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樂韻



4月19日,旅居法國的鄭先生原本計劃當天返回巴黎,但獲悉巴黎機場意外關閉,一問才知道。原來竟是千里之外的火山噴發惹的禍。
220多年前,冰島境內的拉基火山噴發,產生大量二氧化硫等毒氣,毒氣云團飄浮在北大西洋的噴射氣流之上,進而改變了氣候模式,造成大不列顛群島很多人被毒死,歐洲西部農業減產,饑荒蔓延。甚至有歷史學家認為,這場火山爆發間接引發了6年后的法國大革命。
2010年4月14日,位于北冰洋邊緣的冰島火山再次爆發,這次則引發了全球“空難”。剛從金融危機重創中抬頭的航空業再次“中招”:歐洲空中交通陷入癱瘓,世界其他地方往返歐洲的航班也進入待定狀態。動彈不得的飛機
這是繼3月20日冰島埃亞菲亞德拉冰蓋冰川附近火山噴發以來,第二次劇烈的火山活動。4月14日,火山直接從冰層下開始了大規模噴發。據冰島大學火山學家古德蘭(Gudrun LaIsen)觀測,火山灰噴射高度達7000米,而在此之前,巖漿先要沖破200米厚的冰層。
冰火交融產生了地質學上所謂的“射氣巖漿噴發”,這種噴發導致火山煙塵中含有類似玻璃碎粒的物質。加上歐洲上空刮西北風,火山煙塵長驅直入,橫掃歐洲大陸。為了避免火山煙塵對飛機的損害。從15日開始,歐洲不得不暫時收起了“翅膀”,亞太地區也取消了大部分以歐洲為目的地的航線。
歐洲航空安全組織負責人布賴恩·弗林形容:“歐洲空中交通出現這種狀況在歷史上尚屬首次。”國際機場協會負責人更是在聲明中稱:“眼下有313個機場處于癱瘓,其影響比9·11恐怖襲擊還嚴重。”
情況從周三一直持續到周末(18日),卻也不見好轉。4月19日,德國交通部長彼得·拉姆紹爾(Peter Ramsauer)對媒體說,該國航空管制將繼續維持數日。而法國環境部長讓一路易·博洛(Jean louis Bodoo)則表示,未來“一到數日內”都不太會實現航空全面恢復。
各大航空公司如坐針氈。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航空業聯合組織“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說,全球范圍內的航空運營商日損失總計約3億美元。由于航空公司需要為滯留乘客變更航班、提供食宿等支付額外費用,眼下遭受的損失只是“最初和保守估計數字”。
英國航空日盈利原有2400萬英鎊,而飛機停飛,已給英國帶來至少9.2億英鎊的經濟損失。經濟學家預測,更大層面的經濟損失,預計將達到至少每天1億英鎊,包括收益損失和額外損失。
澳大利亞坎塔斯航空公司發言人表示,冰島火山爆發以來對公司在歐洲的進出航班造成每天約150萬澳元(約合140萬美元)的損失;泰國國際航空主席說,自關閉歐洲航線以來,公司每天損失1億泰銖(約合310萬美元)。
歐洲航空業股票大幅跳水。其中,英國航空和瑞安航空曾猛跌6.6%,德國漢莎航空跌了5.9%。
分析人士稱,如果飛行繼續受阻,對航空業打擊將更大。2001年“9·11”恐怖襲擊、2004年非典爆發、2008年油價上漲和金融危機爆發,讓全球航空業已經損失了500億美元。甚至已經有歐洲航空公司在考慮緊急停薪裁員。
何時全面解禁?
歐洲國家政府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批評歐洲政府在面臨航空癱瘓時“缺乏領導力”,首席執行官喬瓦尼·比西尼亞尼(Giovanni Bisignani)說:“我們身陷此次危機,對政府處理極為不滿—沒有風險評估、沒有行業咨詢,也沒有領導力。”Bisignani希望,這次停飛亂局能促使歐洲嚴肅考慮“單一歐洲天空”(Single Sky Europe)政策了,地面上,歐洲國家逐漸消除邊界芥蒂,形成歐盟,但是空中的邊界從未消失。
歐盟輪值主席國西班牙于19日召開各國交通部長的視頻會議,商討緊急對策。而對于即將在5月6日舉行大選的英國來說,布朗政府如何處理此次危機顯得尤其重要,因為政治對手隨時都等著抓布朗的把柄。
然而,什么時候取消禁飛,確實是個難回答的問題。
位于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洲空管”(Eurocontrol)組織19日預計,歐洲半數航線有望開始正常運行。但是英國交通部長阿多尼斯(Andrew Adonis)在之前一天援引英國氣象局的建議是,北歐上空在未來24小時仍不適于飛行。
冰島氣象局一位氣象學家預計,情況要到4月23日才會有所好轉,“火山灰會對歐洲航空有持續影響。盡管,火山噴射火山灰的高度已經從五六千米降到了3000米以下,但是預報提示仍然沒有改變。”
然而,航空公司不忍坐視動輒百萬千萬的損失,紛紛派出飛柳試探天氣情況。荷蘭和德國航空公司17日分別在火山灰肆虐的歐洲上空進行試驗飛行,結果稱火山灰沒有對飛行造成影響。德國漢莎航空公司發言人稱:“我們日夜懇請政府放松禁飛令,但除了不斷請求我們別無他法。我們是航空公司,我們要飛。”皇家荷蘭航空公司首席執行官哈特曼(PeterHartman)也呼吁:“我們希望盡快礙到正常運營準許,好把乘客們送到他們的目的地。”
但是,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計,取消禁飛令后,空中交通仍然需要至少6天才能恢復正常,因為已經有太多乘客滯留、太多航班被打亂,有太多積壓的貨物需要消化。
另外,冰島大學地球物理學家希格露恩(Sigrun Hreimdotlir)認為,火山噴發可能還要持續數月,歐洲航空未來可能依舊陰云籠罩。“噴發過后,它可能停歇幾周,然后再次噴發。”歷史資料顯示,埃亞菲亞德拉冰蓋區域內的某火山口,曾從1821年12月一直活躍到1823年1月。
科學家還擔心,這次噴發可能像往常一樣觸發附近的卡特拉火山爆發。后者是冰島的主要火山,一旦噴發將對當地,甚至全球帶來影響。
進出兩難,有得有失
全球化流通,有一榮多榮的效果。也有一損多損的狠勁。對于這一點,在H1N1暴發時,地球人已經體會到了。現在的問題不是流通太陜,而是堵塞住了,就像血管里有了血栓。
截至19日,亞太航空中心在其官方網站上稱,歐洲和世界其他地方已經有800萬旅客出行受阻。
4月18日,波蘭全部領空已經關閉,卡欽斯基總統夫婦的葬禮如期舉行。雖然此前表示前來參加葬禮的有98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代表,但是由于歐洲航空癱瘓,美意德等國家的政要先后取消了行程,而俄捷烏等國家的政要或選擇陸路,或搭乘飛機前往波蘭參加了葬禮。愛沙尼亞總理安西普、拉脫維亞總統扎特萊爾斯、立陶宛總統達利婭的旅途分別耗時18小時、14小時和11小時。
挪威首相斯托爾滕貝格15日停留在美國紐約時,用剛購買的平板計算機iPad與挪威辦公室保持聯系和處理國家事務。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專機16日被迫由美國轉往葡萄牙,也被迫在異地遠程指揮國事,
歸國之難,被媒體戲稱為“奧德賽”。
同日,芬蘭總統哈洛寧在哥本哈根出席完丹麥女王瑪格麗特70大壽慶祝活動后,由陸路和海路回國。愛爾蘭、比利時、丹麥等歐盟成員國財長,16日未能出席在西班牙舉行的歐盟財長非正式會議。
此外,5名在阿富汗受傷的德國士兵原定15日回國就醫,其后被迫轉往土耳其,在當地接受治療。
英國皇家海軍決定出動大量艦只“營救”滯法的英國人,這一規模龐大的行動將接運被困在英吉利海峽法國一端的數千英國家庭,堪比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F1中國站賽事上周末結束后,許多國外媒體記者回不了國,承辦方工作人員幫著他們去辦理延期簽證。加拿大圣約翰市在周末舉辦音樂頒獎典禮,但是受航班影響,一些重量級音樂人、高層和政界名人都無法出席。
依賴空運做生意的商人不得不退而尋求老式的供貨方式。如果航班繼續延后,物品短缺、物價上漲是不難預見的市場局面。
水果商馬穆德·利茲比(Mahmood Rizbi)進的水果多是空運抵達英國:菠蘿和芒果來自巴西,番石榴來自埃及,番茄是西班牙的。但是周末他去水果批發商那兒進貨時,對方告訴他過兩天水果品種可能會減少,價格上漲。
花商克里斯(Chris Peart)說,這周倫敦花店里的玫瑰和百合都少了。一般,玫瑰從哥倫比亞和肯尼亞進口,百合來自以色列。好在,還有許多運自荷蘭等鄰近國家的水仙花和郁金香。“過去5到10年我們都采用空運鮮花方式。”開花店25年的他說,“如果空運停止,花市就會受影響。”
高科技產品生產商還能找其他物流系統來解決配送問題,但那些保鮮期短的商品就只能堆積腐敗。據路透社報道。歐盟35%的花卉進口來自肯尼亞,這段時間,因為貨運不出去,肯尼亞花農每天損失200萬美元。
對于已經債務重重的希臘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原本期待在旅游旺季多吸引一些國外游客,現在損失也很大。
也不是所有人都對飛機停飛感到不爽。航空油水流到了別的交通渠道,公交、出租車、鐵路公司等痛快地賺了一筆。輪船公司報告說,訂票破紀錄。歐洲之星火車19日之前的所有座位都已被預訂一空,自飛機航班受阻以來,該鐵路公司接載的乘客已比平時多出5萬多人。從巴黎到倫敦的火車票也從69英鎊漲到最低223英鎊。
同樣眉開眼笑的還有接納滯留旅客的酒店。
經濟學家分析,雖然一些商業活動的暫停會影響歐洲本就不夠穩固的經濟,但只要天空盡快晴朗下來,歐洲經濟就不太會退回滑坡軌道。根據以往經驗,這一季度的盈利受火山噴發影響而減少,到了第三季度就可能反彈——天氣因素總是創造這樣的短暫效應。
冰島的另一個“火山”
上一次冰島成為各國新聞頭條,是金融危機時期,這個人口31萬的島國,瀕臨破產邊緣。現在冰島又以火山噴發的姿態占據了新聞版面的頭條,冰島政治評論員Egm Helgason調侃說:“看來,我們非常善于‘出口我們的災難……不過火山噴發可不能怪我們。”冰島人之前擔心,金融危機讓冰島的聲譽大打折扣。
其實,火山噴發給冰島本身帶來的影響比較有限,除了在冰川附近,農民土地被融化的冰水淹沒、空氣中有火山灰外,距離火山噴發點以西75英里的首都城市空氣依舊清爽,海水清澈,生活基本如常。按照該國科學家的說法,先輩們找了個很妙的定都點。
雖然歐洲的大部分航班停運了將近一周,但是冰島外交部長卡裴丁松(OsaurSkarphedinsson)說,“我們這沒感覺到火山灰。”他開玩笑地對《紐約時報》記者說,“我該(對歐洲其他國家)說什么呢?‘很抱歉嗎?”
在金融危機期間,由于擔心英國大筆現金將遭損失,布朗動用了很少使用的反恐法權力以凍結冰島資產。現在,對于英國的損失,冰島倒沒有特別表現出幸災樂禍的樣子,只不過編了幾個小笑話,其中一則是:歐洲人在疾呼:我們要的是現金(Cash),不是灰塵(Ash)啊!
火山噴發對冰島人而言只是一兩天的熱點,他們目前關注的是政治經濟界的“火山”噴發:金融危機調查報告。
4月14日,冰島特別調查委員會公布了長達2300多頁的長篇調查報告。詳細闡述了冰島危機背后的諸多原因,令國人震驚。
報告指責前政府包括前總理和財政部長,經濟部長,金融監管機構主任和其他高級官員玩忽職守。報告顯示。從2005年初到2008年10月金融危機爆發。三大銀行破產,有7名前執政黨議會議員收到的貸款高達1億冰島克朗(約合79.1萬美元),主要用于給開公司的配偶或者是親戚使用。
而三大破產銀行Kaupthing,Iandsbanki和Glitnir,外加投資銀行Straumur-Burdarhs的擁有者,實際上也是三大銀行的最大債務人。也就是說,銀行行長給自己成立的公司發放大筆貸款,然后,這些公司再去發展儲戶,再給儲戶貸出大筆款,但什么時候還錢并沒有確定,因此,銀行只出不進。短期內,冰島人都發了,金融機構的資產超過了整個國家的資產,經濟增長達7-8倍。但到2008年10月,三大主要銀行都破產了,冰島也幾乎垮了。
冰島前外交部長鮑德溫(Jon Baldvin)說:“我們原以為自己生活在一個秩序井然、受尊重的北歐國家,穩定守紀、高度民主,且絕無腐敗。這份調查報告卻展示了截然不同的畫面。”
盡管如此,冰島人從不認為自己處在世界之邊。
冰島小說家、藝術家豪格雷默·赫爾蓋森(nallglimllI Helgason)說,最近冰島的兩個火山事件,充分展現了這個民族和這片土地的特質。冰島的自然就是“粗獷”、“充滿意外”的,民族心理也便是這樣形成的。“你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么。冰島永遠不會讓人覺得悶。”
中國冰箱行業轉“變”在即LG變頻冰箱締造行業新標桿
2010年被譽為中國冰箱的變頻年。變頻冰箱之所以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是因為它具有智能控溫、節能保鮮、超低靜音等諸多普通冰箱所不具備的優點,而這些都是變頻壓縮機的功勞。
線性變頻壓縮機由國際家電巨頭LG獨自研發,其研發和生產過程歷時10年時間,匯聚了LG百余位工程師的智慧與創新,在2003年開始大規模投產,并一直應用于LG最高端的冰箱產品上。
相較于傳統變頻壓縮機,LG線性變頻壓縮機在省電節能、降低噪音、控溫制冷和使用壽命等方面都要更勝一籌。采用了變頻直驅專利技術的LG線性變頻壓縮機,其工作原理是通過壓縮桿的直線運行驅動方式,替代了傳統變頻壓縮機馬達曲柄旋轉運動的復雜傳動方式。并可在智能傳感系統的作用下,根據冰箱外部環境溫度和內部存儲條件,自動調節壓縮機的回轉量和運行速度,從而實現在相同條件下節省23%的能耗。
此外,變頻直驅技術還減少了壓縮機傳動系統中各部件的摩擦點位,讓LG線性變頻壓縮機工作時更加平順。經測算,LG線性變頻壓縮機的工作噪音僅為39分貝,就連清靜的圖書館的噪音環境也要高于這個數字。LG線性變頻壓縮機的降噪靜音能力由此可見一斑。
品質和服務,始終是家電行業中最重要的兩個關鍵詞,因此,LG在軟性服務方面也推出了“10年保障”計劃——LG針對旗下全系變頻冰箱所搭載線性變頻壓縮機提出了10年免費保修的承諾,全面升級了LG變頻冰箱的售后服務體系。
要知道,在中國家庭中,冰箱這類大家電的升級換代周期也僅為8年左右。而LG所實施的這種近似于終身保修的售后服務解決方案,充分地體現了LG以品質塑造品牌、將服務視為市場增長支點的經營理念;也從一個側面展現出LG對于線性變頻壓縮機的技術領先和過硬品質的堅定信心。同時,1/3變頻冰箱長達10年的品質保證承諾也將中國家電行業的服務標準引領到一個全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