求持續增長。遠期而言,下游產業包括汽車、船舶、航空航天、工程機械等制造業的多個領域的需求旺盛,其中屬汽車企業的機床需求最盛。
按照《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將在2009-2011年3年內,在新增中央投資中安排專項資金100億元重點支持汽車生產企業的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將拉動汽車及零部件企業1000-2000億元的相應投入。據不完全調查,目前國內在建和剛建成的項目就將增加年產上百萬臺發動機和上百萬輛整車能力,如北汽福田康明斯發動機、華泰汽車鄂爾多斯基地、沈陽三菱發動機等新項目。此外,一汽、上汽、東風等整車企業到2013年產能將比目前擴大65%,長安汽車發動機、柳州五菱柳機動力、上海通用動力總成等國內汽車發動機企業到2013年產能將比目前擴大60%。所有這些新上項目都將引發新的機床需求。按照目前的投資計劃和投資規模,根據以往的經驗數據,若按平均每年投資1000億元、設備占比70%,其中機床占比50%計,則汽車工業每年為機床提供約350億元的市場。
汽車行業機床消費的主體分為兩個層面,其一是用于汽車整車生產的四條線,即沖壓、焊接、涂裝和總裝線;其二是包括發動機、變速器、轉向系統、制動系統、傳動系統、懸掛系統在內的汽車零部件加工。整車生產四條線中只有沖壓線需要機床,且已完全得到滿足。機床消費的重點在第二個層面,即占整車全部裝備價值70%左右的汽車零部件加工。有專家推算,汽車零部件加工用機床的需求比整車廠要大10倍以上。而作為汽車核心的發動機,其加工設備是最重要的汽車裝備之一。隨著新車型加速進入市場,發動機生產線對柔性化的要求也越強,通常一條發動機生產線要能夠滿足生產三種機型的要求。而汽車輕量化使發動機缸體、缸蓋材料由鑄鐵向鋁合金轉變,對機床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加工組成發動機的缸體、缸蓋、曲軸等零件的設備大多是高效、高性能、高可靠性數控機床和專用數控機床。目前進口設備價值在我國汽車發動機生產中占有90%甚至95%的比重。國產機床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集成技術欠缺,缺乏將工藝系統、物流系統集成為柔性制造單元或流水生產線的技術;第二是國產機床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還有待提高,特別在汽車這種大批量生產模式下,矛盾顯得格外突出;第三是國內企業對用戶的服務還停留在售后服務階段,而汽車行業普遍要求提供整體工藝裝備解決方案。這些差距和問題應該引起機床生產企業充分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