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向
會計學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經濟管理應用學科。目前國內多數高校非會計專業都開設了會計學課程。為什么要在非會計專業(以下簡稱非專業)中開設這門課程呢?這與會計工作的地位是密不可分的。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融合發展,會計作為國際通用的“經濟語言”在工作生活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份額。而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掌握充分、適當的相關信息是經營的保障,且在眾多的經濟信息中會計工作提供的信息所占比重較高,這也是企業在決策過程中需要重點考慮的部分。因此,非專業開設會計學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筆者在近幾年的非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發現以下問題:
筆者經過調查所任職院校非專業學生對會計的教學情況,目前非專業63.4%學生的認為學好自身專業才是最主要的目的,其他與專業不相干的課程只要考試及格就達到學習的目的,6.6%的學生抱著無所謂的態度進行學習;只有30%學生認為學習會計學可以使增加知識,擴大視野。《基礎會計》是會計學的入門課程,側重于“什么是會計,會計是做什么,怎么做會計”等核算與監督的經濟業務處理過程,部分學生只對自身專業課程感興趣,認為教師講授的會計學知識與自己今后的工作聯系不大,自己今后不會從事會計工作,所以學習興趣不高,缺乏相應的積極性。因而在教學過程中非專業學生學習積極性相對稍低一些,學習興趣不濃。
承擔非專業會計學課程的教師均是來自各校的會計專業教研室,在教學過程中依然沿用原專業的教學目的和方法,從會計的概念、對象、職能入手會計科目與賬戶的設置,會計分錄的編制直至期末財務報告的編審等系統的會計教學方法來進行講授,忽視了非專業的特點。非專業開設會計學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能應對日后的管理工作,這與會計專業學生學習系統的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是有所區別的。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內對非專業學生的考核依然采用閉卷考試模式,以分數論英雄;且在教學過程中大力提倡學生通過會計證;這與在非專業設置會計學課程的目標是相沖突的。
筆者對在所任職地區的高校內部非專業使用會計學教材情況做了調查,發現大部分高校非專業會計學雖然采用的是非會計專業教材,但是這些非專業教材的體系與會計專業的會計學教材基本相同,主要講述的是記賬憑證的填制、賬簿的登記、企業的主要經濟業務的核算、會計報表的編制等會計人員工作的基礎知識,是從培養學生的會計職業能力來組織內容的,不能滿足非專業人員日后工作的需要。同時,這些教材的內容以文字為主,大量使用會計專業術語,實際操作部分內容較少,這樣一方面會導致學生對會計學產生畏難情緒,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不便于根據專業特色開展教學工作。
會計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學生不僅要學習大量的基本概念等專業知識,更需要在實際工作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目前大部分高校非會計專業教學主要采取講授概念、課后習題的傳統模式進行,較少開展與課程相應的教學實踐;加之,在學期初編制教學環節時對于非專業會計的教學時間安排較為緊湊,較少安排學生進行實踐,導致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教師往往為了追趕教學進度,只講授相關理論忽略實踐教學安排。因此,在非專業教學過程中,理論知識較為繁多,缺乏相應的互動,學生一味的接受大量理論知識,難以調動其積極性,教學效果難以得到保證。
因此,針對非專業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如上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以此促進非專業學生學習會計學的熱情,并運用所學財務知識提高對日常工作生活的管理能力。
非專業學生學習會計的主要目的是為方便今后工作生活的管理,利于從事相關工作時看懂會計信息做出相應決策,因此在設計非專業會計教學大綱時應充分針對專業特點編制教學目標和任務。比如針對市場營銷專業未來的營銷人員,特別是銷售管理人員,在銷售過程中會經常遇到支付、結算等于財務相關的問題,這就要求營銷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財務知識,遇到財務問題能夠迎刃而解。特別是會計學講授過程中的重點——財務報表,很多教師傾向于花大量的時間和經歷進行講解財務報表的許多知識,要求學生學會編制財務報表,但是對于非專業學生來說,他們所學到的財務知識只能是有限的,真實、完整的編制財務報表是不可能的,尤其是針對市場營銷專業而言,掌握會計報表的編著對于他們來說并不是必須的,只要能看懂會計報表,掌握會計報表的結構以及資產、負債、所有者等要素之間的關系,能夠通過會計報表發現企業的狀況,分析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等,進而避免銷售商品發生的壞賬,還能通過會計報表所反映出的財務信息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重要的依據。
針對會計學的講授,大部分教師采用概念導入式,先掌握會計基本概念然后從會計系統的循環開始“供—產—銷”到最后財務報告的編制來完成教學工作。但是非專業學生的專業背景不一致,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日常授課時,需以學生為本,以專業為綱的思路調整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進度。比如旅游管理專業,除了掌握相應的會計基本概念外,還應區分旅行社主營業務收入方式、成本核算;飯店經營業務的核算,客房價格如何定價,客房營業稅金、成本、費用等;餐飲部門營業收入的核算等等。而針對市場營銷專業,教學內容應涵蓋票據的填寫和審核,特別是營銷人員出差時費用的報銷問題,如何填制報銷清單;在賒銷過程中合理確定應收賬款及討債方法,特別是要掌握納稅及納稅籌劃的知識,分清不同稅目的計算等。通過對不同專業背景的調查分析相應調整教學重難點,合理規劃教學內容。
目前非專業的會計學教材多是理論性知識,缺乏與社會實踐的融合,而高職院校培養的應是能滿足社會需求性的人才,不要求有過深的理論,而要求有過硬的基本技能,能夠走出校門直接上崗,所以對于非專業會計學教材,應根據專業特點完善不同專業會計學教材的編著,特別是適當增加實踐中的經典案例,透過案例分析,如何運用財務知識分析判斷,進而掌握相應的的理論概念,使學生懂得會計核算、看懂會計報表的編制基礎,縮短理論與實踐的距離。
會計學是會計專業的基礎必修課程,而對非會計專業而言,會計學主要是增加他們的知識面,開放視野,為今后從事管理工作做準備,所以在期末考核階段,不能一味的采用分數為標準,卷面成績為依據來評價知識的掌握程度,應采用多種方式考核學生,加大實踐環節的考評比率。比如采用某企業初始的帳套,要求學生根據發生地經濟業務填制會計憑證,分析相應的財務數據之間的關系,為企業今后的發展做出合理的預測。