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映宇

魅力世博,低碳環保。
低碳,毫無疑問已經成為本屆上海世博會上最熱最潮的名詞之一,一向以先鋒前衛著稱的意大利設計師又豈會甘居人后?
意大利館很酷,仿佛刀鋒之城,在形式上不走尋常路,當然,這并不表示意大利館只重外表修飾,不重內在修養。低碳、環保、可持續,意大利館一樣都不能少。
著名設計師吉姆帕奧羅設計的這座場館,刀鋒似的切口,絕非擺設,這樣動感十足的設計,也是設計師從低碳角度考慮的良苦用心之所在。多了這些與自然親密接觸的空間,建筑,似乎突然多了許多大口呼吸的大嘴巴。采光,不消說,自然亮堂了許多,而且,它們還與中央大廳形成一條通風走廊,景色優美風清涼,并可以同時感受陽光的香味。
這里。冬暖夏涼,主要還是因為建筑師選用了一種全新的建筑材料。虧建筑師想得出來:透明混凝土(一種高強度的新型透明面板)??虏嘉靼:桶蔡僦倚鄣那逅炷烈呀沷ut了,現在,是意大利透明混凝土的時代!
炎炎夏日,自動調節系統幫助空氣流通,水流又能有效地幫助場館降溫。在冬季,太陽能的輻射為場館提供能量,熱能又能集中在帶有光電集成模塊的透明玻璃上。使用這種透明玻璃,電耗將會減少一半,大大降低空調的負荷,減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
樹木和植物不再僅僅是建筑的配飾,高大的喬木就種在主場館內部,感受撲面而來的濃濃綠意,實在是賞心悅目。意大利館的內部頗為復雜,很有點卡爾維諾的小說迷宮的意思。展館內有狹窄的街道、庭院和弄堂,一轉眼,就可能是開闊的廣場和美麗的花園,就像你在《羅馬假日》中的意大利廣場上所看到的那樣。真正的意大利花園城市,樹影婆娑下,綻放的花草,哪里有一點費里尼50年代拍攝《卡比里亞之夜》時的塵土飛揚?時過境遷,現在的意大利,從政府到民間,都在積極建設低碳環保城市,《紅色沙漠》中大導演安東尼奧尼對于現代工業城市的警惕和恐懼,現在看來正在意大利設計師的巧手安排之下悄然化解。
在本屆世博會上,意大利還專門設計了“城市最佳實踐區米蘭方案:可持續生態建筑范例”。建筑師佐倫·皮亞諾(Renzo Pi-ano)是當代具有高度國際聲譽的建筑大師,他設計的蓬皮杜中心是當今世界最具知名度的建筑之一,他也因此獲得世界建筑最高獎普利茨克建筑獎的肯定。現在,他設計的米蘭方案不僅形式新穎,而且也在低碳方面下足了功夫。
在米蘭方案中,皮亞諾大量采用具有可持續性的材料、技術和工藝。建筑外墻是自重輕、高透明、防震的濾膜雙層玻璃,夜晚時整個建筑燈火通明,如同一盞“魔幻燈籠”。和主展館的透明混凝土有異曲同工之妙,數百個內部或外部感應器由計算機軟件自動控制開關的卷簾系統,可以智能感應控制室內的亮度,如果陽光過于強烈,卷簾系統自動開啟,遮擋紫外線,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環保效果。建筑外面還包裹了一層超輕、耐寒且耐高溫的環保材料,可以大大節約空調電能的消耗。
在意大利國內,皮亞諾設計的意大利大型綠色火山式商業中心就以低碳環保而著稱于世。那是一座圓錐形的建筑,有著綠色的斜坡形房頂,幾乎可以視作米蘭方案中一座紅白兩色建筑的原版。皮亞諾仔細計算了陽光的照射角度后大膽做出決斷:屋頂得是斜的,這樣最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