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俞天甲
過去一年,金融危機并未致使我國白電(空調、冰箱、洗衣機)行業增長放緩甚至停滯,相反保持了穩健增長。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剛性內需對行業的支持和“家電下鄉”政策的眷顧。例如,冰箱和洗衣機的消費需求中舊房新置需求和更新換代需求占比達80%以上。按時間推算,我國冰洗的第一次消費高峰出現在1996年至2003年,而兩者的平均使用壽命為8-10年,因此從2004年就可能已經迎來更新換代的需求。同時2009年開始的“家電下鄉”政策啟動了農村三四級市場。從數據上看,“家電下鄉”產品中,冰箱下鄉占內銷35.80%、洗衣機占比超過15%、空調占7%左右。
產品特性決定了家電的短期銷售彈性一向很大,分析家電銷售彈性變化因素便成為觀察白電行業增長的“敲門磚”。2010年,影響白電行業的驅動因素有三個,分別是房地產銷量、“家電下鄉”政策帶來農村保有量的增長以及其他相關政策的推出。
房地產方面,新房銷售所帶來的需求對白電銷量影響至關重要,尤其對空調而言。2009年7月至10月,我國商品房銷售同比增長達到171.81%,住宅銷售套數約300萬套,同比多銷售了超過130多萬套,這為今年家電的銷售需求帶來巨大支撐。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結果,農村家庭空調、冰箱、洗衣機保有量僅為9.82,30.19和49.11每百戶,遠遠低于城市的家庭保有量(均超過90臺每百戶)。從收入角度看,農村過去5年來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13%,結合中國城市化率進入高峰期和80后嬰兒潮帶來的結婚高峰,農村家庭白電普及率將會有相當大的提升潛力。這或許能夠成為“家電下鄉”政策的著力點。
自去年2月1日全國推廣“家電下鄉”政策以來,農民購買家電下鄉產品十分踴躍。數據顯示,2009年各類白電1-10月家電下鄉銷量占內銷量總額相差較大:冰箱下鄉占比為35.81%,洗衣機15.58%,而空調僅為7.61%。主要是作為必需消費品,農村正處于洗衣機、冰箱的快速普及期,而農村對空調的需求不如上述二者迫切。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盡管家電下鄉政策對內銷的推動遠超預期,但是尚未達到政府的目標——800億元的銷售額,而3年政策規劃預期總共銷售3000億元。假設今年“家電下鄉”銷售符合政府預期,3年銷售金額平均分配,那2010年的“家電下鄉”銷售增長率預計超過25%,冰箱和洗衣機會是大贏家。
再看其他相關政策方面,為進一步促進擴大消費需求,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促進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發展,財政部、商務部等部門制定了以舊換新政策,并在去年8月中旬推出,實施范圍以七省二市為試點,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廣東、福州和長沙。明確了補貼上限,按新家電銷售價格的10%給予補貼。補貼上限為:電視機400元/臺,冰箱(含冰柜)300元/臺,洗衣機250元/臺,空調350元/臺,電腦400元/臺。根據需求分解,可以看出各類家電產品更新需求占比分別是:洗衣機45%,冰箱30%和空調26%,洗衣機占比最高,受益將最為明顯。隨著政策推廣的深入,家電以舊換新銷售額不斷攀升,迅速從開始實施的第一個月4億元提高到100億元。去年國慶8天長假以舊換新共銷售22萬臺,占總銷售量37%。據此可以認為,2010年在促銷費政策的帶動下,試點城市將會擴大到全國范圍,以舊換新補貼上限或進一步提高,從而帶動白電,特別是洗衣機以舊換新銷量繼續創新高。

空調內銷月度變化

冰箱內銷月度變化

洗衣機內銷月度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