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梅
【摘要】在作文教學中只有多給學生一些自由寫作的空間,充分鼓勵學生自由寫作的信心,積極探索引導學生自由寫作的方法和途徑,才能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寫作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學生;自主寫作能力;培養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這將成為廣大語文教師從事作文教學的新導向。當前,大部分學生的作文水平偏低,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表明我們現在的作文教學還存在著相當的不足。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和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認識到培養學生的自主寫作能力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一把金鑰匙,學生的自主寫作能力的培養越來越引起廣大語文教師的重視。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寫作能力呢?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寫作能力的關鍵
興趣是獲得知識進行創造性勞動的一種自覺動機,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創作的內在動力,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
首先,教師應在作文課堂教學中創設和諧愉快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在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思維處于積極的狀態,情緒是高漲的,思維是活躍的。只有受到環境、事物、氣氛的感染時,人才會產生相應的情感,想到要用文辭表達出來。因此,我在作文課中努力創設愉快的情境,渲染氣氛,把學生帶入輕松、愉快的情境之中,使學生入境生情,融情入境,從而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釋放巨大的寫作潛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其次,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創作。人都樂于表現自己,展示自己,都有獲得成功的欲望。就寫作而言,學生自然也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這種心理,也可以說是一種自尊心理,一旦得到滿足,又將產生努力寫作的沖動。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及時肯定學生、鼓勵學生是必不可少的。而推薦發表文章是鼓勵學生一個好辦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學生認真對待,力求寫出好的文章來。自己也絕不懈怠,總要選出一些較佳習作,編寫“作文專刊”,張貼出來,并推薦到學校報刊和校園廣播上去。以點帶面,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在關注他的作文,從而大大提高他們寫作的積極性。
二、讓學生立足于真實的生活體驗進行寫作,才能寫出真實感受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離開了生活,特別是學生熟悉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作文訓練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學生寫作本身就是一種生活再現的過程,寫作必須負載真實的信息,如果脫離了學生生活的真實體驗,就難以再現生活,寫作就成了“編圓”,學生作文中就會產生三言兩語、詞不達意、枯燥乏味等現象,甚至于滿篇空話、謊話。
讓學生走向社會,深入生活,獲得第一手資料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初中生,他們閱歷少,知識面窄,語言功底還比較薄,不能讓他們在寫作中“編圓”,制造那些蒼白、虛假的東西。在作文指導中,教師應保證學生寫作的自主性,并盡量為學生創設真實的作文情境,注重學生真實的體驗。這樣,學生就會有感可發,有話可說了。例如,我讓學生以“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為話題寫作,大多數學生的作文內容雷同,語言枯燥乏味,有非常明顯的編造痕跡。于是在第二次同題練筆前,我先讓學生采訪自己要寫的人,詳細詢問他們的生活、興趣、愛好等,并認真做好筆錄。這樣,學生寫作時就有了真實可感的內容,寫出來的內容就豐富了,人物形象也豐滿了許多。
因此,寫作教學要注意學生的真實感受,盡量不讓學生“編圓”,盡量減少教學中形式的訓練,減輕學生上作文課的心理壓力,這樣有利于給作文課松綁,還作文教學以本源。當然我并不排斥作文教學中畫龍點睛式的形式訓練,因為形式和內容是有機統一的。
三、靈活與開放的作文題目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很多教師在實踐中深刻感到:作文不說真話,任意編造有著嚴重危害。這也與我們沒有切實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出題的隨意性比較大有關。如果教師出題是心血來潮,沒能調動學生寫作的內驅力,學生怎么能寫出好的文章來呢?
因此,寫作訓練應適度、適量,切忌過高過急,應注重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不同的人由于各自的經歷、能力、情趣等等的不同,會對不同的作文題目產生不同的適應性,即使同一個人對同一事物也會表現出不同的情感。如李白寫月,“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寫出了自己的童趣;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表達了游子思鄉之情。再說客觀事物本身有其多義性,正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些都要求我們在出作文題時,要注意問題的靈活性和開放性,要根據新形勢、新任務,打破舊模式,吸收新內容,以使作文教學有新的突破。2004年中考作文就是一個例子,它是一篇給材料作文,形式靈活,學生可以自由表述,記人寫事,描述抒情,解說雜感一應俱全,確實給學生松了綁,使學生寫出了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所以,多采用這些形式作文,能放開學生的手腳,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課外練筆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如果總是拘泥于什么方式、形式,學生往往寫不出鮮活的好文章。作文來源于生活,學生的寫作就要與真實的生活接軌,要讓學生想寫又有東西可寫,情動于衷而發于外。為此,每個學期我都要求學生有大量的課外練筆,有生活小觀察、日記、短評、讀后感等等。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讓學生在認識生活、積累材料、發掘思想感情源泉的基礎上自擬題目,自選形式,自定主題。這樣就為學生創造了寬松的寫作環境,讓他們不受“清規戒律”的約束,心情愉快,從而寫出自己最亮麗的文章。最感人的作品往往是作者的內心獨白,即作者在靈魂深處同自己的談話。我想學生的課外練筆也是某種意義上的內心獨白——用筆、用文字呈現自己生命流動中體驗到的種種圖像,駐足其中,不能不說是一種享受。這樣的習作可以說是學生習作中最精華的一部分。
課外練筆是一種很好的作文訓練方式,它生動活潑、靈活機動,既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寫作欲望,給學生們心理松了綁,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只有通過各種靈活多變的形式多練筆,持之以恒,才能讓學生熟練掌握寫作技能,達到我們作文訓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